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43岁,男性。主诉脘腹坠胀而痛1年余。病史包括胃病多年,饮食甚少,形体渐瘦,饱食后坠胀痛甚,喜温按,大便或干或溏,精神疲乏,面色萎黄。舌质澹,苔白腻而滑,脉细弱。中医病名为胃缓(胃下垂),证型为中气虚弱,清阳下陷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质澹,苔白腻而滑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包括脘腹坠胀、饮食减少、精神疲乏等。切诊见脉细弱。
胃下垂中气虚弱清阳下陷舌苔白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8岁,男性。主诉脱肛16年。病程16年,因痢疾后致肛门脱出,需手动复位。面色萎黄,形体消瘦,精神萎顿,头晕眼花,心悸不宁,脉象细弱,舌质澹,苔薄白,肛门脱垂不收,局部轻度红肿。中医病名直肠脱垂,证型气虚下陷,病因病机为患痢体弱,努责太过,大肠筋脉弛缓不收,久病气虚。望诊面色萎黄,舌质澹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脱肛、头晕、心悸、乏力。切诊脉象细弱。
脱肛气虚血虚脾虚
查看详情 →
27岁女性,妊娠呕吐2周,神情痛楚,食欲下降,干呕,频繁呕吐,严重时闻味即呕,完全不能进食,失眠、多梦。舌澹红苔白,边有齿印,脉滑。妊娠呕吐(胎气上逆),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,胎气上逆,肝气郁结犯胃。
妊娠呕吐胎气上逆肝气郁结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男性。周身起荨麻疹十余年,发痒时轻时重,热天加重,抓后呈片状疹。夜寐多梦,健忘头晕。舌苔白厚、质红,脉沉滑。辨证为阴虚血热,兼感外邪,风湿相搏,营卫失调。
荨麻疹阴虚血热风湿相搏营卫失调
查看详情 →
23岁女性,闭经5个月,月经周期不规律,初潮正常,因经期受凉导致冷痛、白带增多。面色萎黄,形体消瘦,舌无苔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闭经(继发性闭经),病因为风寒。病因病机为风寒侵袭,气血运行不畅,导致闭经。
闭经风寒型13岁初潮面色萎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连续打嗝4昼夜不止。呃声频作,深长高亢,约10次/分以上,伴有黄绿色苦水及血性沫液呕吐。面色萎黄,舌赤无苔。脉弦数无力。中医诊断为顽固性呃逆(膈肌痉挛),胃气上逆型。病机为脾胃阳虚,肝肾阴虚,中焦气逆上冲。
顽固性呃逆胃气上逆脾胃阳虚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5岁。胃脘胀痛4年。胃脘胀痛,口苦,口干欲饮,嗜食辛辣,纳差,大便3日未解,小便黄。舌红,苔薄黄,脉滑。胃脘痛(胃热肝郁)。胃中蕴热,肝胃失和,气机郁滞,热邪灼津,腑气不通,排便不畅,热象。
慢性胃炎胃热肝郁气机郁滞腑气不通
查看详情 →
女,21岁。饭后胃脘部胀痛2年余。胃脘部胀满,卧位减轻,站立加重,胃纳呆滞,肢体倦怠,大便干结,小便黄。面色黄,消瘦,舌质红,苔薄白,脉沉弱。胃下。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。胃角切迹位于髂嵴线下5cm。
胃下垂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胃纳呆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男性。全身浮肿两月余,初起下肢微肿,继而波及全身。面色苍白,气色晦滞,面部、四肢及腹部均肿,两下肢尤甚,皮肤明亮,肿胀欲裂。小便短涩,大便溏薄。舌质淡,苔白,脉沉迟。诊断为水肿(阴水),病因为脾肾功能失调,气阳虚损,水精散布及气化功能障碍。
水肿脾肾失调气阳虚损舌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5岁,女性。主诉颈部活动不利、酸困疼痛5年,伴肩部肌肉酸胀,左臂麻木酸困直达环指及小指,夜间疼痛影响睡眠。中医诊断颈椎病,病机为脾肾亏虚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显示症状及病程,切诊未提及。
颈椎病脾肾亏虚肝肾不足筋骨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男性。腹泻5年余,大便溏泻,有黏液,少量便血,每日7~9次,右少腹及横结肠区疼痛,有下坠感,有时头晕,恶心,眼部虹膜性炎症,骨质疏松,2011年脑梗死史。形体消瘦,脉弦,舌质暗红,苔黄,上腹部剑突下有结节,脐部有条索状阳性反应物,触痛。结肠炎,胃炎,胆囊炎。
腹泻脾肾阳虚便血黏液
查看详情 →
男,46岁,消瘦乏力,纳少便溏,中脘肿胀,青筋显露,小溲短少,头目眩晕,面色萎黄。鼻咽癌,肝硬化腹水,脾虚不运,水饮瘀浊互结。面色萎黄,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肝功能异常,血清蛋白降低,超声波示肝波密集微小。
肝硬化腹水脾虚不运水饮瘀浊互结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43岁,男性。脘腹坠胀而痛1年余。胃病多年,饮食甚少,形体渐瘦,精神疲乏,面色萎黄。舌质澹,苔白腻而滑。脉细弱。中气虚弱,水饮停潴,本虚标实。上腹按之有振水声。
胃下垂中气虚弱水饮停聚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8岁,女性。主诉胃脘胀闷不舒1日,症状包括胸口胀闷绵绵而痛,胃脘胸胁部窜痛加剧,欲呕,吐黄色苦水。中医诊断为胆石,证型为湿热蕴结,肝胆气滞型。望诊见苔黄,切诊见脉弦数。病因病机为过食寒凉刺激食物,损伤脾胃,湿浊内阻,积久成热,湿热交阻,蕴结中焦,致肝胆气滞不顺。患者体型偏胖,有胃病史。
胆石湿热蕴结肝胆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6岁,主诉胃癌术后中脘、少腹作胀、隐痛20余日。中医病名内科癌病,证型胃阴耗伤,脾气亏虚,瘀热内蕴,气机不畅。望诊舌质光红,闻诊无特殊,问诊有乏力、纳差、口苦、自汗盗汗、口干引饮、喜饮凉水、怕热、低热、大便不成形、夜尿频多,切诊脉象未提。
胃癌术后胃阴虚脾气虚瘀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女性。主诉胃脘部疼痛,按之痛甚,发紧发胀,发作持续10分钟左右,不能平卧,伴冷汗出,活动加剧,口苦,恶心,两胁胀痛牵及少腹,纳差,大便干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略数。中医诊断为胃脘痛,辨证为肝胃不和,冲气上逆,阴维内结。
胃脘痛肝胃不和冲气上逆阴维内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0岁,女性。主诉胃脘嘈杂而痛,呼吸痛,动则加剧,病程4天。主要症状包括口苦、纳呆。舌红、苔白腻,脉弦数。中医诊断为胃痛,证型为气滞肝郁。病因病机为愤怒伤肝,肝郁气滞,横克脾胃,挟食停积中脘。胁痛,呼吸痛甚。
胃痛气滞肝郁肝郁气滞胁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男性。左半身不遂,手不能解扣、束腰带,左肩痛、活动受限,下肢能行走但不到一里路,哭笑不自主,饮水呛。高血压20余年,脑血栓形成,血小板高于正常值。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,血瘀络阻。面色晦暗,舌质紫暗,脉弦细。假性球麻痹。
中风高血压血瘀络阻阴虚阳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。主诉外耳道肿痛、胃脘疼痛3年,近十几天小腹胀痛、白带多、腰痛、疲乏无力。舌苔薄白,脉弦紧。辨证为肝郁气结,上热下寒,痰饮内郁。病机涉及肝胆、脾胃、三焦,寒热错杂,痰饮内郁。病程较长,症状复杂,涉及耳科、内科、妇科。
耳痛胃痛腹痛白带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气虚多痰之质,偶食黏腻窒滞之物。气不行,湿不运,痰不化,营卫阻滞,阴阳相争,先寒后热,两次大汗,右胁作痛,痰鸣带咳。舌苔火之焦黑,舌色不甚热,脉左寸微浮,关部溷滑,尺部沉细,右寸细滞,关弦尺弱。脾肺升降受痰气阻滞,胃气不行,胃湿不运,脾生痰之源,胃贮痰之器,肺出痰之窍,痰不化,气机郁遏,津液不行。
气虚多痰痰不化脾胃湿阻气机郁遏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