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5岁女性,胃下垂多年,食后脘腹胀满,嗳气不舒,肠鸣辘辘有水声,呕吐痰涎清水,头晕目眩,便溏,1日2~3次,神倦乏力,形体消瘦。中医诊断为胃下垂,证型为中气不足,脾阳不运,水饮内停。舌质澹,苔薄腻,脉弦滑。
中虚胃下垂中气不足脾阳不运
查看详情 →
男,70岁,频患咳嗽气喘,形寒短气,咳嗽痰出稠白,能坐不能卧,形体甚瘦,大便正常,小溲反多,胃纳差。脉细软如丝,舌苔薄白根中带腻。辨证为老年阳衰,饮邪内盛。
咳嗽气喘肺肾两虚饮邪内盛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畏寒头痛,发热无汗,病程未明。中医病名伤寒,证型寒邪伤营,病因病机外感寒邪,中气虚而血不足。望诊面白露筋,舌象未提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见畏寒头痛,发热无汗,皮肤干涩。切诊关弦尺迟。
伤寒病寒邪伤营中气虚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。主诉口舌生疮一年余。病程一年,每逢经前十余日即作口疮。刻下症见口疮已发4天,说话及饮食疼痛难忍,伴鼻干,声音易嘶哑,失眠,夜尿2~3次。月经期准,量少色红,有血块,经期腰酸痛。舌质澹瘦,舌边齿痕,舌苔白。脉左细,右弦滑无根。中医病名口疮,证型脾肾阳虚,湿浊上扰。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,湿浊上扰。望诊见舌质澹瘦,舌边齿痕,舌苔白。闻诊见声音易嘶哑。问诊见口疮发作与经期相关,伴失眠、夜尿、月经量少、有血块。切诊见脉左细,右弦滑无根。
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肾阳虚湿浊上扰冲任失调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47岁,男性。主诉口干渴多饮,日饮水量约4000ml,多食易饥,尿频量多,日尿量约3500ml,空腹血糖升高,尿糖阳性。病程1年。面色无华,形体较瘦,舌质红绛苔黄少津,脉沉细数。证属肺胃热盛,阴液耗伤。
糖尿病肺胃热盛阴液耗伤口干少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男性。腹泻6年,加重10余天。泄泻,日行3~4次,便前腹痛,头晕心悸乏力。舌质淡苔白润,脉弦缓。自幼肠胃功能虚弱,畏食生冷,易发呕吐。中医诊断为泄泻,证属脾肾阳虚。病因病机为中焦虚寒,脾肾阳虚,无力运化水谷精微。舌质胖,苔白润,脉弦缓。
泄泻脾肾阳虚中焦虚寒清阳陷下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女性。产后乳汁分泌旺盛,一昼夜达九公斤,质稀薄。身体消瘦,体重下降,精神萎靡,面色苍白,心悸,饮食无味。脉细弱,舌淡体胖有齿印,苔薄白。中医诊断为产后体虚,乳汁分泌过多。辨证为中虚脾弱。望诊见舌淡体胖有齿印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乳汁分泌过多、消瘦、精神萎靡、心悸、饮食无味。切诊见脉细弱。
产后体虚乳汁过多脾虚不摄气虚不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4岁。主要症状为胃脘疼痛十余年,遇寒则发,伴呕吐、大便溏薄色暗、紫黑血丝。中医病名为胃脘痛,证型为阴寒内盛、脾虚中寒、淤血内阻、中气虚损。病因病机为阴寒内盛,涉迫其血,脾虚中寒,淤血内阻,中气虚损。望诊见面容瘦削,神倦乏力。舌苔白薄,脉象沉弦、虚弦、虚缓。问诊见胃脘疼痛频作,入夜尤重,痛如锥刺,呕吐清冷残食,便色黑,大便溏薄,心悸头晕,四末欠温。切诊见脉沉弦、虚弦、虚缓。
胃脘痛阴寒内盛淤血内阻脾虚中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5岁。主诉胃中胀满,伴胃脘部畏冷恶寒。口不渴,精神疲乏,食纳较差。舌苔薄白,脉细。辨证为中焦虚寒。二诊时舌苔薄黄,脉细。辨证为中虚而寒凝,寒邪已去,有虚热上扰心神。
胃胀中焦虚寒虚热上扰少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,主诉胃脘隐隐灼痛5年余。舌红苔薄黄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肝火犯胃。病因病机属肝火犯胃,胃气失和。望诊见舌红苔薄黄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胃脘灼痛、反酸、口中有异味、呃气,切诊见脉弦滑。
肝胃不和肝火犯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,男性,胃脘疼痛6年余。胃脘疼痛,每于饥饿或劳累时发作,痛处不移,得食稍缓。舌质暗,舌苔白根厚,脉沉弦细,按之沉滞不起。中医诊断为胃脘痛,证属气郁日久,痛久入络。病机为气郁及血,瘀血内阻。
胃脘痛气滞血瘀肝郁化热瘀血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女性,主诉发烧、肚腹撑胀、呕吐伴阵发性腹痛,病程半月加重。既往有下肢浮肿病史。体格检查见极度消瘦,面色苍白,腹胀严重,压痛反跳痛明显,两下肢轻度浮肿。辨证为太阴虚寒证而兼土燥,病位在中焦脾胃,病因素体气血不足,脾阳不振,寒湿阻滞,气机不利,胃气上逆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腹满呕吐太阴虚寒土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1岁。主诉上腹冷痛1年,加重1月。舌质偏澹,舌苔薄白,脉细弦。上腹下脘附近轻度压痛,胃部稍有振水声。病属胃脘痛,喜温喜按,饮食减少,空腹餐前疼痛,得食稍可缓解,食后又觉脘痛,喜暖,喜按,上腹觉冷,背恶寒,饮食均需热,饮水不多。中虚胃寒,寒凝气滞,久痛入络,饮停中脘。
中虚胃寒慢性胃炎寒凝气滞饮停中脘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0岁。主诉久有眩晕,近年来加重。头额闷胀,动辄晕仆,四肢瘫软,心悸不宁,大便干秘。舌苔黄厚腻浊,脉沉而实。中医诊断为顽痰动风,上攻作眩。舌象黄厚腻浊,脉沉而实。二诊见舌苔白厚而腻,脉滑。三诊舌苔已化,根部薄腻,脉缓带滑。四诊脉缓带滑。病程较长,症状反复。
眩晕顽痰内结痰涎上攻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。主诉白带绵绵,质稀如水,略有腥气,伴面色萎黄,目胞虚浮,形神疲乏,饮食无味,下坠感,畏寒,烦劳易躁热汗出,欲得温饮热食。病程半年余,病由连续两次人工流产后引起。舌胖质淡,苔薄白腻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脾虚气陷,湿胜成带。
白带病脾虚气陷湿胜成带气血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男性,上腹部疼痛痞胀反复发作15年,加重1月。形体消瘦,面色少华,神疲乏力。舌质暗红边有瘀斑,舌下静脉增粗迂曲,苔薄腻微黄。脉细。中虚气滞瘀阻证。胃镜提示吻合口糜烂、溃疡,重度浅表性残胃炎伴胆汁反流。病久脾胃气虚,胃气不振,气血亏虚,气滞血瘀,胃络瘀阻。
中虚气滞残胃炎胃络瘀阻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女性,主诉腹痛、大便黏液伴下坠感,病程一年。中医诊断为休息痢。证属中虚湿滞,寒热夹杂。舌澹苔薄黄,脉弦缓。矢气频作,倦怠乏力,食少。
中虚湿滞休息痢寒热夹杂倦怠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。长期腹泻,大便稀,每日二三次,伴腹痛、饥不欲食、恶心、胃痛、头晕、乏力、关节酸痛、心悸、睡眠尚可。月经量多有块,经期小腹胀痛、腰酸。脉弦细无力,舌淡红中心苔薄腻,边缘不齐。中医诊断为中阳虚,脾胃不调。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,中气不足。
泄泻脾胃不调中阳虚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女,51岁,腹痛呕吐,便秘不排气,病程一日半,粘连性不全肠梗阻,食积停滞,寒热痰瘀互结,形寒发热,咳嗽多痰,胸痞腹胀,痛呕阵作,面白头汗,便秘不矢气,舌胖紫暗,苔白腻微黄,脉弦细,中虚气滞上逆,脘腹痞胀,噫气不除,耳鸣眩晕,苔薄腻
中虚气滞上逆粘连性肠梗阻食积停滞寒热痰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5岁。主诉胃痛6年。胃痛于食后两三小时发作,每日痛3次,得食后缓解,气闷嘈杂,多食后作胀,便溏不实。中医病名中虚胃痛,证型属中虚胃痛。病因病机为中虚失运,脾胃不和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提示胃痛、气闷、作胀、便溏。切诊未提及。
胃痛十二指肠溃疡胃窦炎便溏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