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20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体质薄弱,全身疲乏无力,面目及全身逐渐出现水肿,胃纳不佳,小溲不畅。中医病名为水肿,证型为中阳不足,气分亦虚。舌苔白腻滑润,脉沉迟。病机为脾胃阳气不足,无以制水化气,水湿泛溢而成水肿。
中阳不足体质薄弱气分虚水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男性。主诉性欲下降月余。形体中等,饮食偏小,少饮,脘时胀,脱发数年。舌红,苔白厚浊腻,脉细弦稍短,左洪大,唇紫。中医病名属性欲减退,证型为肾气亏损,病因病机为嗜烟、熬夜伤阴血、房事过频耗精血。病程月余。
中阳不足性欲减退肾气亏损下元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素系寒体,中阳不足,便溏气弱。寒热,咽微痛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提。面色未提,舌象腻,脉细。声音未提,气味未提。问诊示寒热、咽痛、神烦昏愦、目珠上视、手足抽挛、背嵴角弓反张、言语不出。切诊示脉细。
中阳不足便溏气弱寒热咽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胃脘痛,按之甚,呃逆,纳差,酒后痛泻。结胸病,小结胸证。舌暗红苔黄,脉弦略滑。病因病机为中阳不足,痰火互结于胃脘。
中阳不足胃脘痛痰火互结肝火传胃
查看详情 →
10岁男性,反复呕吐6年,加重1年。主诉为反复呕吐,病程6年,每年发作1次,近1年发作频繁,每月12次,每次发作前有头晕,口中唾液增多,呕吐物初为不消化食物,继为胆汁样物,无酸臭味,日可达10余次,伴脱水,需补液治疗。胃十二指肠钡剂造影示十二指肠降段、水平段迂曲扩张,银剂淤积,逆蠕动,改变体位后缓解。中医诊断为呕吐,证型为中阳不足,水湿不化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中阳不足呕吐水湿不化中气下陷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女,32岁。腹泻5年,腹痛绵绵,便溏日行4~5次,肛门脱出,饮食减少,面黄,神疲,体瘦弱。慢性结肠炎。脾虚气陷,中阳不足。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,脉弱。腹软,无压痛,肛门松弛。神疲乏力,食欲减退。
中阳不足慢性结肠炎脾虚气陷纳少神疲
查看详情 →
58岁女性,胸闷、心悸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中阳不足,饮停心下,气郁不宣。望诊见苔白厚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胃脘胀满、呕恶厌食、头晕、饮食减退、腹中肠鸣,切诊脉弦滑。
中阳不足胸闷心悸胃脘胀满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女性,月经紊乱、淋漓不尽1年余。舌质澹,苔薄,脉右沉细、左细数。崩漏,脾不统血。身燥、口鼻干燥,下肢尤甚,夜晚燥不能入睡,耳鸣,大便溏,稍食滋腻即泻。舌质红,苔薄,脉细。
中阳不足崩漏脾不统血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女性。主诉脘痛、胁痛、腹痛,病程自去冬开始。中医病名蛔虫病。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为中阳不足,气滞不畅。舌苔薄白,中厚而腻。脉象沉细而弦。
中阳不足蛔虫病气滞不畅脘腹痛
查看详情 →
男,52岁,中脘积块五载,经常作痛,按之更剧,面肢浮肿,动则喘促心悸,气短不续,食少腹胀。舌澹红苔白腻,脉结代,中脘积块大如盘状,边缘钝圆。病史素喜饮酒,病因中阳不足,水气停蓄,结为痰饮,久则凝固成块。中医诊断癖积。
中阳不足癖积水气停蓄痰饮凝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0岁,女性。主诉前胸后背发冷伴舌痛1年,冷热敏感,恶心,纳少,呃逆,午后及夜间发作性寒战,心中颤抖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属中阳不足,气虚血亏。舌质红绛,舌苔少,舌体裂纹。脉缓。
中阳不足胸痹气虚血亏胃阴亏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60岁,胁下隐痛不适1周,睡眠差,口苦,全身乏力,下肢冷,纳差,便溏,小便微黄。胆石症病史3年,浅表性胃炎病史3年。舌苔白腻,质淡。中阳不足,木郁失条达挟湿。面色无华,舌淡苔白腻,脉沉迟。
中阳不足胆石症胁下隐痛口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主诉腹痛、腹泻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属泄泻,证型为脾胃虚弱,病因病机为中阳不振,运化失常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示食欲差,切诊脉象沉缓无力。
中阳不足脾胃虚弱运化失常
查看详情 →
女,50岁,手足关节疼痛近10年,反复发作,遇冷热则关节易肿。肩膝关节怕风畏冷,诸小关节活动不利,局部有热感,两足背浮肿,胸闷心慌,咯稀痰量多,咽喉痰阻,大便偏稀,夜寐差。舌淡红边有齿印,舌苔薄腻,脉弦略滑。冬季晨起四肢僵硬麻木加重。中阳不足,痰湿停聚,痹阻经络。
中阳不足类风湿性关节炎痰湿停聚痹阻经络
查看详情 →
38岁 形体怯弱 面目浮肿 神倦肢冷 头晕 食少 胃脘疼痛 脉细濡无力 阳虚 脾肾两虚 脾胃虚弱 中阳不足 望诊未提 闻诊未提 问诊未提 切诊脉细濡无力
中阳不足阳虚水肿脾胃虚脉细濡无力
查看详情 →
35岁男性,胃脘胀满,呕吐酸水,病程未明确。胃纳尚可,嗳气不畅,口干饮水则胀满益甚,呕吐酸水清冷,背寒手足欠温,大便溏薄。舌胖苔白滑,脉弦。证型为脾胃虚损,中阳不足,饮停中焦。
中阳不足胃脘胀满呕吐酸水饮停中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8岁女性,水肿病程3年余,下肢肿甚,难以行走。面目一身悉肿,按之凹而不起,眼睑难开,腹胀如鼓,小便不利,大便艰涩。舌胖质嫩色淡,苔白腻滑润,脉沉迟涩滞,关尺脉虚微。中医诊断为水肿(肾病综合征),辨证为中阳不足,真元大伤,寒湿阻络,阳微阴盛。
中阳不足肾病综合征真元大伤寒湿阻络
查看详情 →
二十岁,劳倦发热,上半身自汗如雨,三昼夜不止。脉浮细沉洪,软弱无力,面白无神,舌胖而濡,白滑。肺气大虚,腠理不固,阳气不能内敛,卫外之阳虚而不固。脾肺气虚兼水饮上泛。中阳不足,自汗不止,需温中健脾以化湿。脉浮取细,沉取洪,肺气虚于表,水湿壅于里。
中阳不足劳伤发热脾肺气虚水饮上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3岁,男性。上腹久胀不能进食,病程6年。形削骨立,上腹膨隆,肤色白晰,语言声低,肠鸣即欲如厕,饮食饥不敢食,食辄胀增而随泻,昼夜便泄三、四次,喜暖。脉六部细迟,舌质胖,苔白泽。术后胃残余部分,中阳日微,呈阳衰阴盛之象。主证虚胀,骤补非宜。
中阳不足术后胃残脾肾两虚胃虚胀痛
查看详情 →
男,63岁,小腹下坠,小便不利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中阳不足,气虚下陷,病因过劳伤气,年高肾亏。面色少华,舌澹红苔白,脉弱尺沉。神疲乏力,短气身懒,腰背酸楚。
中阳不足小腹下坠小便不利气虚下陷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