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色萎黄+气血两虚

患者28岁,女性。主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年,近月发作。面色萎黄,上龈溢血,口中异味,下肢多处紫癜,尿黄便结。脉弦无力,舌澹红、苔薄白微腻。中医诊断气血两虚,湿热伤络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两虚,湿热伤络。
气血两虚面色萎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湿热伤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6岁,女性。主诉产后左肩、双膝、双足跟疼痛1年。中医诊断产后痹,证属气血两虚,肝肾不足,胃失和降。面色萎黄,舌暗红,边有瘀点,脉细弦。恶风寒,无汗,胃脘不适,口苦,口臭,眠差,大便偏干,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。舌体瘦,尖红,根部苔薄腻,脉细弦。舌暗红,边有齿痕,苔薄白水滑,脉细滑小数。
气血两虚产后身痛肝肾不足胃失和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1岁,女性。主诉头痛3年,近2个月乏力加重,头困痛,声音低怯,面色萎黄,食欲不振,月经不调,形寒肢冷,手足不温。舌澹,苔薄白,脉弦缓。精神欠佳,形体消瘦。中医诊断虚劳,证型气阴两虚。
气血两虚虚劳气阴两虚脾肺气虚
查看详情 →
张某 女 27岁 人流后三天发热 体温波动于37.6~38.8℃ 头痛 微恶风寒 时时汗出 面色萎黄 少气懒言 纳差 舌质淡 脉细弱 诊断为气血两虚兼感外邪 营卫失和
气血两虚营卫失和外感风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男性,主诉肛旁流脓水反复发作五年。病程五年,病灶时敛时溃,串臀蔓延,疮口增多,状如蜂窝。全身情况差,面色萎黄,语声低微,气短乏力,午后低热,纳差,脉沉细,舌淡苔白腻。局部检查见肛周密布疮口,前达腹股沟,后达骶尾部,左右达坐骨结节,疮口有脓液溢出,皮下有索条状硬结。中医诊断为“串臀瘘”。
气血两虚肛瘘湿热下注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。主诉小腹隐痛伴腰酸3年。现病史提示人流刮宫术后小腹酸胀痛反复发作未愈,房事或劳作后加剧。面色萎黄,舌质澹红,舌苔黄腻而厚,脉沉细。妇科检查示左附件压痛,条索状增厚。中医诊断妇人腹痛,证属热瘀互结、冲任阻滞。病因病机为人流术后体虚,瘀血内结,复感邪热,热瘀互结留着于冲任胞脉,不通则痛。
气血两虚面色萎黄慢性盆腔炎热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女性。主诉头晕、乏力3个月。中医病名虚劳,证型气血两虚,脾失统摄。主要症状包括头晕、乏力、活动后心悸、精神弱、面色萎黄、睡眠多梦、纳食不甘、口苦、月经量多色红。舌澹,苔薄黄,脉沉细数。血压90/60mmHg,心率98次/分。
气血两虚慢性失血性贫血脾失统摄血不荣上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月经量减少,经期腹痛,疲倦乏力,眠差梦多,脱发,面色萎黄,两颊黄斑,舌质黯红,脉弱,失血伤正,气血亏虚
面色萎黄气血亏虚月经量少疲倦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包括壮热不退、口舌干燥、渴饮不多、头晕目眩、心慌气短、语言低微、精神委顿、疲乏不支、口腔黏膜溃疡、皮肤血斑、尿短赤。病程未明确记载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气血两虚,外邪侵袭。面色萎黄泛红,舌象未提。体温40.5℃,血红蛋白54g/L,红细胞1.14×10^12/L,白细胞总数202×10^9/L。脉象未提。
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再生障碍性贫血外邪侵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3岁,女性,停经6个月。神疲乏力,面色萎黄,头晕,活动后胸闷气短,注意力不集中,晚上怕冷。舌澹,苔薄白,脉沉细。闭经,证属冲任气血衰少,血海空虚,无血可下。面色萎黄,舌澹苔薄白,脉沉细。
闭经气血不足阳虚冲任衰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男性。主诉结婚3年不育,精液24小时不液化。体倦乏力,面色萎黄,少气懒言,性欲减退。舌淡,脉细弱。诊断为气血两亏证。病机为气血两虚,肾虚。
精液不液化气血两亏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3岁,女性。主诉双下肢红色斑点,按之不退色,反复发作近1年。面色皖白,乏力,动则气短,饮食不香。舌质澹红,有齿痕,苔薄白。脉虚细。中医诊断为葡萄疫,证属脾虚不能统血,血不归经。病因病机为思虑伤脾,脾虚失摄。
葡萄疫脾虚气血双亏舌淡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28岁。主诉连续3次流产,流产月份分别为孕2月、3月、5月。伴随症状包括情绪低落、心悸气短、心烦、健忘失眠、多梦易醒、体倦、食少、面色萎黄。舌澹,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证。病因病机为心脾损伤导致气血亏虚。
气血两虚滑胎心脾两虚心烦
查看详情 →
24岁女性,产后19日,腹痛绵绵,喜温喜按,面色萎黄,头晕目眩,心悸气短,四肢乏力,腰部酸痛。产后子宫复原不全。脉虚细而弦,舌质澹红,苔少。证属产后流血过多,胞脉失养。
气血两虚产后恶露未净脾虚血少胞脉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杨某,70岁,女性。失眠、心悸,病程1个月。面色萎黄,舌红少苔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不寐,证型气血两虚。主诉失眠、心悸、心烦、眩晕、多梦。舌象舌红少苔,脉象脉弦细。
气血两虚不寐心悸心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28岁。主诉人工流产后恶露不尽半月有余。恶露不尽,腰酸痛,面色萎黄,精神不振,睡眠欠佳。舌质淡,苔白略厚。脉缓弱。中医诊断为恶露不绝,证属气血两虚。病因病机为人工流产后调护失宜,气血两虚,恶露久延。
气血两虚恶露不尽肝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女性,下腹疼痛反复发作13年,加重2个月。中医诊断气血两虚,瘀血阻滞。面色萎黄,身体瘦弱,声音低怯,舌澹苔薄白,脉虚弱。活动或劳累后腰腹坠胀酸痛,伴恶心、纳差、便溏、眠差。
气血两虚面色萎黄慢性盆腔炎瘀血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女性,关节疼痛10余年,手足指(趾)关节肿胀强直。面色萎黄,腰膝酸软,趾关节肿胀,左侧手指强直畸形,屈伸不利,周围肌肉萎缩。得热则舒,遇寒胀痛加重。苔薄白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为骨痹,证属肝肾亏虚型。类风湿因子(+),血沉25mm/h。
气血两虚面色萎黄类风湿关节炎肝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7岁,女性。全身瘙痒2年,遇风冷加剧,冬季尤甚。面色萎黄,语言低微,纳呆便溏。舌澹红,苔薄白,边有齿印。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瘙痒,证属脾虚血燥,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,气血不足,肌肤失养。
气血两虚全身瘙痒风寒束表脾虚湿困
查看详情 →
崩漏,少腹胀痛,苔薄腻,脉濡滑,胸闷不舒,血大下如山河之崩溃,有紫块,腹痛,头眩眼花,筋惕肉润,口干不多饮,舌薄腻,脉弦小重按无神,面色萎黄,腰酸骨楚,冲任亏损,气血大虚,肝不藏血,脾不统血,血不循经,肝郁木不调达,气失疏泄,操烦劳心,思虑伤脾,郁怒触动肝,肝木无以血养,虚阳虚风乃动。
崩漏肝郁脾不统血冲任亏损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