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某,男,16岁。心悸不安,头昏,时失眠,烦躁。病程自1974年秋期终考试后开始。中医病名:心悸。证型:心之阴阳不调。病因病机:劳心过度,心阴亏虚。望诊:面无病容,营养中等。舌象:舌红少苔。脉象:脉沉数而弱。
心悸不安心阴亏虚烦躁失眠头昏不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8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头晕反复9年,加重1个月。阵发性房颤病史9年,曾因脑梗死住院。刻诊心悸、胸闷、精神疲乏、步行时头晕、夜寐多梦易醒、神情焦虑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细促。中医诊断心悸。辨证为气阴两虚,阴不抱阳,心失所养,瘀血内留。
心悸气阴两虚瘀血内留脉细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,劳累后胸闷心悸10个月,加重一周。胸闷咽堵,阵阵心悸,疲乏无力,便调。舌体胖边有齿痕,舌苔薄白,脉沉弦。中医诊断为室性早搏,证属心气不足,痰浊阻络。病机为心阳不足,气血运行不畅,痰瘀互结,阻痹心脉。
心气不足痰浊阻络血瘀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心前区胀闷隐痛2年余。诊见面色暗红少华,舌质暗红,舌苔白腻,脉虚细弦,偶有结代脉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证属心气阴两虚夹瘀血痰湿。心电图提示左室肥厚兼劳损,冠状动脉供血不足。
胸痹心气阴两虚瘀血痰湿
查看详情 →
女,38岁,胸闷、心悸、脉结代2年,加重月余。面黄少华,语音低微,气不接续,舌体小,质嫩薄,脉有结代(早搏5~10次/分),心气不足,血行不利,胸中络脉不和。脉有结代,舌体小,质嫩薄,面黄少华,语音低微,气不接续。
结代脉心气不足胸痹血行不利
查看详情 →
男,73岁。咳喘宿疾,近日触寒而增剧。咳微喘甚,日夜端坐倚床,不能着枕,呼吸若不相接,但欲引长一吸为快,言语断续而音低,口干不多饮,谷不沾唇,大便干,小溲数欠而遗溺。脉代,五动一止,舌偏红,苔白,体温38.1℃。肺肾同病,虚喘。肺病则气不降,肾病则气不纳。
代脉虚喘肺肾同病舌苔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2岁。主诉情志不舒1月后出现心悸、胸闷、多梦、纳差、畏寒倦怠。面色少华,舌质澹,脉沉细结代,一分钟结代四五次,发作时心悸胸闷加重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心脾两虚,病因病机为心脾虚,气血生化不足,血虚不能养心,气虚累及心阳。
心悸胸闷多梦纳差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女性。主诉头部太阳穴至额颅眉棱骨阵发性疼痛,伴易怒、胸胁刺痛、失眠、噩梦、咽干口燥。诊脉歇止,类似结代脉。辨证为瘀血阻滞、血流不畅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未提及,脉象歇止。中医病名为头痛,证型为瘀血阻滞。
头痛瘀血阻滞夜梦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女性。主诉胸闷心悸多年,经常发生昏厥。面色萎黄,胸闷作痛,神疲乏力,四肢不温,口干少寐。心率40次/min,舌胖,苔薄白而干,脉沉迟时见结代。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。辨证为心阳不振,心阴亦衰,阳虚寒凝,心脉失畅。
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心阴亦衰阳虚寒凝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