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,40岁,颜面部色素斑3年,伴手足心热、失眠多梦、月经后期、量少有血块、色暗红。皮损为两颊及额颈部澹褐色斑,舌质暗苔白,脉弦缓。中医诊断黧黑斑,辨证为肝肾阴虚,气血失和,气滞血瘀。
黧黑斑肝肾阴虚气滞血瘀月经后期
查看详情 →
14岁男性患者,主诉尿血半年。现症见镜下血尿,手足烦热,盗汗,小便黄赤,舌质红,少苔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尿血(肝肾阴虚)。病机为肝肾阴虚,虚火内动,灼伤脉络,血溢肌肤。望诊见舌质红,少苔;闻诊无特殊;问诊见尿血、手足烦热、盗汗、小便黄赤;切诊见脉细数。
尿血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虚火内动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8岁,左肺癌术后2年余,胸闷、心悸,纳可,眠差,便溏。肺泡细胞癌术后,纵隔淋巴结转移。气阴两虚,瘀毒内结。舌质暗红。脉细弱。
气阴两虚瘀毒内结胸闷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月经先期,经期提前,16~20日一行,经量偏多,色鲜红或暗红,有血块,经前、经行小腹隐痛,面部痤疮常发,经前、经行尤甚,经期容易感冒,头晕,夜难入寐,掌汗多,背部、两足发冷,带下色白。舌淡红,苔薄白或黄稍厚,脉细或细略弦、脉滑。中医病名月经先期,证型肝郁血热、经后血虚、经期血虚。病因病机肝郁化热,热伏冲任,冲任不固,经血妄行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、舌象、脉象及症状描述。
月经先期肝郁血热血虚不足血瘀
查看详情 →
男,49岁,右胁胀闷不适,右胁疼痛隐隐,口苦恶心,病程近1周。胁痛,肝肾阴亏,肝络失养,胆失疏泄。双脉弦长稍滑,舌红少苔。
慢性胆囊炎肝肾阴亏肝络失养胆失疏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女性。左手臂震颤2年,情志激动时加重。性急易怒,胸闷胁胀,善叹息,两眼干涩,倦怠乏力,头晕目眩,心悸,口干燥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肝气郁结兼肝阴不足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与阴虚风动。
手臂震颤肝气郁结肝阴不足头晕目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4岁。主诉四肢、头部震颤七年余,加重两年。病程七年。中医病名:肝风内动。病因病机:因怒气伤肝,肝郁气滞,湿郁生热,炼液生痰,阻滞经络。望诊:表情呆板,呈“面具脸”。闻诊:语言低微含煳。问诊:震颤随情绪紧张加重,手部有节律性震颤如摸丸样动作,肌张力增高,步态慌张,书写困难。切诊:脉象未提及。
阴血暗耗肝风内动怒气伤肝肝郁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量多,色暗红,有血块,小腹胀痛,胸闷作胀,心烦易怒,掌心发热,口干口渴,夜寐不安。舌尖红,苔澹黄,脉弦滑数。中医病名月经过多,证型肝郁血热、冲任不固。病因病机肝郁化热,血热妄行。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舌尖红、苔澹黄,脉象弦滑数,症状包括月经量多、小腹胀痛、心烦易怒、掌心发热、口干口渴、夜寐不安。
月经过多肝郁血热冲任不固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3岁,月经稀发1年,月经量少伴稀发,2~4月一行,带下量少,性欲淡漠,潮热盗汗。神疲乏力,易怒。阴血不足,肝气受阻,肝肾阴虚,冲任气滞,瘀阻冲任,冲任不足,气血两虚。面色无华,舌淡红,脉细弱。
阴血不足月经稀发肝气受阻冲任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8岁。主诉左侧面颜部及头部剧烈疼痛,类似触电,病程3年,伴呕吐,曾流产5次,出血较多,夜不安寐。舌尖红,苔根厚腻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阴血不足,风阳上扰。病机为阴血不足,风阳挟痰瘀上扰。二诊见舌尖红刺,苔薄白,脉细弦。三诊舌尖红,苔薄黄,脉弦细。五诊舌尖红,苔薄黄,脉细弦。病程中伴情绪怫郁,肝火易动。
阴血不足三叉神经痛风阳上扰痰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9岁,男性。上腹部胀痛,胃中有烧灼感,反酸明显,食欲差,烦躁易怒,呃逆嗳气,大便不畅。舌质红,苔白腻,左脉弦细、右脉弱。中医诊断为胃脘痛,证属肝郁脾虚,胃失和降。病因病机为情志郁结,肝气横逆犯胃,脾虚失运,胃气上逆,痰湿食滞,胃络阻滞。
胃脘痛肝郁脾虚胃失和降痰湿食滞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胸闷心慌1年半,伴头晕乏力,气短似喘,面色萎黄,食欲不振,大便稀溏每日2~3次。舌澹不润,苔白厚粗松,中心剥脱,脉律不齐、叁伍不调。气阳不足、阴血亏虚之心悸,阴阳俱虚,气虚下陷。
阴血亏虚慢性心肌炎气阳不足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5岁。主诉反复失眠两年余。主要症状包括精神疲惫、头晕头痛、心烦易怒、不思饮食、口苦口黏、咽痛、小便黄。舌质红、苔黄腻,脉滑数,寸脉浮。中医诊断为不寐,证属痰热扰心。病机为痰热内扰,上犯清窍,心神不宁。
不寐痰热扰心心烦易怒口苦口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女性,主诉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肿痛3年,渐及四肢关节,伴口眼干燥1年。关节肿痛、活动受限,口干苦多饮,鼻干灼痛,双目干涩,晨僵3小时,有白癜风病史。舌紫暗苔薄白干有裂纹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痹病之燥痹,病因病机为痹病日久,耗伤气血,而成燥痹。
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痹病燥痹
查看详情 →
12岁男性,主诉面色不正、精神差、纳呆、心悸气短,病程半月。中医病名:病毒性心肌炎,证型:心阳不足。望诊:面色苍白,舌质澹润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心悸气短憋闷,头晕,怕冷,四肢不温。切诊:脉细迟,时有结象。
病毒性心肌炎心阳不足心悸气短四肢不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0岁,女性。主诉发作性心慌伴心前区针刺样疼痛2年余,加重3天。胸闷胸痛、心慌气短、乏力、头晕、大便干燥。面色紫暗,鼻尖、耳尖紫,舌质暗澹,舌苔薄白乏津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胸痹心痛,证属气阴两虚兼血瘀型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,血行迟滞,瘀血内阻心脉。
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4岁,男性。胃脘胀满、隐痛17年,加重1年。慢性病容,舟状腹,剑突下压痛,肝肋下可触及。面色白,精神倦怠,语声低微,皮肤弹性差。舌淡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胃脘痛。病机为胃气失和,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,浊气壅滞。
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气虚弱胃阴不足脾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49岁,右侧头痛如炸,痛连目系,上攻巅顶,短则15分钟骤消,长则数天不解,病程两年。头痛,偏头风痛,证属阴虚,阴不制阳,阳气升腾,扰动清窍。形体消瘦,神疲气短,失眠心悸,舌红少苔,脉沉细数。
阴血亏损偏头风痛阳气升腾脑络失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,心动过速,心慌如揣兔,伴恶心呕吐、大便干结、后背怕冷。中医诊断心悸(阴阳两虚)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弦结。心电图示频发房早。
心律失常心悸阴阳两虚心动过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0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经期抽搐、昏倒、手足抽搐、牙关紧闭,病程一年。中医病名为行经抽搐,证型为气血不足,血虚动风。舌质淡,苔薄,脉细无力。面色㿠白,形体消瘦,纳谷不香,头昏心悸,失眠多梦,手足麻木,大便不实,小便频数。
行经抽搐血虚动风气血不足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