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岁女性,头晕不能坐起持续3个月,病程10年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。髓海空虚,气血两虚。腰酸耳鸣,倦怠乏力,口干喜饮。血压卧位90/45mmHg,坐位60/50mmHg。中医诊断虚劳。
气血两虚直立性低血压髓海空虚腰酸耳鸣
查看详情 →
15岁女性,神疲嗜睡,面㿠略青,满月脸,全身满布条块状紫色淤癜,舌质淡胖,脉沉数无力,血象红细胞80万/mm³,有钩虫病史。证属气血阴阳俱虚而偏阳虚,兼夹淤热。
气血两虚再生障碍阳虚淤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2岁,女性,面黄乏力,饮食减少,贫血明显,血红蛋白100g/L。中医病名缺铁性贫血,辨证肝脾两虚。面色萎黄,舌淡,脉细弱。主诉面黄乏力,饮食减少,贫血现象明显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
气血两虚缺铁性贫血肝脾两虚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9岁。主诉乏力、纳差、便溏。舌嫩边有瘀斑,苔腻,脉濡。中医诊断积证、正虚瘀阻证。病程近12个月。西医诊断直肠癌肝转移。病机属正虚瘀阻,痰毒内蕴,脾肾失调。
气血两虚正虚瘀阻证痰湿内蕴肝脾失调
查看详情 →
女,61岁,上腹部隐痛,乏力明显,食欲不佳,大便质稀,夜寐欠佳,体重减轻10公斤,舌淡白,苔薄,脉细弱,气血两虚,心脾两虚,病程未明确,胃恶性肿瘤,肝脏多发转移,低分化腺癌,白蛋白降低,癌胚抗原升高,甲胎蛋白升高。
气血两虚胃恶性肿瘤心脾两虚肾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主诉术后化疗期间出现恶心、纳差、头晕、乏力。舌澹、苔薄白,脉细弱。诊断为乳岩,证属脾胃虚弱,气血两虚。病程涉及术后化疗期间症状变化。舌象澹、苔薄白,脉细弱。病机为化疗耗伤气血,损伤脾胃,生化乏源,气血俱虚,肾元受损,髓海空虚。
气血两虚乳岩脾胃虚弱肾元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主诉发作性心慌、胸闷伴气短1年余。中医诊断胸痹心悸,证型为心气虚弱,血瘀痹阻型。面色暗红,舌体偏大,舌苔白厚,六脉寸弦,关尺无力。心率76次/min,律齐,血压120/90mmHg。病程1年余,情绪激动或活动时症状加重,肩背酸痛,眠差。
气血两虚胸痹心悸心气虚弱血瘀痹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7岁。主诉失眠、头痛、胸闷伴恐惧感2月余。病程2月余。中医病名心悸、郁证。证型肝火扰心。病因病机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,脾失健运,气血亏虚。舌象质澹红,苔薄白。脉象弦细。
失眠心悸胸闷恐惧
查看详情 →
32岁女性,主诉精神不振、烦躁、四肢发凉、头晕、心悸、食欲欠佳、经期不准、腰酸、乏力。脉细弱,舌澹红。证属气血两虚,脾失健运。
气血两虚不孕症脾失健运月经不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女性。腰背疼痛10月余,久坐后加重,卧床时改善。形体瘦弱,胸腰椎轻度后凸畸形,多处压痛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细。X线示腰椎椎体骨小梁稀疏。中医诊断骨痿,证型肝肾不足,气血两虚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细。面色偏黄,舌苔薄腻,脉细。
气血两虚骨痿肝肾不足腰背疼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岁男性,双下肢小腿肌肉肥大坚实,步行不稳,上楼困难,从卧、坐位站起困难。先天胎赋不足,气虚血凝。中医诊断血痹,病因病机为正虚阳气不足,风气入血,阴血凝涩,血运不畅。面色淡,舌澹少苔,脉细小涩。肌张力正常,肌酸磷酸激酶升高,肌电图示肌原性损害。
气血两虚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血痹肝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6岁,女性。反复肢软乏力5年,加重1个月。面色少华,舌澹,苔薄黄,脉细。慢性病面容,重度贫血貌,睑结膜苍白,唇甲色澹。中医诊断虚劳,证型为气血亏虚,脾肾两虚。病因病机为平素劳神过度,忧郁思虑,积思不解,日久损伤脾肾,脾气亏虚,运化失司,气血生化乏源。
气血两虚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两虚肢软乏力
查看详情 →
8岁女性患者,主诉头晕、乏力1年余,面色苍白,唇甲色淡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虚劳,肾阴阳两虚,气血双亏证。病程较长,病情表现为气血双亏,肾阴阳失调,伴有外感发热症状。
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阴阳两虚气血双亏证面色苍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男性,主诉吞咽不能,病程自1998年8月10日发病。中医病名吞咽不能,病因病机为脑外伤后舌咽神经失灵。舌象淡,脉象细弱。面色苍白,两眶凹陷,全身消瘦,流涎,口角歪斜,鼻唇沟变浅,左侧眼裂增大。
气血两虚舌咽神经失灵脑外伤后遗症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女性,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多、经期延长、头晕目眩、倦怠疲乏、心悸气短、下肢紫块。病程自1971年起。中医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证型为气血两虚、脾不统血。面色苍白虚浮,精神萎靡,食欲不佳,舌质淡胖、苔白而润,脉细弱。血象显示血红蛋白低,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。复诊时舌质澹红,脉细缓,血象有所改善。
气血两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不统血月经量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0岁。主诉咳嗽气促、胸闷、神疲乏力、形体消瘦、食欲减退。病程半年余。中医病名:恶核。证型:痰瘀互结,日久肝肾亏损,气血两虚。望诊:面色苍白无华,舌澹苔薄白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咳嗽气促、胸闷、神疲乏力、形体消瘦、食欲减退。切诊:脉细,重取无力。
气血两虚恶核肝肾亏损痰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男性,主诉气短、乏力、胃脘胀满、纳少。舌淡苔白滑,脉沉弱。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,余毒未尽。病程为胃癌术后1月,化疗1疗程。形体消瘦,胃脘稍感胀满,纳少。舌象舌淡苔白滑,脉象脉沉弱。
气血两虚胃癌噎膈气阴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6岁。胃痛病史10余年。胃纳尚可,时有头晕,大便稀薄量多。舌质淡红,苔薄腻,脉细弦。中医病名胃反,证型气血两虚,脾虚肝郁。病因病机为胃病日久,脾胃虚弱,痰凝气滞,热毒血瘀。
气血两虚胃反脾虚肝郁胃纳尚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男性。渐进性头昏乏力,精神不振,胸部胀痛1年余。舌质淡齿印,苔薄白,脉细。白细胞偏低,血小板减少,血红蛋白低于100g/L。病史中有砷剂、汞剂接触史。中医病名属虚劳,证型为气血两虚,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,气血生化不足。望诊见舌质淡齿印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头昏、乏力、胸胀痛。切诊见脉细。
气血两虚虚劳脾虚心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17岁女性,初潮后经量多,带下,消瘦,纳谷不香。经转时量多如崩,10天未减。心悸恍惚,面色苍白。舌澹,脉细沉。中医病名属崩漏,证型属气血两虚,病因病机为经血失摄,气血亏虚。舌质转华,脉细沉。
气血两虚月经过多心神不宁脾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