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28岁,女性。烦躁易怒,胸闷善太息,小腹刺痛、触之不移,腰骶痛,月经量少色黯有块,带下量多。舌质黯或有瘀斑瘀点,苔白,脉弦涩。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型。病史提示继发性不孕,慢性盆腔炎,输卵管炎性不孕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调,气滞血瘀,冲任阻滞。子宫直肠窝液性暗区,输卵管不通。
气滞血瘀肝气不调冲任阻滞慢性盆腔炎
查看详情 →
16岁女性,尿潴留、大便不利2个月。舌澹,苔薄白,脉细。骶部皮肤感觉差,会阴部感觉差,双下肢肌力3级。癃闭。气血不足,血瘀经络,膀胱气化无权。
尿潴留气血不足血瘀经络膀胱气化无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2岁,女性。主诉小便短赤带血2年。病程2年。中医病名淋证,证型下焦湿热之血淋。舌象质澹、苔黄燥,脉象数无力。
血淋下焦湿热腰痛灼热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35岁,婚后10年无子,精液清澹如水,无精子,脉右尺豁大,左尺沉弱,元阴元阳俱虚。发育良好,余均正常。
男性不育症元阴元阳俱虚
查看详情 →
21岁男性,遗精病史,两足无力,阳痿不举,阴茎内缩,双足难移,阴茎抽搐发麻,口苦咽干,心烦易怒,纳差脘痞,小便黄浊,舌质干红,苔薄黄,脉稍数,尺脉独大,右手更甚。辨证为阴缩而足痿,病机为阳火过亢,阴液难济,阴不濡阳,阳缩不长。
遗精阳痿阴缩足痿
查看详情 →
29岁女性,行经时少腹痛,经水量多,伴有腰痛。舌苔薄腻,脉弦代滑。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,最大约4厘米。经B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缩小并消失。
行经腹痛经量多腰痛
查看详情 →
29岁女性,经期腹痛,病程三年,经前少腹疼痛剧烈,两胁胀痛,胸闷气短,手足潮热,纳少。舌质青、舌边尖有淤斑、苔白微腻。脉两关沉涩。诊断为痛经,证属血淤。
痛经血淤肝气郁结气滞血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男性。主诉阴茎不能勃起已5年。病程5年。中医病名:阳痿。证型:肝肾失调。病因病机:肝肾失调。望诊:未提及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阴茎不能勃起,性交中断后出现症状,精液检查异常。切诊:关脉弦,尺脉弱。
阳痿肝肾失调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岁,男性。主诉遗尿2年余,每夜3~4次,量不多,白天亦常尿失禁。尿色黄浊,面色潮红,舌苔黄腻,脉弦滑有力。中医病名遗尿,证型肝胆湿热下注。病因病机为热邪扰动下焦,小便失控。
遗尿肝胆湿热尿色黄浊面色潮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1岁,女性。主诉为月经期腹胀乳痛,经前下腹坠胀,乳房胀痛,经色鲜红夹血块,量少。病程自14岁初潮起,持续多年。中医诊断为痛经,属气滞血瘀型。舌暗,舌边有瘀点,苔薄白,脉弦。
痛经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男性,主诉婚后10年无子,精液清澹如水,无精子,病程10年。中医病名属不育症,证型为元阴元阳俱虚。望诊未见异常,舌象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提示婚后10年无子,精液异常。切诊脉象右手尺部豁大,左手尺部沉弱似无。
不育症元阴虚元阳虚
查看详情 →
41岁,子宫脱垂5年,病程2年,劳累加重。久病面容,身体消瘦,腰部酸痛,小腹下坠感。阴挺,中医病名,病因病机为中气不足,脾肾亏损,无力上举,产育过多,房劳伤肾,冲任不固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,面色未提,声音气味未提,病史中提及生小孩后子宫复旧不全。
子宫脱垂中气不足脾肾亏损脾气下陷
查看详情 →
女,36岁,人流手术后子宫流血未止,伴有头痛、睡眠不佳。舌苔薄腻,脉细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
人流术后出血血热气滞肝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男性,遗尿病程15年,伴尿急、尿频,多饮水后加重,气短乏力,精神不振,畏寒,腰膝酸软。形体消瘦,脉细沉,舌质澹红、苔薄白。中医诊断遗尿,辨证肾阳不足,元气疲惫,下元不固。
遗尿肾阳不足脾肺气虚下元不固
查看详情 →
男,27岁。主诉煤气中毒后四肢瘫痪半年。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:痿证。证型:气血亏虚、筋脉失养。病因病机:煤气中毒伤及气血,筋脉失养。面色白,二目斜视,表情呆板,苔薄白,舌质澹红,脉弦。
煤气中毒四肢瘫痪舌质澹红脉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男性。主诉阳痿4个月。病史中遗精2年,婚后2个月出现阳痿,有性欲但阴茎勃起短而不坚,每隔7~9天滑精1次,时而梦遗,伴倦怠、心悸、心烦、耳鸣、多梦。面色黄白无华,舌苔薄白,脉细数无力。中医诊断为阳痿、遗精。证型属阴虚火旺。病因病机为遗精导致阳痿,阴虚火旺为主。
阳痿遗精阴虚火旺心烦多梦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43岁,排便不畅10余年。慢传输型与直肠前突型混合型便秘。直肠前突,结肠传输功能障碍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面色正常,无特殊气味。病史较长,症状持续多年。
便秘直肠前突慢传输型便秘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7岁。主诉阴囊潮湿,涉水受寒后出现腰酸、阴囊肿胀坠重、痛引少腹。面色澹黄,苔白薄,脉沉弦,阴囊肿胀如水晶状。中医诊断水疝。病因病机属寒湿内侵,气机阻滞。舌象白薄,脉象沉弦。
水疝肝经湿热苔白脉沉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男性。主诉小便频数、尿质浑浊、大便不坚。病程十余年。中医病名癃闭,证型膀胱气化失司,湿热下注,虚中夹实。病因病机久病元气耗伤。舌胖苔垢腻。脉细弦而数,两尺虚浮,右足太溪沉微,左足太溪较弱,冲阳独盛,太冲弦大。按诊脐下悸动,小腹弛软,命门、阳关重按酸胀。
癃闭下元不足湿热下注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9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小便频多,夜间尤甚,每晚5~6次,伴神疲畏寒,腰膝酸软。舌淡,苔薄白,脉沉细弱。中医病名属脑中风后遗症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。望诊见舌淡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小便频多、神疲畏寒、腰膝酸软。切诊见脉沉细弱。
脑中风后遗症肾虚膀胱气化失常阳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