患者男性,52岁。右上腹疼痛1个月,伴厌油荤、恶心纳少。肝细胞癌,甲胎蛋白阳性。肝区疼痛,腹胀,纳差食少,口干口苦,便溏溲黄,肢软无力。舌暗红苔黄稍腻,脉弦细。肝脾气滞,湿热伤阴。
肝癌肝脾气滞湿热伤阴肝区疼痛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72岁,男性。咳嗽,胸痛,声音嘶哑,痰多而粘,不能向左侧躺卧,消瘦明显,乏力,纳差,干咳,汗多,心悸,大便溏薄,每日3次以上,心率105次/分钟。舌红苔少有裂纹,脉弦数。病属肺痿、消渴,癌毒上壅,肺热叶焦,阴液匮乏,顽痰胶固。
肺癌肺热叶焦阴液匮乏顽痰胶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女性。主诉婚后未避孕未孕3年余,输卵管通而不畅,人工受精及胚胎移植失败。舌质偏红,脉细数。证属肝肾不足,阴精亏虚。舌质偏红,脉细数。
不孕症肝肾不足阴精亏虚瘀阻胞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女性,右胁疼痛20天,伴有身热、恶心、呕吐。右胁疼痛颇剧,发热,恶心,呕吐。B超检查发现肝右叶实质内有中低回声结节,考虑为肝脓肿。右胁疼痛减轻但时有抽痛,腹部软,右上腹压痛,肝区叩击痛,口干。右胁痛已基本控制,纳佳,口干,疲乏无力。纳便正常,无明显不适。肝脓肿。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面色、舌象、声音、气味、脉象等四诊信息未提及。
肝脓肿右胁痛口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逾四旬,情志怫郁,肝失条达,疏泄失职,经产术后耗血伤阴,肝血亏损,频次人工流产、腹部手术致虚致瘀,房室纵欲,寒湿之邪损伤胞脉,素体脾肾阳虚,气郁不畅,痰瘀互结,气血亏虚,胞脉失养。面色晦暗,舌质紫暗,脉弦涩。
输卵管阻塞肝气郁结肝血不足瘀阻胞脉
查看详情 →
女,28岁,胃脘连腹部右侧痛2天,痛甚拒按,不能进食,呼吸急促,右胁下肿块如伏碗。肝木克脾胃,肝胃气结而痛。右胁下肿块如伏碗,左脉牢而右弦缓。
胆囊炎肝胃气结右胁肿块腹痛拒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男性。主诉腹胀、纳呆、腹水2个月。中医病名鼓胀,证型肝血不足,脾阳不振,瘀血内停,蕴而化湿,郁久生热。面色晦暗,两目周围暗黑,舌质绛有瘀斑,苔黄褐,脉弦滑。腹胀、腹水、腿肿、行动不便,口鼻出血,肝臭味极强。实验室检查示肝功能差,甲胎蛋白显著升高,腹水,脾脏增大,门静脉增宽。后续病情改善,舌质胖暗,苔黄,脉弦细,甲胎蛋白下降。舌黄暗红,脉弦细。晦暗面色逐渐转色,舌质暗,苔白黄,脉弦细。舌质暗,苔白。
慢性重型肝炎肝血不足脾阳不振瘀血内停
查看详情 →
男,48岁。面色晦暗,目黄肤黄,头昏心烦,肢软乏力,胃脘胀塞,纳呆食少,腹胀如鼓,足胫水肿,尿少色深黄,大便干结。鼓胀,湿热瘀阻,肝脾失调。面色晦暗,舌象未提。声音未提,气味未提。头昏心烦,胃脘胀塞,纳呆食少,腹胀如鼓,足胫水肿,尿少色深黄,大便干结。脉象未提。
肝硬化腹水湿热瘀阻肝脾失调脾大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1岁。主要症状为情绪不宁、神志不清、烦躁不安、口吐白沫、小便失禁。病程较短,就诊时间为症状出现后中午。头颅CT示左枕顶部脑内血肿。初诊见舌苔厚腻,脉小弦。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。病因病机为气血失衡,瘀浊交阻于清阳之巅。二诊见思维活跃,兼癃涩不畅,脉弦而腻苔欠化。随访显示颅内血肿吸收,患者思维清晰,动作灵活。
中风后遗症气血失衡瘀浊阻滞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4岁。主诉胃脘痛2天,伴呕吐、腹泻。既往有慢浅胃伴糜烂病史,血常规提示感染。口中无味,左胁微痛。舌质红,苔薄黄腻,脉浮滑。诊断为肝气犯胃之胃痛。病因病机为肝气犯胃,郁而化热。
胃痛肝气犯胃郁而化热胁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男性,主诉为晕厥、头晕、盗汗,病程约2个月。中医病名噎膈,证型为脾气虚弱、痰毒瘀结、气阴两虚、痰毒内结、津液来复、余毒未清。病因病机包括痰毒阻遏、清阳不升、脾失健运、气滞伤脾、阴津耗伤、痰瘀互结。望诊见舌质紫暗、舌质澹暗而润、舌暗红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晕厥、盗汗、神疲乏力、口干、纳食欠佳、夜寐欠安、大便干燥。切诊见脉濡缓、脉细略数、脉细数、脉细。
噎膈肝气郁结脾气虚弱痰毒瘀结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颈前肿块3个月。气滞痰凝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弦滑。颈前肿块,圆形,按之硬韧,边界清楚,与皮肤无粘连。B超示右侧甲状腺肿块低回声,边界清楚。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,气滞痰凝,气血壅滞,聚而成形。
甲状腺腺瘤气滞痰凝
查看详情 →
43岁男性,主诉肝区压痛,病程自1938年起,持续十余年。中医病名肝硬变,证型邪实正虚,寒热互结。望诊舌苔薄白,后转为边白中黄厚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寒热如疟,肝区压痛,鼻衄,睡眠梦多,腰痛,黄疸。切诊脉弦数。
肝硬变慢性胆囊炎寒热如疟肝郁日久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男,52岁。主诉咳嗽,咳黄痰,咳则遗尿。形体肥胖,血脂高。舌紫红,苔薄白腻。脉沉弦而紧。中医病名咳嗽。证型痰热余毒未尽,肾气失摄。病因病机痰热余毒未尽,肾气失摄。
肺癌术后痰热余毒肾气失摄肺气不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1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半年未潮。中医诊断为继发性闭经。证型未明确提及。舌象澹紫、苔薄白,后转为苔白、苔薄黄。脉象沉,后转为沉弦、沉细。症状包括月经未潮、少腹部胀痛、情志急躁、上、下肢汗毛较重。病程半年。
闭经血瘀气滞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7岁。主诉胸闷、气短,持续1年余,阵发性心悸、气短,夜间为著。脉结代,舌红少苔。中医诊断为心气阴不足,心脉瘀阻。病机为心气阴亏虚,血脉瘀阻。
心气阴不足心脉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5岁。主诉脘腹胀满、倦怠乏力、形体消瘦、厌食油腻、恶心、食欲不振、小便黄、轻微腹泻。舌质暗红,舌边有齿痕及瘀点,苔白厚,脉弦细。精神萎靡,面色晦暗,腹部微隆起,右肋下叩击痛,胸部蜘蛛痣,手掌潮红。乙肝家族史。肝功异常,乙肝血清五项阳性,腹部超声提示慢性肝病、门脉高压、脾稍大。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,气滞血瘀,湿热痰聚,络脉受阻。
慢性肝病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痰聚
查看详情 →
女,35岁。突发性阵发性上腹部疼痛,腹胀,恶心呕吐,腹平软,脐上有压痛,上腹部有疤痕疙瘩,压之作痛,需矢气频转,大便通畅后疼痛缓解,形神憔悴,瘦弱无力,月经涩少而色暗。舌质较暗,苔薄腻,脉细。病史有脾脏切除及粘连性肠梗阻。病因病机为创伤导致气血损伤,肌肉脉络粘连,脏腑升降受阻,气血运行涩滞,属肠痹腹痛之证。
肠痹腹痛气血损伤粘连性梗阻脾脏破裂
查看详情 →
34岁男性,胃脘胀痛不适2年,胃脘胀闷不适,时有疼痛,纳少,嗳气,形瘦乏力,大便偏干,遇寒加重。舌淡,舌下Ⅵ°,苔薄白,脉细。慢性重度萎缩性胃炎。中虚气滞。
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虚气滞胃气郁结胃纳减少
查看详情 →
夏某,44岁,男性。主诉夜间喉咙作阻,呼声如雷。病程较长,幼时扁桃体肿大,今年6月受凉后再次肿大,抗炎治疗无效。形体肥胖,神疲乏力,行走500m需休息,纳谷不香。面色不华,舌苔厚腻,舌紫黯,脉弦滑。右侧扁桃体切除,左侧扁桃体2度大,颈上两侧可及肿大淋巴结。血脂高,血黏度高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属正气亏虚、痰瘀互结。病因病机为膏粱厚味,损伤脾胃,酿生痰浊,痰聚血阻,日久成瘀。
恶性淋巴瘤痰瘀互结正气亏虚形体肥胖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