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20岁,男性。主诉下肢出现斑疹已20天。主要症状为疹大者如豆,小者如粟,色紫红,搔即出血,上肢稀少,伴发热恶寒、腹痛、大便色黑,午后发热加重,大便常黑。舌质鲜红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阴虚血热。病因病机为阴虚血热,虚阳上浮,血从内溢,症见赤痢样便血,头昏牙痛,四肢发烧。望诊见舌质鲜红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见发热、腹痛、便血、疹痒。切诊见脉细数。
阴虚血热血热肝风内动阴络受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性生活后小腹胀痛、面部及浑身红斑团块刺痒、恶心呕吐、腹泻、气短。病程6年余,加重半年。既往史提示1999年怀孕时出现类似症状,2000年生育后仍频繁发生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舌脉无异常,平素月经周期推后,腰酸胀,饮食睡眠正常,二便调。
精液过敏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男,24岁,牙缝出血半年,口干苦,脉弦数。热入血分,血热妄行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有牙缝出血,脉弦数。
牙缝出血血热妄行口干苦脉弦数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4岁半,咳喘反复发作3年,加重4天,咳声重浊,喉中痰鸣,鼻煽,三凹征(+),双肺满布哮鸣音,舌质澹体胖,苔薄黄,脉滑数,中医诊断哮喘,证属肺脾两虚,复感外邪,本虚标实。
哮喘肺脾两虚痰多痰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女性,主诉五更泻复发4个月,晨腹泻2~3次。舌质红,苔薄白。中医病名五更泻,证型脾阳不振,病因病机为脾阳虚弱。望诊见舌质红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提示腹泻症状及病史。切诊未提及。
五更泻脾阳不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7岁,主要症状为胸痹痛、便血,病程胸痹痛二十年,便血历时约半年。伴随症状包括盗汗、神疲、胃呆、面容苍白。舌象色澹红,苔黄厚腻,脉象细。中医诊断为脾肾受伤,虚寒便血证。病因病机为脾肾虚寒。复诊时舌象红,苔白滑腻,脉象软缓。三诊时舌象红,苔薄白,脉象缓。
便血虚寒脾肾受伤胸痹痛
查看详情 →
57岁男性,胃部隐痛10天左右,胃部隐痛稍胀,空腹时轻,食后加重,食欲差,嗳气,口干,舌暗红、苔厚根白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胃痛,证属脾胃虚弱。舌暗红、苔厚根白,脉细数。
胃痛脾胃虚弱胃阴虚舌红
查看详情 →
4岁女性患者,呕吐夹蛔虫,头痛,胸胀膨胀,按之灼热且痛,面黄不华,苔白,脉数。中医诊断为胃中蓄热,蛔虫不安于宫,扰动上膈致吐。望诊见面黄不华,舌苔白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呕吐、头痛、胸胀、腹痛。切诊见脉数。
呕吐蛔虫证胃热胸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80岁。胃脘胀痛呃逆,纳呆,呕恶,寐差。舌暗苔厚,舌下静脉曲张,脉沉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血瘀痰阻。望诊见舌暗苔厚,舌下静脉曲张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胃脘胀痛呃逆、纳呆、呕恶、寐差。切诊见脉沉。
胃痛呃逆血瘀痰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男性。主诉闷喘、心慌,持续半个月。病程半个月。中医诊断为喘证、心悸,证属肺肾两虚,余邪未清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示乏力身困,腰膝酸困,纳食尚可,二便调,夜眠可。切诊未提及。
感冒恢复期肺肾两虚心悸乏力身困
查看详情 →
男,脐腹胀痛两周余,形体消瘦,脉弦迟细,苔白中心黄,腹部可触及肠管样索状物,有压痛,肠鸣音亢进,大便稀糖,蛔虫卵20-30,中医诊断蛔厥,病因病机为胃肠寒热失调,蛔虫扭结阻滞气机,证属寒热夹杂,虚实并见。
蛔厥寒热夹杂虚实并见腹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要症状为呕吐、气上冲心、昏厥、脘痛、肢厥神昏、额汗。病程未提及。中医病名为厥证,证型为肝气寒热、风邪犯足厥阴肝经。病因病机为风邪犯于足厥阴肝经,误服破气、消导、寒凉之品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呕吐、气上冲、昏厥、脘痛、肢厥、额汗,切诊未提及。
肝气寒热风邪犯肝呕吐气冲肢厥神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,主诉便血,病程近1个月。中医病名属便血,证型为脾虚湿热,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热误治,伤及肠络出血。舌胖大有齿痕,脉细弦。神疲乏力,面色苍白,纳少泄泻,大便中夹黏液。便血色鲜红与暗红杂见,血丝状。
结肠腔溃疡脾虚湿热湿热伤络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咽头干痛2年,干燥善饮,喜温,似烧灼感,稠痰附丽咽壁,难咯,清嗓频频。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,小血管扩张,脉平。舌厚黄,脉细。中医病名属喉痹,证型属阴虚火旺,病因病机为阴虚内热,虚火上炎。望诊见舌厚黄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干燥善饮、烧灼感、痰多难咯,切诊脉平、脉细。
咽干阴虚火旺肝郁
查看详情 →
男,60岁,高血压,左手麻木,语言不清,下肢风湿困痛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中风,证型肝经病变,阴亏阳亢,肝风内动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左手麻木、语言不清、下肢风湿困痛、舌干、气短、便干、舌齿发麻、语言障碍、面少光泽、大便干。切诊脉象左虚软、右弦硬,右弦急、左缓弱,弦大,左大右小,弦而无力,弦无力,细稍急。
高血压肝经病变阴亏阳亢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女性,持续血尿2个月余。主症为镜下血尿、尿蛋白异常、镜下红细胞满视野,伴有腰困痛、神疲乏力、咽干咽红、眼睑及下肢水肿、纳呆、便干、尿呈澹血水状。舌质黯红,舌苔黄,脉沉。中医诊断为尿血,证型为脾肾两虚、瘀阻肾络、湿热蕴结、血热妄行,病机为湿热蕴结、脾肾两虚、瘀阻肾络。四诊显示面色晦暗,舌象黯红苔黄,脉沉,尿常规示蛋白(+++)、潜血(++++)、红细胞满视野。
尿血脾肾两虚瘀阻肾络湿热蕴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0岁。主诉为白天尿道时流精液,小便流血,少腹及尿道时隐痛,病程50余天。舌苔薄黄,脉象沉。中医诊断为肾虚不纳。病因病机属肾虚不纳。望诊见舌苔薄黄,舌质澹红、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尿道流精、小便流血、少腹及尿道隐痛。切诊见脉沉。
滑精肾虚不纳小便隐痛
查看详情 →
9岁男性患者,主诉多汗、易受凉、连嚏不停、涕多色白时淡黄、鼻塞、严重头痛。过敏性鼻炎病史4年。舌象薄黄,脉象平。鼻粘膜色淡,两下甲肥大,收缩良好。
过敏性鼻炎肺气虚风寒束表鼻甲肥大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7岁,男性。主诉为胁痛、黄疸,病程2月。中医病名胁痛,证型肝胆湿热,痰瘀互结,疏泄失司。舌质红有紫气,苔黄腻,脉小弦。复诊时舌暗红,苔薄黄腻,脉小弦滑。
肝胆结石肝胆湿热痰瘀互结胁痛隐隐
查看详情 →
患儿4岁,主诉紫癜、便血。病程3日。中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,病机为血热妄行。舌红,苔中腻,脉小弦而数。臀部及两下肢见紫斑,大便隐血(+++),小便蛋白(±)。面色正常,咽微红。
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消化道出血舌红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