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50岁,男性,主诉大便下血,时发时止,病程四五年,近期发作剧烈,血色鲜红,量多,日五六次,伴肛门坠脱、头晕眼黑、气短心跳、食不甘味、面色苍白、身疲神倦,脉微无力。中医诊断为直肠、肛门出血,病因病机为身体素亏,气血运行不周,胃肠郁热,大便燥结,粪毒无由排泄,迫血下行,瘀潴肠内,灌注既满,一泻而下,反复出血。望诊见面色苍白,舌象未提及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症状复杂,病史较长。切诊见脉微无力。
便血脾虚气血不足肠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男性。皮肤黄染进行性加深,呕血、便血1周,极度虚弱,声音低微,畏寒,四肢逆冷。面色深黄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浮中空无力。中医诊断为气血亏虚,中焦虚寒,阳虚血脱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,中焦虚寒,阳虚血脱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深黄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浮中空无力。
中焦虚寒乙肝亚急性重型肝炎消化道出血
查看详情 →
男,73岁,黑便伴头晕、乏力10天。便血病,脾肾两虚证。面色苍白,舌质黯红,舌下络脉怒张。头晕、乏力,活动后心慌,腰膝酸软,耳鸣。脉象未提及。病程10天,既往有黑便史,高血压病史30余年,胃、十二指肠球部复合性溃疡病史,病因包括饮食不节、情志过极、劳倦过度。
便血病脾肾两虚证实火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男性。主诉泄泻、便血,病程一年。中医病名为泄泻,证型为脾肾阳虚,证属脏毒。望诊见舌质淡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腹胀痛、乏力、怕冷、纳差、恶心、心悸。切诊见脉沉细。便色黑,煳状,便潜血阳性,血色素低。病机为脾肾阳虚,统摄无权,气血不足。
便血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脾阳虚弱
查看详情 →
女,70岁,便鲜血及血水便两周,病程两周。便血,头昏眼花,心悸,腰酸痛,舌红苔薄黄欠润,脉沉细数,阴虚火旺,灼伤肠络。面色黄,语音高亢,体瘦,舌红苔薄白干,脉细软数。
便血症肾阴亏虚虚火灼伤肠络损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男性,主诉便血,病程十余天。中医病名脏毒,证型血脱气亏。望诊见贫血貌,舌澹苔白。闻诊语声低微。问诊无腹痛,大便黑红。切诊脉细如丝。
便血虚寒下痢血脱气亏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腹痛反复发作年余,寒热不已,大便或泄或干,便血,纳谷不佳,面色萎黄,形体消瘦。脉虚软,舌淡无苔。中医诊断太阴虚寒,营卫失和,脾不摄血,中下虚寒,营卫失调。四诊见面色萎黄,舌淡无苔,脉虚软、沉、细。
脾土虚寒便血脾虚阳弱营卫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男性。主诉便血,大便呈柏油状,伴胃脘不适,纳谷欠佳。病程5年,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。舌象淡,胖大有齿痕,苔腻根黄,脉沉无力。中医诊断为胃痛,证型为脾胃虚弱,统摄无权。
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弱气不摄血胃痛
查看详情 →
75岁男性,便血2年余,柏油状,无腹痛。气血两虚,脾胃虚寒,中焦虚损,化源不足。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,脉沉细无力。嗜饮酒,喜辛辣油腻,不忌寒凉。体质日差,病程久延。
便血脾胃虚寒气血两虚中焦虚损
查看详情 →
4个月男婴,大便带血1月余,便稀日2次,精神略烦躁,肛周红,舌红苔白略黄腻,指纹紫。中医诊断便血,证型湿热蕴肠。主诉便血,病程1月余。舌红,苔白略黄腻,指纹紫。便血,大便稀,纳眠一般,小便调。肛周红,腹软,叩诊鼓音。便常规潜血(+)。
便血湿热蕴肠大便稀便稀腹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。腹泻三月余,日二三次,近日加重至三、四次,腹胀、肠鸣,口淡不渴。舌苔白厚,脉沉细略滑。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、气滞湿阻。病机为脾失健运,寒湿内阻,升降失调。
脾胃虚寒脾虚泄泻气滞湿阻肠鸣腹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4岁,男性。主诉腹痛、便血、发斑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过敏性紫癜。证型脾虚寒证。病因病机脾虚寒盛,中阳虚馁,统摄无权。望诊面色苍白,舌淡胖无华,苔白薄而润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形体消瘦,食少便溏,喜热饮食,遇风斑疹加重。切诊脉弦缓无力,四肢内侧有密集紫斑。
便血过敏性紫癜脾虚中阳虚馁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35岁,病程两年,主诉大便下血、吐血、胃部隐痛、进食后胀痛加剧、肢痠畏寒、颜面㿠白、舌苔淡白、脉沉细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脾胃虚寒。望诊见颜面㿠白、舌苔淡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出血症状、胃痛、畏寒,切诊见脉沉细。
脾胃虚寒消化道出血胃纳不佳舌苔淡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泄泻经月,泻后便血。脾气虚寒,脾不统血。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便血,血色暗淡,伴泄泻。病程较长,症属远血。
便血脾虚寒泄泻脾不统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男性。便血1个月。大便色黑,食欲不振,倦怠乏力,语声低微,手足浮肿,少寐多梦,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。便血(中焦虚寒,脾不统血)。中气虚衰,脾失统摄,血不循经。面色萎黄,双手及双下肢水肿,舌象未提。脉象未提。
便血中焦虚寒脾不统血脾虚
查看详情 →
胡先生,忽然便血甚多,劳动尤甚,病程未明。便血,脾胃虚寒,气血不摄。脉软。无其他不适症状。面色正常,舌象未提。声音正常,无特殊气味。无其他症状描述。脉软。
便血脾胃虚寒气血不摄
查看详情 →
18岁男性,胃脘疼痛7年,冬春发作,夜间疼痛加剧,反酸泛恶,便血色黑。舌苔白,脉细。脾虚生寒不能摄血,肝虚生热不能藏血,统藏失职,血不归经,下渗大肠。
脾胃虚寒便血胃痛肝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8岁。主要症状为大便带血、肛门疼痛、大便次数多(每日10~20次)、质稀。舌淡胖,苔薄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,瘀毒内结。病程自2010年11月起,经直肠癌根治术及放化疗治疗。
脾胃虚寒直肠癌术后瘀毒内结大便带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体态丰腴,多火善渴,夜眠不安,时有喘急。病程始于夏末,因避暑饮冷致痢疾,腹胀绞痛,红白便杂,次数频繁。诊断属郁火症,病因病机为寒凉太过,伤及阳气,致虚寒痢。舌象未详,脉象未提。
虚寒痢便血不止郁火症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出现淅淅恶寒、倏忽潮热,有肠风便血、经期不规律病史。外貌肥盛,内里虚弱。脉象缓大而空,舌象白苔滑。病因为饮食劳倦致中气大虚,病从卫营两方面耗损。体质外盛内虚。面赤热炽躁扰谵狂,脉大而空,舌苔白滑。阴盛阳越。
肠风便血真阳外越外盛内虚经期不规律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