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63岁,男性。主诉便下红白冻10个月,大便红如猪肝样,白冻较少,质黏如浆煳状,伴有腹部坠痛感。病程10个月。中医诊断为久痢脾气虚,阴血亏,夹有湿热。面色灰滞,神倦乏力,少寐,口微干,溲澹黄,纳谷正常。舌质胖,苔少,脉弦滑,重按无力。大便检查见黏液、血液、脓细胞、红细胞及阿米巴滋养体。
阿米巴痢疾久痢脾气虚阴血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,男性,主诉长期腹泻,便前腹痛,大便稀,每日3~5次,严重时可达十余次,伴消瘦,体重减轻10公斤。舌苔白腻,脉象沉弦。中医病名:湿热泻,证型:脾胃虚弱,湿热内蕴,肠胃不和。病因病机:湿热内蕴,脾胃功能失调。
肠炎湿热内蕴脾胃虚弱肠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男性,长期吸烟史。主诉精神疲倦乏力、腹胀闷不适、稍咳嗽咯痰、纳差。中医病名肺恶性肿瘤,证型气虚痰瘀互结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精神疲倦乏力、腹胀闷不适、咳嗽咯痰、纳差、精神稍倦、咽痒咳嗽、少痰、双肩酸痛、手麻、咳嗽偶发、肤痒、双肩酸痛轻微。切诊未提及。
肺恶性肿瘤气虚痰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郭某,男,38岁,泄泻2年,每日多次,肠鸣不止。面色苍黄,神疲乏力,形体消瘦,纳呆肠鸣,腹泻有黏冻,无里急后重,时有失禁。舌尖红苔腻,脉细。诊断脾虚湿热。许某,男,52岁,大便溏泄4个月,日2~3次,杂有黏冻,脐左攻痛。舌中腻苔,尖红,右关脉弦按之弱。诊断肝郁脾滞。
脾虚湿热肝郁脾滞泄泻肠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高年,主诉痢下赤色、腹痛、后重、口干、胸满、气促、头汗、胃纳呆钝,病程未明确。脉弦数,舌红苔黄腻。中医诊断为胃肠蕴热,肝亢阳盛之急性赤痢。病因病机为胃肠湿热内蕴,肝阳上亢。望诊见舌红苔黄腻,舌边尖红,根苔厚或黑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痢下赤色、紫黑、黄白相杂,腹痛,口渴,胃呆。切诊脉弦数、弦滑、数、弦、缓。
急性赤痢胃肠蕴热肝亢阳盛口干渴
查看详情 →
女,45岁,面部长瘊1年余。左额部、左颊及下颌部见疣状物,表面粗糙不平,呈污褐色或黄豆大。中医诊断枯筋箭,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舌象、脉象未见描述,未提及其他四诊特征。
面部疣症枯筋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四十余,小便溺血,病程反复。面色晦暗,舌质淡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属血证,证型为瘀血阻络,病因病机为产后瘀血未尽,复感外寒,致气血运行不畅。望诊见面色晦暗,舌象淡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提示病程反复,症状为小便溺血。切诊见左脉沉细欲无,右脉沉紧有数。
小便溺血产后瘀血寒热证清阳下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3岁女性,主诉头痛、头昏、视力模糊、耳鸣耳闭、听力下降、恶心干呕、体乏无力、纳食减少。舌质紫黯,舌苔黄腻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脑瘤,证型属脾气亏虚,风痰上扰。病程自2008年首次发病,术后复发于2009年下半年,病灶位于蝶鞍区,伴肢端肥大、月经紊乱。病因病机为脾肾双亏,痰湿瘀阻,风痰上扰清窍。
肢端肥大脾气亏虚风痰上扰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女性。主诉大便带红白粘冻,日夜5~6次,与便秘交替出现,病程近2年。中医病名大瘕泄,证型属脾虚气陷,病因病机为劳则气耗,寒则气结。望诊面色萎黄,舌质澹红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精神不振,月经停止年余,里急后重。切诊脉弦小。
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气陷里急后重腹隐痛
查看详情 →
女,45岁。面部长瘊1年余,左额部及面部多发刺疣,表面粗糙不平。毒邪瘀滞证。左额部见花生米大小污褐色疣状物,左颊及下颏部各有黄豆大疣赘。舌象、脉象未提及。
面部疣赘毒邪瘀滞清热解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男性。主诉便血3年余,粪后出血,血量多而色暗黑。既往史见口干、纳呆、乏力。面色失泽,神倦,舌澹,苔微黄,脉细。诊断为湿热下注大肠,久病营阴受伤。
便血湿热下注营阴受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8岁。肛周瘙痒、肿痛半月,流脓水伴恶臭,大便每日2~3次,带黏液。面色面黄肌瘦,精神食少乏力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肛门周围皮肤多处溃疡,口小底大,边缘深,有脓液渗出。局部检查见脓腔及黏液性分泌物。实验室检查发现阿米巴原虫和滋养体。
阿米巴病肛周溃疡舌红苔黄脉滑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2月,女性,主诉左目炎肿,大便剧泻腹痛,粪便含阿米巴原虫,体温正常,苔薄,脉数。诊断为痢疾,病因属暑湿积滞,病机为湿热疫毒壅于肠中,气血搏结,脂络受伤,脓血痢下,气机阻滞,腹痛里急后重。望诊见目疾红肿,舌苔薄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腹痛、便血、体温正常。切诊脉数,后转细小。
痢疾暑湿积滞气血凝滞里急后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腹痛、稀便呈果酱样、大便腥臭、血便、成块状不粘便桶。病程迁延反复。中医病名休息痢,证型为湿毒蕴结。病因病机为湿毒蕴结。望诊见舌质澹红,苔白腻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提示食不洁饮食。切诊见脉弦小带滑。
休息痢湿毒蕴结苔白腻脉弦滑
查看详情 →
三十二岁,大便下血六月,每日六七次,腹痛即便,心中时热,懒食。脉浮而不实,两尺沉虚,至数微数。肠中有溃烂,阴虚之热上浮,失血过多,下焦气化不固。面色萎黄,舌质红,苔薄黄。腹痛,便血,心热,脉虚数。
大便下血阴虚发热下焦不固肠腐生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6岁,女性。主诉右手虎口及左手心各有一寻常疣,病程两年,结构疏松,触痛,影响工作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中医病名为寻常疣,病因病机为风邪搏于肌肤或肝虚血燥,气血瘀滞,肌肤不荣。
寻常疣肝虚血燥气血瘀滞
查看详情 →
高某,65岁,白带增多3天,白带呈灰白色块状,外阴奇痒,外阴有抓痕,阴道内白带呈豆渣样,量多,涂片找到霉菌孢子体,诊断为霉菌性阴道炎。外阴奇痒,白带豆渣样,霉菌孢子体阳性。
老年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外阴奇痒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