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木+气滞血瘀+高血压+头晕

男,56岁,左下肢间歇性跛行3个月,左下肢行走100米即出现明显憋胀疼痛,双下肢麻木发凉,时有头晕,口干喜饮,眠差。痹病,湿热瘀滞,脾虚湿阻,阳虚血瘀。面色暗,舌暗苔白,脉沉弦。双侧颈动脉硬化,下肢股动脉软斑形成,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痹病湿热瘀滞阳虚体弱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林某,男,66岁。颈肩背部疼痛日久,劳累后加重,伴肩臂部麻木,近两个月频繁发作,时有头晕。舌淡、苔薄白微腻,脉弦。中医诊断证属寒湿阻络,气滞血瘀。颈椎生理弧度消失,C4-5椎体间隙狭窄。
气滞血瘀肩臂麻木头晕颈椎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85岁,男性。反复胸闷、头晕5年,再发伴双下肢浮肿4天。胸闷,胸前隐隐作痛,头晕,头重,脘闷纳呆,时汗出,神疲乏力,双下肢麻木,浮肿,小便量少。舌澹,苔薄白,微腻,脉结代。中医诊断为胸痹病,辨证为心肾阳虚。病史提示长期高血压,冠心病,心房纤颤,心功能Ⅲ级,脑动脉硬化。
原发性高血压病2级头晕胸痹病心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,主诉眼睑及下肢浮肿,腹胀纳呆,左半身麻木,头晕目眩,胸闷刺痛,尿少短涩。中医病名水肿,证型肝肾不足,脾失健运,气滞血瘀,湿浊泛滥。望诊舌质暗,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高血压、脑血栓、冠心病、肾萎缩、肾功能不全病史。切诊脉弦细尺弱。
气滞血瘀肾功能不全肝肾不足脾失健运
查看详情 →
60岁男性,主诉脑血栓3个月,遗留右侧半身不遂、头晕、胸闷、心前区压痛、手麻木、记忆力减退、反应迟钝、双下肢无力。舌质胖暗瘀斑,苔白,脉沉细弦。中医诊断气虚血瘀。病因病机为肾虚气虚,肝风内动,风挟瘀血痰浊,阻塞经络。
头晕手麻木脑血栓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女,63岁,头晕伴颜面麻木,病程1天。头痛,眩晕,颜面麻木,口角流涎,胸胁满闷。舌红,苔薄白欠润,脉弦细略数,左寸溢而上鱼。阴虚肝旺,风火相煽,筋脉失养。
原发性高血压气滞血瘀阴虚肝旺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男性。主诉高血压,偏瘫,左半身麻木无力,头晕,痰多,口涎外溢。病程5个月。中医病名中风。证型气血亏虚,痰瘀阻络。病因病机气虚血瘀,痰浊阻络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。脉弦数。血压180/100mmHg。
高血压气虚血瘀痰瘀阻络中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女性。主诉包括头晕、目眩、耳鸣、口苦、烦躁不安、失眠多梦、胸闷胸痛,病程20年高血压,10余年冠心病。中医诊断为眩晕、胸痹。证型为气阴两虚、痰浊血瘀、风阳上扰。舌质胖暗苔白,脉细。血压160/100毫米汞柱,心电图ST-T改变。
高血压气滞血瘀头晕目眩冠心病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,高血压病史5年,血压波动于145/95mmHg至150/110mmHg,头昏不适。舌暗,苔薄,脉弦涩。原发性高血压病,气滞血瘀。
高血压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8岁。主要症状为头晕、失眠、眼花。病程自1991年起,1999年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,心力衰竭。中医病名为高血压性心脏病,证型为肝阳上亢,脾肾虚亏,心脉瘀阻。病因病机为肾水不足,水不涵木,肝阳偏亢,血行不畅,气滞血瘀,胸阳不振,脾肾虚亏,水气泛溢。舌质澹红,苔白厚,脉涩。面色晦暗,眼底动脉硬化,心电图示左室高压电轴左偏,心肌缺血,X线示靴型心。
高血压性心脏病气滞血瘀肝阳上亢心脉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头晕、头痛,病程数日。主要症状包括颜面潮红、眩晕耳鸣、心烦易怒、恶热、鼻衄、左侧肢体麻木。舌质紫暗、苔薄黄,脉弦劲。血压250/140mmHg,血脂异常,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。证属气滞血瘀,化火上亢。
高血压气滞血瘀化火上亢心肌缺血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