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岁女性患者,反复发作性神志不清、肢体抽搐5个月余。舌质紫黯,脉弦。中医诊断为痫病,证型为痰瘀阻滞,肝风内动证。病程5个月,首次发作时间2011年1月底,发作症状为突然抽搐、角弓反张、双眼凝视、呼之不应、唇绀,持续2~3分钟,发作可自行缓解,后入睡,醒后如常人。家族史有父亲热惊风史。现症精神、睡眠差,乏力。
痫病痰瘀阻滞肝风内动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6岁女性患者,主诉惊厥、神识昏迷、四肢抽搐、二目窜视、面色发青、口吐白沫,病程自1961年秋发高热后开始,1963年发作次数增多。癫痫诊断明确。体征见右眼轻度外斜、面部黄白色虫斑,大便蛔虫卵阳性。四诊表现为面色唇青,二目窜视,角弓反张,口吐白沫,脉弦,苔白。
癫痫肝风内动痰热闭阻
查看详情 →
2岁女性患者,主诉发热伴抽搐,病程3个月,发作6次。发热39.1℃,抽搐表现为颈项强直、二目无神、角弓反张,热退后抽搐停止,但热未退则再发。舌红,苔薄白,右手指纹紫红色。辨证为热极生风,肝风内动,邪热传至心包,神昏不语,营卫不和。望诊见舌红、指纹紫红,闻诊未见异常,问诊提示反复发热抽搐,切诊未明确脉象。
急惊风热极生风肝风内动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头痛,偏侧,遇风加重,面部灼热,伴耳鸣、恶心。舌质红,脉微数。辨证为肝热为外寒所束。病属肝热,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,内有肝热,风寒束表,肝热上扰清窍。
头痛肝热风寒束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痉病,角弓反张。痉病。太阳风寒之邪内犯阙阴。面色苍白,舌淡苔白,脉弦紧。
角弓反张痉病太阳风寒血分不足
查看详情 →
产后妇女,突然仆地,牙关紧闭,痰喘气粗,四肢不遂。气血大亏,脉失养。面色苍白,舌淡,脉细弱。气血虚而发痉,产后失血过多,不能养肝柔筋。
产后痉病气血亏虚筋脉拘急
查看详情 →
15个月男童,发热、呕吐、大便燥结20余日,现症见呕吐、便燥、两目直视、角弓反张、抽搐,病程长,病情重。舌象、面色未提及,声音、气味未提及,病史包括发热、呕吐、便燥,脉象未提及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为内热受感。
急惊风肝风内动热毒内盛
查看详情 →
吴左,24岁。中风证,猝倒不知,痰涎上壅,神识昏迷,角弓反张。舌赤破,脉右滑大,左细。痰涎兼血水。
角弓反张中风证痰涎上壅神识昏迷
查看详情 →
四月二十六日医案,内热极盛,啼哭不止,项强,角弓反张,便结四五日,指纹紫伏。诊断为内热极盛,将发刚痉。望诊见指纹紫伏,闻诊未提,问诊见内热极盛、便结,切诊见脉象未提。病机为内热极盛,属刚痉证型。
内热极盛将发刚痉肝风内动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3岁,男性。主诉四肢紧缩不能伸展伴语言謇涩74日。中医病名痿证(筋痿)。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为暑季高热伤肺,肺热伤津,筋骨经脉失养。望诊见表情呆滞,舌苔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语言謇涩、易怒。切诊见脉细数,颈抵抗,肌腱反射活跃,右巴宾斯基征阳性,四肢筋肉拘急,腕下垂爪型手,双足下垂。
痿证筋痿肺热金燥水亏
查看详情 →
龚姓妇,产后发痉,口歪不语,角弓反张,时愈时作。肝气为风,肝血为水,气衰于表,血衰于里,腠理疏,外风易入,肝木枯,内风煽动。血不养筋则角弓反张,风淫胃脉则唇口引动。面色无华,舌淡,脉细弱。
产后发痉肝风内动血不养筋内风煽动
查看详情 →
17岁女性患者,主诉头痛、恶心、欲吐,继而出现抽搐、角弓反张、口吐白沫、口唇发绀,病程短。精神恍惚,吐舌,抽搐,哭笑无常,口吐白沫,喉中痰鸣,不思饮食,小便不畅,大便秘结。舌暗滞,苔黄腻,脉弦滑有力。证属痉证。脑电图中度异常,脑脊液蛋白(++),白细胞2/立方毫米,淋巴细胞为主。
散发性脑炎痰火上扰肝风内动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夜间突发心口不适,恶心欲吐,胸痛,气喘,呼吸迫促,四肢厥冷,双手无脉,血压测不出。伤寒直中三阴寒厥暴脱证。面色苍白,四肢厥冷,脉象消失。神阙穴为任脉要穴,主治脱证,具有回阳固脱之功。
克山病休克寒厥无脉
查看详情 →
5岁男童,颈项强直,四肢拘急,角弓反张,发热汗出,不恶寒。舌苔黄腻,脉濡数带浮。诊断为湿热侵入经络脉隧。
柔痉湿热阻络舌黄腻脉濡数浮
查看详情 →
3岁男童,突发发热、头痛、呕吐,病程6天。神志昏睡,手足抽搐,颈项强直,角弓反张,目斜视。面色苍白,目光少神,舌尖绛赤,苔薄白少津,脉滑数有力,指纹青紫射透二关。体温38.9~40℃,呕吐、烦躁、汗出不透,大便秘结,尿深黄。暑热之邪致病,属暑温证。
暑温热毒炽盛肝风内动热闭窍道
查看详情 →
21岁男性,主诉惊叫扑倒、四肢抽搐、角弓反张、牙关紧闭、口流涎沫,周身疼痛、头晕耳鸣、心烦胸闷,病程半月,每晚必发。面色淡黄,舌质淡红,苔薄白,体胖嫩,根部白腻,脉滑重按无力。中医诊断痫证,病因阳气鸱张,里气不足,精微不布,脑海空虚,筋失濡养,病机阳气大虚,水津不布,聚水为饮,饮凝成痰,痰饮停聚,阻闭经络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,气血逆乱。
痫证阳气虚痰饮停聚筋失濡养
查看详情 →
三十余岁女性,形体瘦弱。月经后突发痉挛,口噤,手足挛缩,角弓反张。去血过多,风邪乘虚而入。面色苍白,舌淡,脉细弱。
血虚生风月经后痉
查看详情 →
6岁男性患者,午后头痛、恶寒、发热、呕吐,骤然抽搐,神识昏迷,两目斜视,颈项强直,头向后仰,呈角弓反张。中医诊断为急惊风,辨证为惊风暑厥证。体温40.5℃,颜面潮红,皮肤灼热无汗,咽红,舌苔白。布氏征弱阳性,巴氏征、克氏征阳性。脑嵴液细胞数60×10⁶/L,中性粒细胞0.8,淋巴细胞0.2,糖2.78mmol/L,氯化物338.4mmol/L。二诊时汗出,体温降至38.5℃,痉厥平,神识清,口渴,小便黄赤,脉弦大。暑邪伤阴,火势未熄。
急惊风暑厥证暑邪伤阴火势未熄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24岁。主诉早产后七天出现恶寒发热、牙关发紧、肢体抽搐。病情发展表现为牙关紧急、项背强直、角弓反张、抽搐阵作、面色青惨、苦笑容、恶寒发热、体温38℃、喉间痰鸣、脉弦紧。诊断为产后破伤风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青惨、苦笑容、恶寒发热、脉弦紧。
破伤风血虚风毒入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素有角弓反张,不省人事,病程十年,脘腹胀满,肢楚,少寐,胆怯,脉虚弦少神,舌干有裂纹。中医病名为肝风鸱张为痉厥,证型为阴虚肝旺。病因病机为阴虚肝旺,气阴两虚,肝阳上亢,筋失濡养,虚肝之气入络作痛。舌象干有裂纹,脉象虚弦少神。
角弓反张肝风鸱张阴虚肝旺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