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46岁。腹胀,左侧腰部持续性疼痛伴左下腹部胀痛,左中上腹部胀闷感,腰部酸痛不适。卵巢颗粒细胞瘤术后腹膜后转移,病程15年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
卵巢颗粒细胞瘤腹膜后转移脾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三十余岁,主要症状为痢疾,红白参半,继而变为赤痢,腥臭,血水夹杂脂膜,腹中切痛,烦躁不能饮食,脉弦而微数,重按有力。中医诊断为痢疾,病因因懊恼生内热,热下移肠中,酿成痢疾,病机为热毒内蕴,肠中脂膜受损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烦躁、不能饮食,切诊见脉弦而微数,重按有力。
噤口痢内热肠溃疡烦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寒暑均感,身热、足厥、腹胀、便泄,病程已二候。舌绛无苔,尖刺,脉细濡,腹部按之烙手,口渴欲热饮。病因寒热暑湿杂受,太阴阳明均病,寒湿之里病为主。生活习惯常宿池边舍中,水大溢时下池力作。复诊时腹胀大定,便泄稀,舌绛已澹,上生薄苔,腹部按之灼热作痛,邪热炽兼挟积。
伏暑寒湿腹胀便泄
查看详情 →
14岁女性患者,主诉腹痛、大便脓血3个月。初病时发热、腹痛泄泻、呕吐,大便夹脓血,里急后重。病程中大便果酱色,气腥臭,面色黄白,肌瘦如柴,精神倦怠,伴有低热。粪检发现阿米巴原虫(十十)。病因内伤饮食不洁,外感暑湿疫毒。病机宿食与湿热壅滞胃肠,气血瘀滞。望诊面色黄白,舌红。闻诊大便气腥臭。问诊腹痛、脓血便、里急后重、低热、肌瘦。切诊脉象细缓。
腹痛便脓血湿热困脾里急后重
查看详情 →
十余岁患者,恶寒身热,胸痞腹痛,舌白,烦懊口渴,气逆胀闷,腹部烙热拒按,脉数,舌黄,烦闷欲呕痰涎,腹痛拒按,脉数,舌黄,腹痛未便,内蕴积滞,腹痛尚拒按,大便干黑有血瘀状,转为疟象,寒热交替,腹尚拒按,腹痛未便,内蕴积滞。暑邪挟痰积交阻,热甚变端。
暑邪挟痰积腹痛拒按口渴引饮烦懊欲推
查看详情 →
五十六岁,下痢鲜血,频次多,病程五日,脉左弦硬,右弦浮,五至,心热,恶心,噤口不食,肝火炽盛,肝血虚损,胃气挟热上逆,面色萎黄,舌红少苔,脉弦硬浮,心热贪凉,多食瓜果,情志不遂。
噤口痢肝火炽盛胃气上逆肝血虚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3岁,男性。主诉脚汗多,足大趾边缘、前掌等处发生多个跖疣,复发且数目增多。体征见双脚大趾内侧、二趾与三趾之间有30余个跖疣,大小不等,趾间腐白明显。平素易感冒。脉象细数,舌质澹红,苔少。诊断为正气虚亏,湿瘀互结,筋气不荣。
跖疣正气虚亏湿瘀互结筋气不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男性,主诉右腰痛2个月余。腰部连续性疼痛,呈刺痛、胀痛感,连及右下肢,夜间痛甚。面色晦暗,身体消瘦,精神欠佳。舌澹黯、苔白厚,脉沉细。诊断为正虚痰瘀阻滞,不通则痛。病程2个月余。面色晦暗,舌澹黯、苔白厚,脉沉细。
肺癌痰瘀阻滞腰痛夜寐不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9岁。主要症状为疲倦、乏力。中医病名乳腺恶性肿瘤,证型脾虚肝郁。舌质红,舌苔微黄,脉弦细。病程自2012年6月确诊,至2016年4月病情稳定。病因病机涉及脾虚肝郁,情志不畅。
乳腺恶性肿瘤脾虚肝郁肝肾阴虚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3岁,男性,主诉排尿不畅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前列腺癌,病因病机为前列腺癌术后,属中危患者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及排尿不畅,切诊未提及。
前列腺癌中危患者肿瘤控制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,女性。主诉腹痛腹泻,便下脓血,病程两年。中医诊断为腹泻,证属脾虚湿阻,气血凝滞,肠腐化脓。面色少华,舌澹边红,苔薄黄,中厚略腻,脉弦滑。
慢性结肠炎脾虚湿阻气血凝滞肠腐化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1岁,主要症状为胸闷、心悸3年余,加重6个月。胸闷心悸,头晕乏力,盗汗,四肢厥冷,口干纳呆,腹胀腹泻,日3~4行,伴有里急后重。舌暗有瘀斑,苔白腻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心悸、泄泻。证型为心阳不足、脾肾阳虚。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,气血不畅,上扰心神。病程长,病情复杂,涉及心、脾、肾功能失调。
心阳不足脾肾阳虚湿热蕴结气血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病程2个月余。主诉白痢疾,面色萎黄,神疲体倦,便时腹痛,便后则安,便如冻胶,腹胀食少,舌淡苔白滑。中医诊断为虚寒白痢。证型属中焦虚寒,脾虚运化失司,寒湿壅滞肠腑。病因病机为素体中焦虚寒,正虚邪留,治疗不当,迁延不愈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滑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见便时腹痛、便后则安、腹胀食少。切诊未提。
白痢疾中焦虚寒脾虚寒湿正虚邪留
查看详情 →
陈某,男,65岁,乙肝病史30年。肝内占位,上腹部CT示肝内多发低密度灶,考虑原发性肝癌。肝内多发强化结节,病程6年余。肝癌。病因病机为肝癌进展,病程中多次出现病灶增大及AFP升高。面色晦暗,舌质红,舌苔黄腻。脉弦细。
肝癌肝内转移脾胃虚弱胃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女性,不规则发热半年,伴咳嗽、喘息、胸闷、气促、腹胀满疼痛、包块、不思食、食后胀甚。面色黯,形容萎顿,舌质澹紫,舌苔薄白,脉细而数。病机为气阴两虚,营卫失和,阴虚内热,湿邪暗侵,久恋入络,脉络阻塞,气滞血凝,日久成积。
卵巢癌气阴两虚阴虚内热湿邪暗侵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女,63岁。主要症状为神疲、咳嗽、咳痰、痰中带血、右上肢痛、纳眠差。病程为肺恶性肿瘤(腺癌,Ⅳ期,右肺下叶周围型肺癌并双肺、颈椎、脑多发转移,EGFR基因阴性)。中医病名:肺恶性肿瘤。证型:气虚痰瘀阻络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中提及咳嗽、咳痰、痰中带血、纳眠差。
肺恶性肿瘤气虚痰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男性,主诉咽部异物感伴进行性消瘦3个月余。左颈部肿大淋巴结,胃脘不适,饥饿感,右背部酸胀,体重减轻10kg,倦怠乏力。形体消瘦,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,质硬,推之不动。舌质淡红,苔白腻,脉弦滑。辨证为痰热瘀结,气阴两虚证。喉菌(声门上型喉癌,低分化鳞状细胞癌,T2N2M1,Ⅳb期),胃岩(胃窦原位癌,Tis,0期)。病因病机为胃阴亏虚,虚火上炎,痰热瘀结。
喉癌胃癌气阴两虚痰热瘀结
查看详情 →
19岁男性,主诉腹泻半年,每日3~4次,伴口渴多饮、腹胀腹痛、脐周作痛。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,肠中湿热。望诊见苔淡黄,舌尖红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口渴多饮,腹胀腹痛,肠鸣水泻,不消化食物残渣。切诊见脉滑。
慢性肠炎脾胃虚弱肠中湿热湿热未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1岁,主要症状为胸闷、心悸3年余,加重6个月。中医病名包括心悸、泄泻,证型为心阳不足、脾肾阳虚。病因病机涉及病久体虚、正气不足、脾胃湿邪困阻。望诊见舌暗有瘀斑,苔白腻,形体消瘦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头晕乏力、盗汗、四肢厥冷、口干纳呆、腹胀腹泻、里急后重。切诊见脉细弱。
心阳不足脾肾阳虚湿热内蕴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9岁。反复左下腹疼痛,伴黏液脓血便,病程2年余。舌淡红,边有齿痕,苔黄垢,脉沉弦。大便日5-6次,黏液带血便,肛门下坠感,排气多,纳食差,嗜睡乏力。病程中曾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。
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困湿热下注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