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四十岁,经水愆期,腹大如鼓,行路喘促,饮食胀满。中医病名属水臌,证型为痰饮,病因病机为水饮内停,气化失常。望诊未提,闻诊未提,问诊见经水异常、腹胀、喘促、饮食不利,切诊见脉滑大,歇止不规律。
水饮证脾阳虚气滞腹胀
查看详情 →
女,45岁,胃痛反复发作6年余,胃脘隐痛,时有饥饿感,得食稍缓,多食脘胀,嘈杂泛酸,胃纳一般,神疲乏力,大便不爽,日1行,舌苔黄腻,质澹红,脉象细弦,证属中虚气滞,舌苔白腻,质澹红
中虚气滞慢性胃痛胃纳一般神疲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1岁,男性。主诉慢性支气管炎、变应性鼻炎、慢性胃窦炎,病程3年,遇风寒易感冒,症状包括头晕头昏、全身酸楚、鼻流清涕、畏风汗出、咳嗽痰白、神疲乏力、纳差便溏。面色澹白,舌质澹红,苔薄中润,脉浮滑。诊断为脾肺虚弱,卫外不固,风邪袭肺,宣肃失常。
慢性支气管炎脾肺虚弱卫外不固风邪袭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岁,男性。主诉泄泻,病程较长。面色萎黄不华,神少气弱,汗液频泄,囟门下陷。舌苔薄白,质澹,指纹不明。诊断为泄泻,证属泻久中虚,脾气下陷,气血不能上营。
泄泻脾气下陷囟门下陷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女,64岁,心绞痛,病程自1985年1月起,持续不缓解,胸骨后压榨性疼痛,大汗淋漓,心率慢,血压偏低,心悸,室性早搏,全身乏力,食欲差,腹胀,双下肢浮肿。心气不足,心营痹阻,兼脾胃不和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心肌梗死心气不足心营痹阻脾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
8岁女性患者,阵发性胃脘痛数月,疼痛剧烈,伴食欲不振、挑食。胃痛阵作,厌食,大便尚调。胃镜示慢性胃炎,十二指肠球部溃疡,幽门螺旋杆菌阳性。中医诊断为胃痛,证属中虚气滞,寒热夹杂。
慢性胃炎胃痛脾虚胃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女性。主诉间断头晕2个月。刻下证:头晕头胀,头懵不清,晕时恶心,失眠多梦,烦躁易怒,面色红赤。舌质红苔黄,脉弦。中医诊断眩晕,证属肝肾阴虚,肝阳上亢。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,水不涵木,肝阳偏亢,清空扰动。望诊面色红赤,舌质红苔黄。闻诊未提。问诊包括头晕头胀、恶心、失眠多梦、烦躁易怒。切诊脉弦。
眩晕肝阳上亢肝肾阴虚失眠多梦
查看详情 →
3月女婴,主诉腹泻6日,大便不化奶瓣,每日泻三四次。舌苔白,脉细。诊断脾虚泄泻。病程6日。舌象苔白,脉象细。病因病机为脾不升清,下注大肠,输化无权。病程中由泄转吐,胃失通降,乳滞不运。
脾虚泄泻乳食停滞胃失通降
查看详情 →
男,57岁。头晕目眩13年,伴心悸气短,精神倦怠,肢体酸痛,面色不华。血压升高,最高达210/150毫米汞柱。舌苔薄白,脉结。中医诊断眩晕心悸。证属血虚心失所养,厥阳上扰,证久中虚。面色不华,舌苔薄白,脉结。
高血压心脾失调血虚肝亢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,女性,主诉头晕乏力、失眠心悸一年。面色苍白,头晕目眩,阵发心悸,胸闷作恶,纳谷不香,失眠便干。舌质黯,苔中灰,边黄腻,脉弦细。辨证为湿邪内阻,清阳不升,病位在心脾,证属湿热中阻,清气不升。诊断为眩晕,痰湿内蕴,清阳不升证;溶血性贫血。
眩晕痰湿内蕴气血不足湿热中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85岁,女性。主诉左侧鼻翼红斑伴鼻腔不通气、出血、糜烂、疼痛。病程30余年,近期加重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。舌薄苔,脉弦。左鼻翼有紫黑色肉芽,粗糙不平,有臭气,活动性出血,颈部淋巴转移。舌象薄苔,脉象弦。
鼻癌肝火上炎阴虚内热脉弦
查看详情 →
朱某,女,45岁。巅顶头痛如裂,眼胀欲突,干呕吐清水,夜尿频,睡眠差。病程10日。中医病名:厥阴寒邪上逆。证型:寒邪上逆。病因病机:肝肾阳虚致寒邪随经上攻头面。望诊:面色青,苔白滑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头痛、眼胀、干呕、夜尿频、睡眠差。切诊:脉沉微。
巅顶头痛肝肾阳虚夜尿频苔白
查看详情 →
男,29岁。胃痛、腹胀2年。胃下垂,十二指肠球部溃疡。中气不足、胃中虚寒。舌苔白腻,脉沉细而缓。腹部膨胀,上腹部压痛。
胃中虚寒胃下垂十二指肠溃疡中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5岁。主诉面部水肿性红斑伴四肢无力半年余。中医诊断肌痹,证型中虚气陷,湿热蕴阻。纳差,少寐,口苦,大便溏稀,腹胀,心悸,面色潮红,满月脸,形体肥胖,前胸V区紫红色斑疹,下蹲站立困难,上肢抬举无力。舌稍红,舌体胖有齿痕,苔黄厚腻,脉沉弱。
中虚气陷面部红斑四肢无力肌痹
查看详情 →
患儿夜惊、急躁善怒、多动、抽动、惊痫、眉心冻。肝盛克脾,水泻色青。面色青,舌淡苔白。脉弦。肝气郁结,脾虚失运,肝木亢盛,克伐脾土,致水湿内停,泻下色青。
夜惊急躁善怒多动抽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胃痛5日,恶心呕吐,病程多年,形体消瘦,面色少华。舌质紫暗,苔白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呕吐,证属肝胃不和,中虚寒盛。主症为胃痛、恶心呕吐、嗳气酸腐、口苦而黏、大便溏而不爽。病机为脾胃虚寒,土壅木郁,胃失和降。
中虚寒盛胃痛呕吐脾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56岁,间断腹泻1年余,伴胃胀。口干、口苦,胃脘部憋胀、畏寒,口腔及外阴溃疡。舌红苔黄腻,脉弦滑。寒热错杂,湿毒内蕴。舌红苔黄腻,脉弦滑。口干口苦,胃脘部憋胀,大便糊状,每周口服泼尼松。舌淡红苔略黄腻,脉弦滑。口苦,大便成形,睡眠差。舌淡红苔淡黄腻,脉弦滑。
白塞病湿热内蕴脾胃虚弱肠胀
查看详情 →
幼年,失恃情况,肝脾受伤,风火外袭,谵语神昏,气逆作喘,胸满中痛,两手浮涩兼结,脉浮涩兼结,郁结伤脾,清者不升,浊者不降,肝气内鼓,木邪横肆,挟火凌金,中虚不运,升降失常,阴邪入阴,阴阳不调,天地否塞
中虚不运肝脾受伤风火外袭谵语神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男性,主诉头晕、呕吐、耳鸣、血压低、脱肛。中医病名眩晕,证型中虚脾弱夹痰,兼心气不足。望诊舌淡无苔,闻诊未提,问诊见纳减、嗳气、矢气多、失眠、恶梦、小便频,切诊脉弦细无力。二诊脉迟滑,舌正中心苔薄腻,三诊脉虚,舌正无苔。
中虚脾弱眩晕心气不足纳差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5岁,月经不调十个月,经水量多,经潮无定期,经期淋漓五七日至十余日,三次血崩,腰尻酸坠,头昏心悸,面色萎黄,四肢无力,下半身发凉,口不渴,纳谷无味,脉细稍弦,舌稍胖苔薄。中医诊断为崩漏,证属中气不足,清阳下陷,气不摄血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稍胖苔薄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月经异常、腰酸、头昏、乏力、畏寒。切诊见脉细稍弦。
崩漏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气不摄血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