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部黄褐斑,心烦易怒,胸胁胀满,夜寐不安,腹胀,白带多,饮食欠佳,大便时干时稀,舌暗红苔白,脉弦滑。脾虚肝郁,气血瘀滞。面色正常,舌暗红苔白,脉弦滑。主症包括面部黄褐斑、心烦易怒、胸胁胀满、夜寐不安、腹胀、白带多、饮食欠佳、大便时干时稀。辨证为脾虚肝郁,气血瘀滞。主症包括面部黄褐斑、腰膝酸软、手足心发热、失眠多梦、月经量少,舌质澹,苔少,脉象沉细。辨证为肝肾阴虚,血不荣华。主症包括面部黄褐斑、月经不调、血块痛经、烦躁易怒、胸胁胀满、肢体沉重、腹胀满、大便燥结,舌质暗红,脉象弦细。辨证为冲任不调,经脉阻隔,气滞血瘀。
黄褐斑脾虚肝郁肝肾阴虚冲任不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。主诉经期延长、量多3个月。症状包括月经淋漓不止,色暗有块,伴乳房胀痛、情绪急躁。舌质澹,苔白,脉弦。诊断为崩漏,证属肝郁血瘀。
崩漏肝郁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主诉阳痿、早泄,病程6个月。中医病名糖尿病阳痿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详述。望诊见舌暗红、舌面有少许裂纹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腰酸、肢体不温、口干,切诊见脉沉细、脉细、脉缓。
糖尿病阳痿肝肾阴虚阴虚火旺精亏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5岁。主诉间发水肿,尿泡沫多,病程5个月。中医病名水肿,证型脾肾两虚,病因病机为卫气不固,风邪水湿侵入,脾肾两虚,络脉受阻,精微外漏。望诊见舌质偏暗紫,舌苔薄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乏力,易感冒,双下肢轻度水肿。切诊见脉沉细。
IgA肾病脾肾气虚气阴两虚湿热瘀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女性,主诉头昏目眩2月余,伴视物旋转、站立不稳、颈僵肩痛、手麻。舌黄腻、尖红,脉细滑。辨证为肾虚肝旺,痰浊上蒙。二诊症状头昏减轻,头脑不清,乏力,苔薄腻,脉细涩,辨证为气虚血瘀,痰浊上蒙,清阳不展。三诊症状头昏减轻,站立时有坐舟车感,腰酸腿软,尿频,苔薄黄腻、质暗红,脉细,辨证为肝肾不足,下虚高摇,风痰上扰。舌象黄腻、尖红、薄腻、薄黄腻、质暗红,脉象细滑、细涩、细。
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浊上蒙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28岁女性 面部红斑 咽喉疼痛 反复发作3个月 面部红斑隐隐 咽喉痒痛 时有咳嗽 苔薄腻微黄 舌黯红 脉细弦 肾虚阴亏 瘀热内蕴 风热袭肺 证属肾虚肝旺 瘀毒内蕴 冲任失养 风痰痹阻 苔薄白 舌紫气 脉细
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虚阴亏瘀热内蕴风热袭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主诉月经常时多时少,淋漓不净,近因由漏转崩。血流如注,色淡质清,小腹冷痛,四肢不温,气短心悸,心烦不安,舌淡脉沉软,重按觉芤。证属肾阳欲脱,冲任失固,气不摄血。舌淡,脉沉软,重按觉芤。
崩漏肾阳欲脱冲任失固气不摄血
查看详情 →
刘某女性,舌苔白而略黄,脉滑,少腹胀痛,经期将至,舌苔白而略腻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提及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望诊见舌苔白而略黄,舌苔白而略腻;闻诊未提及;问诊见经期将至,少腹胀痛;切诊见脉滑。
痛经湿阻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,主诉结婚1年未避孕未孕,病程1年。月经后期,周期4~5天/1~2月,量偏少,色鲜红,有小血块,无痛经。舌澹,边有齿印,苔白厚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,证型为肝郁脾虚。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,西医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。体征见舌澹红边有齿印,苔薄腻,脉细。
月经后期肝郁脾虚肾阴虚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武某,女,夏季以来大便泄泻,次数甚多,腹中鸣响,便溏不实,形瘦神疲,头目昏眩,胸脘痞闷,嗳噫作恶,不思饮食,脉浮数不敛,舌胖嫩无苔。诊断为脾阳虚衰,不能腐熟水谷。病情反复,病程较长。舌象胖嫩无苔,脉浮数不敛,虚软,濡缓,濡细软涩。头目昏眩,心荡耳鸣,口干不欲饮水,津气不能上承。
脾泄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女,25岁。主诉月经延期半年,5月闭经。舌体胖质暗有齿痕裂纹,苔薄腻。脉沉细。B超示卵巢多囊状改变。中医诊断痰湿壅滞、血瘀阻络。病因病机为痰湿壅滞、血瘀阻络。望诊见舌体胖质暗有齿痕裂纹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月经延期、闭经。切诊脉沉细。
闭经痰湿壅滞血瘀阻络舌体胖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0岁。主诉月经周期缩短2年。主要症状包括月经量多、经血色暗澹质稀、神疲乏力、头晕气短、腰膝酸软、小腹空坠、纳少便溏、夜尿频多。舌暗澹,苔薄白。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,冲任不固。病机为脾肾两虚,冲任不固。
月经先期脾肾两虚冲任不固脾失统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6岁,男性,主诉髂骨疼痛反复4年。主要症状包括左髂骨疼痛、耳轮及两腕后痛风结石、指关节肿痛、屈伸困难、畏寒。舌边尖红,苔薄,脉弦滑动数,尺部较弱。中医诊断为痹证,证型属风火相煽、血虚生热生风、津血消亡、深入血络、烁液成石。病机为厥阴少阳、肝肾不足、风阳扰动、湿热留阻络脉。
痛风血虚生风肝阳上亢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男,31岁,腰酸困,盗汗,阴部潮湿,小便淋漓不尽,舌质红,苔薄白,脉细弱,肾阳虚证,弱精症。
弱精症肾阳虚证腰酸困盗汗
查看详情 →
朱某,38岁。主诉睾丸肿痛2月,既往有水肿、哮喘病史,不耐劳累。脉沉弦,舌润无苔。中医病名属疝,证型为肾阳不足,病因病机为肾阳不充,阴湿下聚。望诊见舌润无苔,闻诊未见特殊,问诊提示病史及症状,切诊脉沉弦。
睾丸肿痛肾阳不足水肿哮喘
查看详情 →
男,43岁,哮喘史20余年,多发于8、9月,胸闷,接触异味易打喷嚏,上楼气喘,纳谷一般,怕热,夜寐较差。肺虚之体,肝肾亏虚,风邪夹痰伏肺。舌偏红,苔薄白,脉细。
哮喘肺气亏虚高血压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女性。主诉双下肢水肿1个月。中医诊断水肿。证型肝肾阴虚,肾失固摄。主要症状头晕痛,目暗干涩,五心烦热,腰酸困,双下肢轻度水肿。舌质暗红,舌苔薄。脉沉细。血压140/90mmHg。尿常规示隐血(+++),蛋白(++),红细胞(++),管型0~1个/HP。
慢性肾炎肝肾阴虚肾失固摄头晕头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成年,性别男。主要症状为大腿肌肉萎缩,腰部肌肉跳动,下肢疲软无力,蹲下难起,上楼需手杖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为肌萎缩症。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提及肌肉萎缩、肌肉跳动、下肢无力。切诊脉象为濡弦。
肌萎缩症脾肾两虚脉濡弦肌肉萎缩
查看详情 →
女,65岁,腰背部酸痛1年余,伴肩膝酸痛,翻身疼痛加剧,全身乏力,身高变矮,纳少便溏,寐欠佳,小便清长。嵴柱圆背畸形,胸11~腰5椎体叩压痛明显。骨密度测定-3.2,西医诊断骨质疏松症,中医诊断骨痿、骨枯,证型肾阳亏虚。
骨痿骨枯肾阳亏虚
查看详情 →
黄某,女,35岁。月经量稀少,经期短,半天即净。舌暗红、苔薄,脉细涩。中医病名月经过少,证型肾虚夹瘀。病因病机为人工流产术后胞宫受损,子宫内膜基层损伤,宫腔粘连,气血虚损,瘀浊内阻,冲任气血运行不畅。望诊舌暗红、苔薄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月经量少、病史有宫腔粘连及手术史,切诊脉细涩。
月经过少肾虚夹瘀冲任失调瘀血内阻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