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阳不足

女,58岁,头昏心悸,中脘冷痛,四肢不温,颜面虚浮,大便溏薄,小便清长,皮肤瘙痒,外阴明显。面色皖白,舌澹润边多齿痕,苔薄白且滑,脉濡细迟。中阳不足,水湿不化,与风邪相合恋于肌络。
中阳不足糖尿病水湿不化风邪浸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2岁,男性,反复呕吐5~6年,纳食后易吐,嗳气呃逆,食欲不振,面色不荣,形体瘦小,精神欠佳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弦平。病机为脾胃之气皆虚,胃阳不足,浊阴上逆。中医病名为顽呕,证型为胃阳不足,升降失调。
中阳不足顽固呕吐脾胃气虚升降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女性,主诉口鼻周红斑、丘疹、脓疱3年。形体偏胖,皮肤油腻,口鼻周水肿性红斑,暗红色毛囊性丘疹、小脓疱,毛细血管扩张,面部阵发性灼热。舌胖黯,苔薄白,脉沉。月经量少,饮食正常,排便异常,进食后腹痛,便不成形。中医诊断酒渣鼻,辨证中阳不足,寒热瘀结证。
中阳不足玫瑰痤疮寒热瘀结脾胃失调
查看详情 →
女,71岁,胃脘部疼痛,病程未明确。食道裂孔疝,中阳不足,气虚下陷。面色苍白,形肥体胖,舌淡苔白且润,脉沉软。上腹部持续性饱胀,疼痛时作,口干不欲饮。
中阳不足食道裂孔疝气虚下陷舌淡
查看详情 →
胃部疼痛,纳食不旺,按压有水声,输运功能不佳。脉濡迟,舌苔薄白。中阳转旋略迟,水饮停留。面色无华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濡迟。症状持续,病程较长。
中阳不足胃痛水饮停留脾虚
查看详情 →
9岁男童,阵发性腹部剧痛3天,伴呕吐,腹部膨胀,肠型可见,肠鸣音存在,形体消瘦,舌质澹润,脉象未提。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(蛔虫型)。病因病机为虫积盘踞,气机逆乱,素体中阳不足,脾运失健。舌澹苔润,形神不振。
中阳不足肠梗阻虫积盘踞气机逆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2岁,男性。主诉反复性口腔溃疡3年,平均每月1次,每次持续3到6天。病程较长。面色苍白,神疲乏力,手脚不温,容易出汗。口腔溃疡面大小不一,色白不红。舌淡红略胖,有齿痕,苔薄白而滑。脉细无力。辨证属脾胃阳虚,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胃虚弱,嗜冷饮伤脾阳,虚火上炎。
中阳不足口腔溃疡脾胃虚寒虚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5岁女性,头痛、呕吐反复发作4年,头痛剧烈,呕吐倾胃而出,至胆汁咖啡样物,甚则昏厥,每1-2周发作1次,每次呕吐50-100次不等,发作后如常。头痛剧烈而呕吐不止,面色萎黄,舌苔薄白,脉细小数。诊断为痰厥头痛,病程中见脾虚饮逆、中阳未和。
中阳不足头痛呕吐痰厥
查看详情 →
女,50岁,血糖16.6mmol/L,尿糖(++),体丰痰盛,一身无力,舌胖苔白,脉象沉软无力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中阳不足,湿阻不化。病因病机为中阳不足,湿阻不化。望诊见舌胖苔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血糖升高、尿糖阳性、体丰痰盛、乏力,切诊见脉象沉软无力。
中阳不足血糖升高痰湿内盛湿阻不化
查看详情 →
女,便溏气弱,染疫后出现寒热,咽微痛。中阳不足,染疫寒热。面色苍白,舌腻,脉细。神烦昏愦,咽痛极甚,目珠上视,手足抽挛,背嵴角弓反张,言语不出。红痧隐于皮肤之里,舌腻不渴,寒热即止,痉厥之险。红疹隐隐,未得透发。
中阳不足寒热疫毒咽痛红疹
查看详情 →
男,54岁,反复胃满腹胀10年余。胃满腹胀,嗳气频作,喜温喜按,饮食减少,食后胀满,下午及夜间尤甚,大便溏,四肢倦怠乏力。形体消瘦,面色无华,皮肤干燥,舌质淡,苔薄白,舌体胖大,边有齿痕,脉弦细无力。肝郁脾虚,中阳不足,胃失和降之痞满。情志不舒,肝气郁滞,横乘脾胃,脾气益虚,胃气益滞。
中阳不足胃满腹胀肝郁脾虚胃失和降
查看详情 →
吐利交作 肌热 苔白 脉沉细 暴寒外干 中阳不足 营卫失调 胃肠障碍 黄附片 温中散寒 桂枝 羌活 温散表寒 生姜 调和营卫 半夏 陈皮 温肾降逆 藿梗 大腹皮 顺气和中 带皮茯苓 陈苍术 健脾利湿
中阳不足胃肠障碍营卫失调吐利交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。主诉腹泻5年,产后遗患。腹痛绵绵,便溏日4~5次,肛门脱出,饮食减少,面黄,神疲,体瘦弱。舌淡苔薄白,脉细弱。诊断为脾虚气陷,中阳不足。
中阳不足慢性结肠炎脾虚气陷便溏
查看详情 →
女,78岁,少腹及外阴坠胀疼痛,久坐、行走或劳力则痛增,平卧休息则痛减。面色无华,言语低微,夜尿3~4次,清长,略感畏寒。舌淡苔薄,脉沉弱而缓。中阳不足,气虚下陷,肾虚不摄。
中阳不足慢性盆腔炎肾虚不摄气虚下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,主诉咳嗽痰多,脘部胀满作痛,大便时溏。舌苔薄白,脉象缓细。辨证为中阳不足,饮邪内滞。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,水积于阴则为饮,饮凝于阳则为痰。二诊时脘腹胀痛已除,咳嗽、气逆均平,舌苔薄白微腻,脉象缓小。
中阳不足咳嗽痰多脘腹胀痛大便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2岁。主诉恶风畏寒5年余,病程自1995年起。主要症状包括恶风畏寒、寒从内出、受风后头痛汗多、精神倦怠、动则汗出、纳差腹胀、口干喜热饮、寐差、小便量少、大便秘结。月经量多色淡,十余天方净。舌淡嫩、边有齿痕、苔薄白,脉沉无力。中医诊断为中土亏虚,后天累及先天。病因病机为长期饮用寒凉绿豆汤,致中阳挫损,阳虚寒自内生,形成恶性循环。
中阳不足中土亏虚卫阳失固阳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41岁,便溏而稀,形体消瘦,精神疲乏,畏寒,夜寐多梦,舌淡苔薄白,脉细涩。脾胃虚寒,中阳不振,寒湿互蕴。中阳不足,脾失健运。
中阳不足便溏泄泻脾胃虚寒寒湿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女性,主诉全身淡红色丘疹团块伴瘙痒两个月余。病史示反复发作,伴呕吐酸水、肠鸣、纳差、小便清长、大便稀溏。舌质淡苔白,脉沉弱。诊断为荨麻疹,证属脾胃虚寒,中阳不足,感受风邪。
中阳不足荨麻疹脾胃虚寒抗邪力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5岁,主要症状为胃痛多年,痛时连及背部,甚或影响腹部,大便秘结。舌苔根中白腻,中间少苔,脉象沉细。中医诊断为阳虚则阴盛,中阳不足,寒自内起,气化失调,胃失通降。病机为阳虚寒盛,气滞寒凝。舌象白腻,脉象沉细。
中阳不足胃痛寒凝气滞气化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8岁,女性。主诉水肿3年余,下肢肿甚,难以行走。面目一身悉肿,按之凹陷而不起,下肢肿甚,面色苍白浮肿,眼睑难以开启,肚腹肿胀如鼓,小便不利,大便艰涩。舌胖质嫩色澹,舌苔白腻滑润有液,脉沉迟涩滞,关尺脉虚微若无。关节沉重,动则作痛。中医病名肾病综合征,证型中阳不足,真元大伤,寒湿阻络。病因病机寒湿阻络,失于温化,经脉闭阻,三焦不畅。
中阳不足肾病综合征寒湿阻络三焦不畅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