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岁女性患者,主要症状为哮喘、咳嗽痰多、夜间喉鸣、入睡汗多,病程自出生七八个月起,每年除夏季外每月发作,今年发作频繁且夏季未缓解。面色苍白,胃纳不佳,脉濡细,舌质灰暗。中医诊断为肺失宣降,痰饮内蕴,兼阳气不足。四诊显示舌苔花剥质红,脉细。
阳气不足asthma咳嗽痰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2岁。双目胞轮振跳,频频瞬目,目胀畏光,眼睁乏力,面色苍老,形体瘦小,头晕耳鸣,倦怠少食。舌质淡,苔薄白。脉弦细。中医病名眼睑痉挛。证型阳虚为本,风邪所乘。病因病机阳气不升,精不上荣,肝脾亏损,筋肉失荣,内风引动。
阳气不足眼睑痉挛肝脾亏虚风邪内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女性。胃脘痛十余年,精神倦怠,呼吸短气,动辄喘息,脘痛引脐,喜按喜暖,得食可缓,嗳气频作,小腹胀满坠痛,卧则减轻,小便清长,大便溏而不爽,面色萎黄,舌淡少华,苔薄,脉细弱无力。中医诊断胃下垂、胃气虚陷。病机为饮食失节,劳倦损伤脾胃,浊阴阻格,阳气受抑,气迫下陷致胃脘驰缓。
阳气不足胃下垂胃气虚陷脾虚湿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5岁。主诉胸闷心悸反复2年,加重1周。既往有冠心病史2年,频发房早。症状劳累或情志不遂时加重,伴双下肢浮肿及髋关节酸痛,阴雨天加重。舌质淡红而胖,苔薄白。脉细而结代。中医诊断心悸,辨证心阳式微,气虚血瘀。
阳气不足心悸气虚血瘀心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24岁男性 腹胀3个月 腹围增大 腹部膨隆如孕状 下肢轻度浮肿 面容消瘦 小便短黄 舌光无苔 脉弦缓 肝硬化腹水 胀满 太甚 水湿内停 气机阻滞 阳气式微 水积腹中 痰瘀互结 气虚阳微 水湿不运
阳气不足肝硬化腹水气滞水停脾虚湿盛
查看详情 →
68岁男性,四肢多关节肿痛反复发作40余年,晨僵1小时,阴雨天加重。舌黯红,苔薄白,脉弦紧。双手近指间关节、掌指关节肿胀,握力下降。中医诊断尪痹,属肝肾不足、痰瘀痹阻。
阳气不足尪痹肝肾不足痰瘀痹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三子斗珊,晚间身忽颤栗,自觉冷甚,欲人复压,逾时乃止,翌日黄昏仍复如是。脉弦数。诊断为火动风生,病因病机属内热生风。舌象、面色、声音、气味未提及。问诊提示夜间风动症状明显,寐则冲皱,寤则即止。切诊脉弦数。中医病名为风动,证型属肝火生风。
阳气不足肝风内动阴液不足风阳逼于营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5岁,男性。主诉胸闷、胸痛10天。既往有冠心病病史。症状包括胸痛、胸中痞闷、气短、汗出、肢冷。体征见面色无华,舌质胖,边有齿印,色紫黯,苔白略腻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辨证为阳气不足,痰瘀内阻证。辅助检查提示心电图ST段改变,冠脉供血不足。
阳气不足胸痹痰瘀内阻气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2岁,男性。主诉双眼夜盲伴视界狭窄2年。中医病名高风内障,证型脾肾两虚,阳气不足。临床症状包括夜间视物模煳、视界狭窄、耳鸣、畏寒肢冷、周身乏力。舌澹苔白腻,脉沉细。眼底见双视盘色淡,视网膜色素沉着,黄斑中心光反射隐见。视野向心性缩小,右眼10°,左眼15°。
阳气不足夜盲视界狭窄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2岁,女性,反复发热2年余,体温最高达39℃,劳累时发作。舌微红,苔薄黄腻,脉弦数无力,尺稍旺。诊断为气虚夹湿,相火偏旺。二诊时体温38.2℃,舌淡苔白,脉沉弦数减。诊断为气虚。三诊时体温正常,无不适,经已行,量少。脉舌同上。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,烦劳扰动虚阳,虚阳升腾而为热,脾肺气虚,相火妄动。
阳气不足反复发热气虚夹湿相火偏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0岁。发热身痛,风痰上涌,颈项强直,不能转侧,面青神迷,口噤不开,舌不能伸。脉沉细而紧。诊断为太阳经脉为寒邪所滞。舌象异常,脉象沉细而紧。二诊时脉弦紧,舌苔白腻。三诊时脉转缓和,症状明显改善。诊断为太阳气机闭塞,寒湿阻滞。三诊后阳气不足于上,风痰上涌而闭塞脏腑经络气机。四诊时症状基本恢复,诊断为上逆之浊阴未净。
阳气不足捻颈风太阳经滞风痰上涌
查看详情 →
49岁女性,主诉右侧肢体痿弱酸痛,麻木不仁,口齿不清,语言謇涩,病程半年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气血双亏、阳气不足、营卫失和。主要症状包括肢节酸痛、头晕乏力、恶风、动辄汗出、面白不华。病机为气血不足,阳气亏虚,营卫不和。
阳气不足肢节酸痛头晕乏力气血双亏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。畏寒肢冷,自汗,头晕,关节疼痛,乏力,形体消瘦,声低懒言,面色苍白,唇舌淡红,苔薄白,四肢欠温,脉细弱。气血亏虚,营卫失调,阳气不足之痹痛。面色苍白,舌淡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
阳气不足气血亏虚营卫失调痹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9岁,男性。主诉便溏伴完谷不化2年余。大便日一次,不成形,完谷不化,纳旺易饥,口不干不苦,小便色黄,起夜一次,入睡困难多梦,手心潮红,阴囊潮湿,动辄汗出。脉沉滑,舌正红,胖苔白腻。中医病名属便溏,证型属脾虚湿盛,病因病机为脾失健运,清阳不升,湿气下注,阳气不足,湿郁化热。望诊见舌正红、胖苔白腻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纳旺易饥、手心潮红、阴囊潮湿、动辄汗出。切诊见脉沉滑。
阳气不足慢性肠炎脾失健运肾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。关节剧烈疼痛,肢体强硬活动不利,疼痛时经脉掣引,手不能触,肢体凉麻木,冷汗出,肌体冷,不能见风寒,冷痛彻入骨节,只能温被卧床,不得活动,动则头眩欲吐,病程一周。中医病名:历节痛。证型:风寒湿痹着筋脉关节,三阴俱病。舌淡胖,苔白,面色光白,脉细弦紧。
阳气不足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肝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男性。腹泻6年,加重10余天。泄泻,日行3~4次,便前腹痛,头晕心悸乏力。舌质淡苔白润,脉弦缓。自幼肠胃功能虚弱,畏食生冷,易发呕吐。中医诊断为泄泻,证属脾肾阳虚。病因病机为中焦虚寒,脾肾阳虚,无力运化水谷精微。舌质胖,苔白润,脉弦缓。
阳气不足泄泻脾肾阳虚中焦虚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1岁,男性。主诉腹泻、呕吐、腹痛、气息甚微、面唇苍白、不思饮食。病程为复受寒凉后出现吐泻交作。中医诊断为太阴伤寒。证型为寒邪充斥脾胃,中气大伤。病因病机为卫气虚,重感寒邪直中太阴。望诊见面唇苍白,舌象未提及。闻诊见气息甚微。问诊见腹痛、呕吐、腹泻、不思饮食。切诊见脉沉迟,腹按之硬,小腹凉,手足温。
阳气不足太阴伤寒寒湿内盛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男性。主诉头重不欲举、眩晕耳鸣、心里难过、上气不接下气、口微干苦、不思饮食、大便溏、时自汗出、精神萎靡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为性交受寒致气血两虚、阳气不足。舌苔中黑边黄,脉沉细弱。
阳气不足肺炎气血两虚眩晕
查看详情 →
男,64岁,右侧小腿溃疡流血样清水半年,疼痛难忍,腿脚不利。舌苔薄白,脉沉无力。中医诊断脱疽,辨证阳气不足,寒凝筋脉,气血不和。
阳气不足脱疽寒凝筋脉气血不和
查看详情 →
7岁男性,主诉慢性肾炎2年,近一月半全身浮肿,面部两足尤甚,腹满积水,小溲短少,大便不实,面色灰黯。舌澹苔白腻,脉沉而细。诊断脾肾阳微,水湿泛滥。舌象澹苔白,脉沉细。病程2年,浮肿明显,腹水存在,尿蛋白(++),红细胞10~20个/HP,白细胞10个/HP。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,水湿内停。
阳气不足慢性肾炎脾肾两虚水湿内停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