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60岁,女性。主诉大便经常干结,便后气短乏力。舌胖苔白,面色萎黄。脉象濡软,按之无力。中医诊断中阳不足,运化无能。
中阳不足大便干结面色萎黄舌胖苔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岁半,男性。主诉为糖原累积症,肝大四指,病程较长。嗜睡,日达14~15小时,懒倦无力,性急躁,日晡五心烦热,上身丰满,下肢瘦小萎弱。舌质光赤无苔,脉沉涩而弦。证属气血瘀积,日久化为症结,兼脾失健运。肝肋下8厘米,剑突下6.5厘米,脾肋下4厘米,均较硬,腹大青筋暴露。
中阳不足糖原累积症肝气瘀滞脾失健运
查看详情 →
男,52岁。胃脘积块年余,剑突下正中,碗口大,高突如瓢,常痛,按之痛增,伴面肢浮肿,动则喘促,心悸,气短,食少,腹胀。舌澹,苔白厚腻滑,脉结代。中医诊断癖积,属中阳不足,痰饮水气宿食结聚。
中阳不足癖积痰饮食滞
查看详情 →
女,50岁,呕吐痰涎10年余,加重3个月。胸闷脘痞,咳吐痰涎清稀而多。舌苔白滑,脉沉而滑。证型为脾阳不振,痰涎上逆。
中阳不足呕吐痰涎脾阳不振痰饮上逆
查看详情 →
女,49岁,肢体困倦,嗜睡,每日睡眠12小时以上,身体肥胖,面色无华,心悸气短,动则自汗气促,四肢欠温,恶风寒,腹满便溏。中阳不足,脾失健运,阴阳失调。面色无华,舌淡胖有齿痕,脉沉迟。四肢困倦,肢冷恶风,动则自汗,腹满便溏,嗜睡。脉沉迟。
中阳不足脾失健运阴阳失调四肢困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5岁,主要症状为胃痛多年,痛时连及背部,甚或影响腹部,大便秘结。舌苔根中白腻,中间少苔,脉象沉细。中医诊断为阳虚则阴盛,中阳不足,寒自内起,气化失调,胃失通降。病机为阳虚寒盛,气滞寒凝。舌象白腻,脉象沉细。
中阳不足胃痛寒凝气滞气化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8岁,女性。主诉水肿3年余,下肢肿甚,难以行走。面目一身悉肿,按之凹陷而不起,下肢肿甚,面色苍白浮肿,眼睑难以开启,肚腹肿胀如鼓,小便不利,大便艰涩。舌胖质嫩色澹,舌苔白腻滑润有液,脉沉迟涩滞,关尺脉虚微若无。关节沉重,动则作痛。中医病名肾病综合征,证型中阳不足,真元大伤,寒湿阻络。病因病机寒湿阻络,失于温化,经脉闭阻,三焦不畅。
中阳不足肾病综合征寒湿阻络三焦不畅
查看详情 →
胃有停饮,不时呕吐。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中医病名属痰饮,证型为痰饮内停,病机为中阳不足,痰饮阻胃,胃气上逆。面色淡白,舌质淡,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问诊见呕吐频繁,食欲不振,病程未明。
中阳不足胃有停饮呕吐恶心
查看详情 →
7岁3个月女童,主诉腹痛,病程3天。主要症状为脐周疼痛,伴大便稀煳,饮食减少。体征见舌质澹红,苔白,脉数。诊断为腹痛,证型为食积腹痛。病因病机为饮食所伤,中焦气机升降失常,气血瘀滞。
中阳不足食积腹痛脾胃虚弱气机不畅
查看详情 →
8岁男童,食欲不振2年,消瘦,肚腹凹陷,烦急倦怠。舌澹苔少,脉细。证属脾虚胃寒,脾胃失和。既往喜食甘肥冷饮。
中阳不足脾虚胃寒脾胃失和食滞不化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。主诉腹泻5年,产后遗患。腹痛绵绵,便溏日4~5次,肛门脱出,饮食减少,面黄,神疲,体瘦弱。舌淡苔薄白,脉细弱。诊断为脾虚气陷,中阳不足。
中阳不足慢性结肠炎脾虚气陷便溏
查看详情 →
男,41岁。食入腹胀,肠鸣腹痛,舌苔薄白,脉小弦,沉按无力。中阳不足,浊饮内滞,气机失调。面色未提及,舌象薄白,脉象小弦,沉按无力。症状包括腹胀、肠鸣、腹痛,病程未明确。
中阳不足浊饮内滞气机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胸痞、纳呆、下利,病程未提及。中医病名为结胸,证型为中阳不足、寒邪阻遏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胸痞、纳呆、下利,切诊未提及。
中阳不足结胸寒邪阻遏
查看详情 →
55岁男性,胃痛多年,痛连背部,大便秘结,舌苔根中白腻,中间少苔,脉两脉沉细。中医病名胃脘痛,证型阳虚寒凝,病因病机中阳不足,寒自内起,气化失调。望诊舌苔根中白腻,中间少苔;闻诊未提;问诊胃痛多年,痛连背部,大便秘结;切诊脉两脉沉细。
中阳不足胃痛寒自内起气化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8岁。主诉胃脘部寒冷,喜温喜按,面色苍白,大便不实。舌质淡,苔白。脉沉缓少力。中医诊断为中阳不足,寒毒内阻。
中阳不足慢性胃炎寒毒内阻胃脘冷痛
查看详情 →
女,54岁,头晕、头痛伴左上下肢活动受限五天。病程二年,初发时突发头晕头痛,右侧为甚,伴左侧上下肢活动不便,有重滞感。面色晄白,大便溏薄,小便清长,舌质淡、边有瘀斑,脉浮涩。中医诊断为脑血管痉挛,早期动脉硬化。证属中阳不足,清气不升,浊阴不降,瘀血内阻。
中阳不足头晕头痛左肢活动受限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李先生 纳呆 呕酸 便秘 饥而不能食 脉弦大 中阳不足 水谷不化 饮聚于中 宿饮 脉弦大 饮聚于中
中阳不足宿饮饮聚于中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四肢冰凉,得温则减,周身乏力,四末冰冷,眠差,胃脘胀满不舒,偶有嘈杂,频转矢气。面色青黄,舌淡有齿痕、苔腻,脉缓细。脾胃不和,中阳不足。面色青黄,舌淡有齿痕、苔腻,脉缓细。咽红,鼻腔黏膜充血、中度肿胀。咽干,眠差,舌红苔腻,脉弦滑。
中阳不足四肢冰凉周身乏力咽干
查看详情 →
程某,男,6岁。主诉体质虚弱,营养不良,大便溏薄。症状包括高热烦躁、热恋不退、精神疲乏、神志时明时昧、四肢清冷、大便溏泻、躯干部有血点、唇燥口干、舌红少苔、脉虚数。诊断为邪热逼入营分,中阳素虚。望诊见舌红少苔,面色澹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精神疲乏、神志异常、大便溏泻。切诊见脉虚数。
中阳不足营养不良营分热盛神志昏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3岁,男性。主诉胃脘痛20余年,反复发作,食糯米而痛减,夜半不能卧,起坐稍缓,畏镜喜暖,面皖神疲,纳少便溏。中医病名胃痛,证型虚寒证。舌澹,苔薄,脉虚弦。病因病机为脾阳失运,气血不荣,脉络绌急,气虚血滞,不通则痛。病位在脾胃,病性属虚寒。
中阳不足胃痛虚寒证脾阳失运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