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,25岁,寒热如疟,每日下午先恶寒后发热,热后汗出,汗出热不能尽解。舌红,苔薄黄,脉洪数。中医病名属少阳证、阳明证,病因病机为邪在少阳、阳明,表里俱重。
阳明证少阳证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45岁,男性。高热5日。体温39.2℃,左侧头痛,胃脘堵闷不舒,舌暗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滞热内阻,风邪外受。舌象暗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
发热风邪外受食滞内阻胃气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病程五七日,狂躁乱行,弃衣而走,呼叫时不分亲疏。脉象六至,数日未有大便,渴饮羊乳。北地高寒,腠理致密,因乍寒乍热触冒寒邪,失于解利,转属阳明证,胃实谵语,食羊乳助其热,两热相合,是谓重阳。
阳明证狂证胃实热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3岁,男性。主诉为不进饮食、不睡眠、不言语,神志不清,高烧昏迷,六日未解大便。中医病名为阳明腑实证,证型为阳明腑实,病因病机为邪热内结,耗伤正气,致神志不清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显示高烧、神志异常、不饮食、无大便,切诊脉象洪大数实。
气管炎高烧昏迷阳明腑实证脉洪大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0岁,女性。主诉胆囊切除7-8年,右胁背常发疼痛,心烦喜呕,形体赢弱。寒热往来,汗出通体,躁扰气紧,胸胁苦满,嘿嘿不欲饮食,体温高达40.6℃。神昏不语,两目直视,按腹较坚,三天未解大便。舌苔黄燥,脉弦数。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,少阳蕴热,复感外邪,邪热炽盛传里,致阳明腑实,上扰神明。
少阳阳明合病津液已亏阳明腑实里实未解
查看详情 →
46岁男性,口渴多饮1年,伴眩晕5天。形体肥胖,口渴喜饮,多食易饥,周身疲乏郁胀,小便频,大便干,心下痞硬,胀及两胁,郁郁微烦,不思饮食,身困乏力,气短,自汗出,烦热。舌质红,苔厚稍黄,脉弦微数。中医诊断为消渴,证属肝胆气郁,兼气阴两虚。
消渴肝胆气郁气阴两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温病误汗7次,心阳受伤,邪入心包,神昏不语,膈上之邪不解。老年温病日久,误用风药过多,汗出伤津,大便坚结不下,口干舌黄,阳明证。脉似有力,舌黄黑,宿粪未净。温病、心阳受损、邪入心包、阳明证、津伤便结、舌黄黑、脉有力。
阳明证温病心阳受伤邪入心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头痛、干呕,病程未明确。头痛呈剧烈,坐时加重,按压加剧,睡眠时稍轻,咳嗽时腹中痛。无发热,脉微弱,恶见火光,口中干燥。中医病名为头痛,证型为阳明悍热之气上循入脑,病因病机为肠热上犯脑部,胃肠燥实,血液化热,影响脑神经。舌象、面色、声音、气味等望诊、闻诊信息未提及。问诊提示症状及病史,切诊提示脉微弱。
头痛肠热上犯肠胃燥实血液化热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4岁,胃脘不舒,呕吐泛酸,食入即吐,身疼头重,心慌,心跳,气短,大便七八日不下,月经提前。舌有裂纹,脉沉涩。中医诊断为肝郁犯胃,胃实热结。舌象裂纹,脉象沉涩。主诉包括胃脘不舒、呕吐泛酸、食入即吐、身疼头重、心慌、心跳、气短、大便不通、月经提前。病程两月余。
胃脘不舒呕吐泛酸肝郁犯胃胃实热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5岁,男性。主诉大便干结难下半载,伴有不定时寒热及口苦。舌质淡红,舌苔薄白而润。脉弦缓。证型为邪在少阳阳明,上焦不宣,中焦不治,津液不布。
大便干结少阳不和胆火上炎津液不布
查看详情 →
3岁男童,发热起伏2周,午后热升,体温38.5℃,咳嗽痰阻,唇朱口渴,便干溲通。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初诊辨为少阳阳明证,邪热郁于少阳,胃经热盛。二诊咳痰多,纳谷不香,舌红苔黄。三诊咳痰减少,纳谷欠香,舌苔薄净。
少阳阳明证胃热痰阻口渴
查看详情 →
男,16岁,发热寒战一天,恶寒、身痛、头痛、咳嗽,病程短。太阳表实证,表邪传入少阳阳明。舌薄白,脉浮紧数,后转为弦细稍数。体温39.9℃,后降至36.6℃。咳吐白痰,胸痛,右肺上叶大片阴影。
发热寒战肺炎咳痰胸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。脐下微痛伴寒战,腹痛弥散,咳嗽及呼吸加重,大便闭,恶心呕吐,呕吐物为清水或药汁,有酸味。舌上白苔,干燥亡津,关尺弦数,两寸虚软。体温37.8℃,白细胞计数13400/mm³。临床诊断为麻痹性肠梗阻。
麻痹性肠梗阻气滞热结苔黄腻脉弦大数
查看详情 →
夏某,4岁,发热1周,体温39.5℃,舌红苔腻,牙龈红肿,左颌下核肿,便结溲赤,里热积聚,阳明火热,舌红苔腻,脉象未提,纳谷不香,二便均调。
阳明火热里热积聚便结溲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恶寒壮热,头昏无汗,胸痞络痛。邪湿郁于少阳,有转入阳明之势。面色晦暗,舌苔白腻,脉弦数。
阳明证少阳证胸痞络痛
查看详情 →
29岁女性,产后第7天出现恶寒、发热、大汗、口渴、寒热往来、口苦咽干、头痛头晕、下腹疼痛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虚弱。证属少阳、阳明合病。
阳明证产后发热少阳证寒热往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8岁。主诉活动后气短、胸闷3个月。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、冠脉支架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史。舌澹红,薄白苔,脉缓。诊断为太阳少阳阳明夹饮。症状包括胸闷气短、乏力、自汗、怕冷、咳嗽、白痰、口苦、口渴、便溏。舌澹苔白,脉沉缓。诊断为桂枝加附子汤加味。后续辨证为四逆汤合当归四逆汤、当归六黄汤等。症状包括盗汗、口渴、口苦、大便次数增多。脉沉缓无力。诊断为四逆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。后期症状缓解,恢复社会功能。
冠心病心绞痛阳虚夹饮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3岁,身热汗多,口干喜饮,大便3天未解,小便黄赤,舌红苔厚少津,脉洪大有力,体温38.5℃,中医诊断阳明病,白虎汤证。
病毒性脑膜炎阳明病大便干结口干喜饮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身热不退,伴有黄水泄利,粪门作热。脉洪大而数,舌纯黄色。辨证为阳明证,病机属阳明热盛,肠有燥屎,津液下泄。
阳明病证白虎证燥屎内结泄利黄水
查看详情 →
女,31岁,发热一个月,午后尤甚,体温39.5°C,怕冷汗出,头眩,口干苦,胸闷,喜饮,少食,大便每周一次,粪如粒状。舌尖偏红,湿润,脉细。辨证为三阳合病,太阳、少阳、阳明三经合病。
阳明证发热三阳合病太阳证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