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,48岁,左肩背麻木1个月余,遇阴雨加重,伴酸楚,抬举尚利,无明显萎缩。肝脏肿大,肋下2指余,疲乏,胃纳不馨,食后脘宇闷胀,夜寐欠安,大便干燥。面色正常,舌淡黄腻,舌质红,脉右弦细,左细。病系肝阴不足,脾运失健,营卫不和,风寒外束。
风寒外束肝阴不足脾运失健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0岁,女性。主诉双眼睑下垂几乎不能开启,持续2个月余。面色苍白,恶风寒,腹微痛,便溏,纳少,神疲,少气懒言,舌苔白腻,脉细弱。诊断为脾阳不足,中气下陷型痿证。
痿证脾阳不足中气下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2岁。左侧腰腿疼痛3年,遇寒湿加重,得暖缓解,喜按,劳累加重,休息减轻,疼痛放射至足趾,伴酸胀痛麻。舌质澹,苔薄白。脉弦滑。辨证为风寒湿型骨痹证,病因病机为素体亏虚,肾气不足,感受风寒湿邪,留恋久而不愈,壅滞经络,气血凝滞,脉络痹阻。中医病名骨痹证,证型风寒湿型。
风寒湿骨痹证肾气不足腰腿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女性,畏寒怕冷,伴鼻塞反复3年,常因受凉发病。现症见后背发凉,洗澡后尤甚,凌晨冷汗,入睡困难。舌质澹红,苔少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阳气虚弱、卫表不固畏寒。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,不能温煦体表,卫表不固,易感外邪,致恶寒、鼻塞、身重,营卫不和,故见汗出。
阳气虚弱卫表不固夜汗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7岁。主诉四肢关节肿痛持续4年,伴肿胀、变形,活动受限,心烦胸闷,乏力,情志抑郁,大便干,小便短赤。舌质暗澹,苔白腻,脉细濡。中医诊断为痹证,证型为阴虚湿热。舌象表现为地图舌,舌质暗澹,苔白腻。脉象细濡。病程较长,病情反复,湿热与阴虚并见。
痹证阴虚湿热五心烦热地图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女性。主诉胸闷、阵发性胸痛、浮肿3年余,加重5个月。神疲乏力,精神萎靡,面部虚浮,语言低微,心悸短气,阵发胸部憋闷,疼痛连及胸痛及左臂,腰膝酸软,下肢凹陷性浮肿,四末欠温,大便溏,小便频、尿少。舌澹红,质胖,有齿痕,苔白滑,脉沉细或小数。中医诊断肾阳虚心痛。病因病机为肾阳虚,脾阳亦虚,水湿内停,气血运行不畅。
肾心痛肾阳虚心悸短气浮肿
查看详情 →
一岁,主诉小儿惊风证,持续三日抽搐不止。指纹青黑透达三关,脉沉细而弱,舌苔白滑,面色面唇青黯,神志闭目沉迷不省,手足拘挛抽掣,乳食不进,夜间发热,泄泻绿色稀粪。病因小儿气血未充,脏腑娇嫩,误用清热、消食、平肝、驱风等法,致元阳受损,寒痰内壅,形成三阴虚寒之慢惊风证。
慢惊风寒痰内壅三阴虚寒正不胜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胸闷、下肢浮肿、咳嗽、痰黏难咳、腰酸、神疲乏力。病程自2018年6月确诊结肠癌后行手术及化疗,持续至2019年7月。舌暗红苔白厚腻,脉虚细滑,左脉稍弦。舌暗红苔厚腻稍黄,脉细左寸弱。舌紫红有瘀斑,苔黄白腻,左脉寸滑数关尺沉细,右脉沉细数。舌唇紫暗,苔黄腻,左脉弦数,右脉沉细数。舌质红,淡紫,舌黄厚腻,左脉弦数,右脉沉细数。舌暗红偏紫,苔黄腻,左脉滑,右脉沉细。
结肠癌脾虚肺气虚痰浊
查看详情 →
患者颈项捩伤,胸椎部牵强酸楚,顾盼不利。舌苔薄白。右脉浮数。寒邪外袭,颈项捩伤。寒湿外袭,风寒之邪未净。面色正常,舌象薄白。声音无异常,无特殊气味。问诊提示颈项活动受限,咳嗽痰多不爽。脉象浮数,弦滑。
颈项捩伤寒湿外袭风邪未除气血未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胸闷喘咳,喘时汗出,倚息难卧,吐黄稠痰,口苦,鼻流清涕,纳差。舌暗红,苔黄厚腻,脉浮滑上鱼际。双肺痰鸣音。辨证为风寒外束,痰热阻肺。中医病名喘息性支气管炎。病因病机为风寒与痰热交阻于肺,窒塞不通。
风寒外束喘息性支气管炎痰热阻肺痰浊内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6岁,主诉咳嗽喘息、胸满反复22年,加重4天。中医病名喘证,证型为痰热阻气、肺肾两虚、气虚卫外失固。病因病机为痰热阻气、肺肾两虚、气虚卫外失固。舌质澹红,苔黄黏腻、薄腻、薄,脉细弦、细滑。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两虚痰热阻气痰热未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女性。主诉腹泻不止,便如浆糊或水样,便色咖啡样,乏力,手足不温。舌淡苔白,脉沉细迟无力。诊断为湿毒内蕴,脾肾虚寒。证属脾肾阳虚,火不暖土,阳虚不能温煦肌肤。
腹泻不止脾肾虚寒湿毒内蕴手足不温
查看详情 →
女,24岁,腕、指、膝、趾关节疼痛,活动减轻,着凉加重,病程未明,风寒湿痹,血亏气虚,舌质暗红,苔白腻,脉弦滑,月经量少色黑,白带多,末次月经6月20日。
风寒湿痹血虚气亏关节疼痛白带多
查看详情 →
女,25岁,经前腹痛,伴手足不温、凉汗、黑血块,病程2年。痛经,腹痛,泄泻。寒湿内盛,阳气不足,血瘀阻络。面色少华,唇淡目青,舌淡嫩稍紫,边有齿痕,舌下瘀血点,苔滑腻,脉沉迟弦有力。
痛经血瘀阳虚寒湿
查看详情 →
男,27岁,主诉恶寒发热,无汗,头痛,周身酸痛,腹痛下痢黄白冻腻,里急后重。舌苔白滑而腻,脉浮紧。诊断为风寒湿邪入里,触动肠中积滞而成痢。辨证为外感风寒湿邪,内有积滞。
风寒湿邪肠中积滞恶寒发热无汗头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男性,主诉关节疼痛、腹中积粪、口中溃烂、背上红斑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望诊见舌质澹嫩,苔白湿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腹中自觉积粪、口中溃烂、背上红斑。切诊见脉沉弦,重按无力。
艾滋病脾气虚寒消化功能衰沉完谷不化
查看详情 →
32岁,经来周身疼痛,病程约35天。中医病名:经行身痛,证型:寒瘀留经,气血失调。面色隐有浅青,舌象黯红衬紫,苔薄,脉象沉细带涩。经色紫黯,有瘀块,经量中,周期35天,末次月经10月13日,初潮15岁,生育史育1胎,流产1次,去年盛夏饮冷过多致腹痛经歇。
经行痛寒凝留经气血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女性,周身风团、瘙痒剧烈3日余。风团色淡红,无皮损及水泡、渗液。面色白,舌淡红,苔白稍腻,舌下脉络轻微迂曲怒张,色淡紫,脉沉细。既往过敏史30余年,手足部水泡样湿疹,泛红瘙痒、脱屑,遇湿及温度变化加重,至今未愈,咽部异物阻塞感,脱发,口干口苦,易乏力,自汗。中医诊断瘾疹,证属血虚夹湿。
瘾疹血虚夹湿肝气郁结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。主诉浅表性胃炎七八年,近半年加剧。症状包括胃痛下半夜明显、怯寒、神疲乏力、不饥乏味、纳呆、口臭、牙龈出血、习惯性便秘、尿频。舌苔薄白,脉象细数。中医病名为胃痛,证型为寒热错杂证。病因病机为寒热错杂。望诊见舌苔薄白。闻诊见口臭。问诊见怯寒、神疲乏力、不饥乏味、纳呆、口臭、牙龈出血、习惯性便秘、尿频。切诊见脉象细数。
浅表性胃炎寒热错杂胃纳呆口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5岁。右足拇趾溃烂,剧痛三个月。病程长达18年,反复发作,病情渐进性加重。面色萎黄,全身皮肤枯藁,体形瘦长,表情痛苦。舌苔黑厚,舌质红,脉沉细,左足趺阳脉沉细,右足趺阳脉、太溪脉未扪及。中医辨证为脱疽,病因病机为屡受风寒阳气受损,血涩气滞,郁久化热,耗灼阴津。
脱疽寒湿入侵血涩气滞阴津耗损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