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儿吐泻,虚证,慢惊,昏睡露睛,手足瘛疭,身冷。中医病名:慢惊风。证型:脾肾俱虚。病因病机:寒凉伤胃,土虚木旺,筋脉失养。望诊:面色苍白。舌象:舌淡。闻诊:声音低微。问诊:吐泻、不语、不大小便。切诊:脉弱。病程:慢性。
慢惊风脾肾不足肾阴虚土虚木旺
查看详情 →
男,右手指受冷后苍白青紫持续1年,中指溃破3个月,两桡动脉搏动正常,冷水刺激后手指变紫冷痛,遇热则轻,中指指尖溃破,周围皮肤干燥,脱疽,证属寒湿内侵、脉络瘀阻,面色正常,舌象未提,声音正常,气味无特殊,脉象未提,病程1年余。
脱疽寒湿内侵脉络瘀阻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3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四肢肌肉疼痛,痛时上下游走,膝关节及手指关节疼痛,午后加重,行动障碍,膝关节肿大,局部皮肤发红,灼热,右下肢发凉,汗出心悸,胸闷气短,食欲不振。中医诊断为行痹,证型为血气不足,风寒湿邪痹阻肌肉关节,入舍于心,阳虚阴盛,不能宣化。望诊见舌苔薄白,闻诊无特殊,问诊见时发寒热,体弱,脉象沉细弦。
风湿性关节炎行痹风寒湿邪气血凝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女性,头痛反复发作22年,复作5天。主症为左侧太阳穴及前额跳痛、刺痛,痛处固定,伴鼻出血、恶寒,睡眠差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细滑。中医病名头痛,辨证风寒化热证。病机为外感风寒,引动内风,风寒上扰,病邪郁久化热,灼伤阳络。舌象澹红,苔薄白,脉细滑。
头痛风寒化热血虚络瘀胸痹心痛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男,76岁,吞咽困难一月余,冠心病史,舌红,苔白,脉滑,阴津枯竭,燥热内结,津亏热解,舌红,苔白,脉滑,舌红,苔白,脉缓,舌红,苔白,脉缓有力。
食管癌津亏热结气紧口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六十八岁,左肢拘挛,舌肿而謇,不能言,舌上有白苔,滴水不能下咽,饮水则呛。中医诊断为中风夹痰之实证。病机为络中痰堵塞,误补致壅。望诊见舌肿、白苔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语言謇涩、饮水呛咳。切诊见脉结。
中风夹痰舌肿痰堵塞肢拘挛
查看详情 →
13岁男性患者,面目微肿,晨起明显,下午两足肿,咽红燥痒,作干微咳,唇红口干,下午低热,两颧泛红,皮肤瘙痒,头昏无力,小便黄赤量少,纳谷不香。舌红苔薄黄腻,脉细略数而弦。证属肺肾两伤,脾胃不和。
慢性肾炎肺肾两伤脾胃不和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35岁,术后汗出,身热,心悸心慌,胸闷或痛,头昏目赤,阵发性出汗,持续2~3小时,汗后心悸,病程较长,中医病名属汗证,证型为阴虚火旺,病因病机为情志所伤,心肝火旺,阴液受损,汗为心之液,心火动则汗出。面色苍白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问诊见汗出频繁,心悸,胸闷,头昏,病史有人工流产及腹部手术史。
人工流产心肝火旺心液外泄情志所伤
查看详情 →
10个月女婴,纳差半月余,腹部胀满。食欲差,量少,大便干,小便黄,面唇色红,舌红苔黄厚,指纹紫滞。中医诊断为积滞,辨证为乳食积滞,脾胃失运。病因为乳食内积,脾胃失运,积滞化热。舌红、苔黄厚、指纹紫滞。
乳食积滞脾胃失运积滞化热腹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2岁,女性。主诉四肢不温畏寒3年。病程3年。中医病名属虚劳,证型为阳虚阴寒。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,寒从内生。望诊见面色苍白,舌体胖大,边有齿痕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形寒畏冷,四肢不温,神疲乏力,纳食不佳,小便清长,大便稀溏。切诊见脉象沉细。
阳虚阴寒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神疲乏力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63岁,女性。主诉突然仆倒,不省人事,口眼㖞斜,喉中痰鸣,右上下肢偏废不用。病程初起急骤。中医病名中风(中脏腑),证型为风火痰内闭。病因病机为风、火、痰内闭。望诊见舌尖红,苔黄白相兼而腻,舌体胖大,边有齿痕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见神志昏迷,大便溏稀,语言謇涩。切诊脉弦劲而滑。
中风中脏腑风火痰内闭湿痰内伏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1岁,男性。主诉盗汗1个月。夜间睡眠中汗出而醒,湿透内衣,夜眠燥热,白天疲倦,手心热,口咽干燥。舌质稍红,苔薄澹黄,脉细。中医诊断盗汗,证型为气阴两虚,阴虚火旺。病因病机为阴虚生内热,逼津外泄。
盗汗气阴两虚阴虚火旺手心热
查看详情 →
女,37岁,高血压病,病程七年余,头晕头痛、服痠腿软、畏寒肢冷、心悸气短、纳呆、腹胀便溏,血压190/120毫米汞柱,脉沉细弱,舌淡边有齿痕,苔薄白,辨证为脾肾阳虚。
高血压病脾肾阳虚头晕头痛腰酸腿软
查看详情 →
女,45岁,耳聋、耳鸣、眩晕,病程20天。耳聋,证属湿浊上蒙清窍。面色淡,舌淡苔薄白,脉濡。纳呆,泛呕欲吐,便溏,耳部闷胀阻塞感,夜间症状明显。
突发性耳聋湿浊上蒙脾虚湿盛耳部阻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6岁,主诉双侧肘关节冷痛4月余。痛有定处,天凉及夜间加重,热敷可缓解,伴肢冷畏寒,夜寐不安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。脉沉紧。中医诊断为痛痹。病因病机为寒邪侵袭,阳气受损,气血阻滞不通。病因为寒邪,病机为寒凝经脉,阳气不振。
关节痛寒凝血滞肾阳不足肢冷畏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0岁。主要症状为通身面目浮肿,小便不利,怯寒,口澹不思饮食,怔忡心悸,气上冲咽喉,夜寐不安。中医病名为水肿,证型属阴水寒湿伤阳,病机为表里同病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怯寒、口澹、怔忡心悸、夜寐不安,切诊脉稍弦而按之弱。
寒湿伤阳水肿表里同病怯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。主诉不孕6年,夫妇同居未避孕未孕。月经初潮14岁,经期不规律,经量少,经色暗淡。闭经9年,确诊原发性不孕,子宫发育不良,黄体功能不全,卵巢早衰。精神抑郁,面色晦暗,形体肥胖,舌红苔白腻,脉沉细涩。中医诊断不孕症,证型肾气不足,肝气郁结,兼痰湿阻滞。病因病机为肾虚、肝郁、痰湿、血瘀。
不孕症肾气不足肝气郁结痰湿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4岁,女性。主诉为体检发现慢性肾功能不全2年。多食则胀,时反酸,乏力明显,右腿酸痛觉凉,腰背酸,入睡困难、易醒,夜尿2行,尿中有泡沫,大便日2一3行,成形偏软,有时完谷不化,怕冷,少汗,手足凉,口不干,饮水宜热。舌象暗红,苔白,脉沉紧。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,寒湿内蕴。病机为寒湿内蕴,阳虚为本,中焦寒湿交结羁留,脾升胃降失常,土壅木郁,肝失调达,胆气上窜,脾阳不足,运化乏力,阳气耗伤,肾阳受损。
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阳虚寒湿内蕴阳虚生寒
查看详情 →
男,49岁,主诉脉迟,病程20年。胸闷气憋,心前区隐痛,疲乏,畏寒,四肢麻木。舌体胖嫩,质澹紫,边尖见瘀斑点,苔白滑,脉迟涩。中医病名属怔忡,证型为脾肾阳虚,阴寒内盛,心脉失统,血脉瘀滞。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,阴寒内盛,气血不运,瘀阻心脉。
脾肾阳虚心脉失统血脉瘀滞阴寒内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1岁,男性,主诉右膝、髋关节疼痛,视力下降2年,高热、诸节肿痛1周。体征见腕及膝、踝关节肿胀明显,局部灼热,皮色红,关节屈伸不利,下蹲受限,弯腰双手尖距地15厘米,唇红,舌质澹红、苔薄黄,脉浮数。血沉升高,X线示双侧骶髂关节边缘模糊,硬化。中医诊断肾痹,病机为禀赋督虚,感受风湿热邪,邪热痹络,热在气分。
强直性脊柱炎肾痹肝肾不足风湿热邪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