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50岁。右半身凉麻10年,疼痛1年。右半身畏寒无汗,夜半潮热盗汗。面色澹,体胖。舌质澹黯有齿痕,苔薄白,脉弦细数。邪闭肌肤,气阴两伤。右侧肢体肤温低于左侧。素易“上火”,居处环境寒冷。
血痹气阴两伤邪闭肌肤夜半潮热
查看详情 →
女,60岁,双侧小腿深部肌肉酸麻不适,入睡前加重,病程2个月余。面色少华,舌淡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诊断为血痹,辨证为气血不足,营卫虚弱,血行滞涩,筋脉失养。
血痹气血不足营卫虚弱血行滞涩
查看详情 →
31岁男,左臂及手指麻木2个月,初因用冷水洗衣引起,活动如常,与天气变化无关,项部不适,无头晕耳鸣,舌暗红,苔薄灰腻,脉弦细,气虚风入,血瘀痰阻
血痹气虚风入血瘀痰阻肢麻减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0岁,男性。主诉颈部右侧及面部麻木持续半年,无疼痛。形体瘦弱,劳则易倦,时自汗出,咽不燥,口不渴,无寒热,食欲正常,溲便自调。脉缓而涩,舌苔薄白不干。病史示1978年3月下旬夜卧受凉后出现右下颌麻木,7月范围扩大至面部及后背,见风加重,始终不痛。西医诊断颈神经根炎。中医病名血痹,证型血行涩滞,病因汗出受风,病机形气不足感邪,气虚导致血行不利。
血痹颈神经根炎气虚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。反复全身肌肉震颤4年,又发1天。主症为肌肉震颤,以下肢为甚,疲劳后易发。病程4年。舌质淡,苔白。脉细弦。中医诊断痉搐(气虚血瘀)、血痹、泄泻(脾气虚弱)。病机为脾胃虚弱致津伤,筋脉失养,气滞血瘀,津血不充。
血痹痉搐泄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女性。左膝下肢肿胀,紫斑成片,抚之冰冷,痛甚,腨内不能按压。舌质澹红,苔白。脉沉细。病程未明确记载。中医病名血痹,证型未明确记载,病因病机未明确记载。望诊见舌质澹红、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左膝下肢肿胀、紫斑、疼痛。切诊见脉沉细。
血痹气滞血瘀寒凝瘀阻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4岁。主诉四肢麻木一年余,伴肩背凝痛、心悸、经前上腹部疼痛,麻木由四肢末端向上发展,影响肢体活动。舌质淡,苔薄白。脉右关缓弱,余部均软。中医诊断为血痹,证型为脾胃虚弱,营卫失和。
血痹四肢麻木脾胃虚弱营卫失和
查看详情 →
男,42岁。主诉劳累后感受风邪,上肢肩部沉重、酸痛,近2日上肢麻木、怕冷、酸痛,右上肢抬举困难。面色晄白,舌淡白而润,脉沉。证属血痹。
血痹风邪侵袭正气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52岁,左手无脉4月余,血压升高10年伴心悸1年。左上肢麻木、疼痛,左手脉搏触不到,左颈动脉收缩期杂音,右上肢血压160/90 mmHg。舌尖红,苔薄黄,右脉弦,左脉无。中医诊断为血痹,证属肝郁血瘀,以气滞为主要矛盾。二诊见左手脉弱,右手脉细涩,舌澹红。三诊见阳虚血瘀,气虚及阳,舌澹红苔薄白,右手脉细。四诊见舌红苔薄且干,左手脉明显可及,右手脉细缓。
血痹多发性大动脉炎高血压病肝郁血瘀
查看详情 →
女,35岁,鼻衄,病程1周,面色萎黄,舌苔白滑薄腻,舌质淡红,脉象细缓无力,大便干结,易汗恶风,胃脘怕冷,饮食极少,周身疼痛,两足底尤甚。中医病名:鼻衄,证型:卫阳虚而不固,营血痹而上溢。病因病机:产后体虚,卫阳不固,营血痹阻。望诊:面色萎黄,舌苔白滑薄腻,舌质淡红。闻诊:无特殊描述。问诊:鼻衄,大便干结,易汗恶风,胃脘怕冷,饮食极少,周身疼痛,两足底尤甚。切诊:脉象细缓无力。
血痹鼻衄卫阳虚营不固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四肢麻木微痛,冷热及触觉差,两下肢似木棒感,病程十余年。肢体麻木、触觉减退,舌淡,脉沉细。血痹,气虚血瘀,风邪阻络。
血痹四肢麻木神经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左偏枯,病程久。主诉为吞咽困难,伴浊痰紫血。中医病名为噎膈,证型属血痹,病因病机为血虚失濡,气虚失调,营卫枯槁。面色晦暗,舌质紫,脉沉涩。问诊见吞咽困难,呕吐浊痰紫血。切诊脉沉涩。
血痹噎膈浊痰紫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5岁,女性。主诉胸背部肌肤麻木1年,平素易汗,动则加重,前胸紧而不适。舌淡暗,苔白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为血痹,证型为黄芪桂枝五物汤证。病因病机考虑为气血不足,风寒侵袭,经络失养。
血痹气虚营卫不和瘀血
查看详情 →
40岁,左侧肢体肌肉萎缩2年余,肌肉萎缩略好转,仍有轻度酸楚不适。月经量中,有血块,小腹凉。冬日手脚易冰凉,胃胀不适,不耐食冷,不易消化,偶胀痛,嗳气,头昏头痛,夜寐梦多,心慌,易疲劳,大便干。舌质偏红,苔黄腻,脉弦细。产后萎痹证。病因病机为湿热久恋,津液精血不足,气血虚弱,阳虚血阻,肌肉失养。
血痹产后萎痹证湿热内蕴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5岁。双侧手指前端对称性发黄白色,与指掌部澹紫红色皮肤有明显分界线,病程10余年,冬春加重,夏秋缓解。手冷,指尖麻痛,畏寒,舌薄白,脉弦细迟缓。证型为阴寒凝聚,客于四末,阳气不达,气血瘀滞。
血痹雷诺综合征脉痹厥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1岁,男性。主诉身体偏胖,动辄汗出,恶风怕冷,肌肤麻木,关节疼痛,胸闷心前区不适,黎明冷汗,痰多,上腹憋胀,大便微溏。舌澹苔滑,脉微迟涩。中医诊断为血痹、迟脉症。证属营卫不和,血脉痹阻,阳气衰微,痰湿壅盛。望诊见舌澹苔滑,切诊脉微迟涩。
血痹迟脉症营卫不和血脉痹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26岁,双手指冷、麻胀、苍白、发冷麻木,遇寒加重,病程3年。双手指至腕部乌紫潮红,寒冷麻木胀痛,形体较胖,面色苍白,舌淡胖,苔薄白,脉沉紧。脾肾阳虚,寒凝血滞。证属痹证、血痹,病因病机为寒凝血瘀,经脉闭阻,气血运行不畅。
血痹痹证肝气郁滞寒凝血瘀
查看详情 →
女,55岁,四肢麻木疼痛,乏力,病程未明确。气虚血痹,风邪阻络。舌苔白腻,脉沉无力。
血痹四肢麻木风邪阻络气虚
查看详情 →
46岁男性,四肢远端疼痛麻木、感觉障碍持续1年,恶寒肢冷。舌质澹红,舌苔薄白,脉象细弦。辨证为营虚卫弱,寒邪阻络。主要症状包括四肢酸胀麻木、皮肤感觉障碍、手握物无力。病程1年。
血痹多发性神经炎营卫虚弱风寒外侵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。反复全身肌肉震颤4年,以下肢为甚,疲劳后易发,寐差,梦扰,平常易腹泻。舌质澹,苔白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痉搐(气虚血瘀)、血痹、泄泻(脾气虚弱)。病机为脾胃虚弱致津伤不能濡养筋脉,疲劳骤耗气血,气滞血瘀,津血不能充养肌肤。
血痹痉搐气虚血瘀泄泻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