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男性,54岁。主诉舌炎3月余。症状包括舌红中心光剥无苔,临睡前出血,出血间隔一天,有时天天出血,出血前舌面有粘腻感,清理后出血,血丝为主,偶见小血块,不发作时舌无不适,近月余舌心有裂痛感。舌象舌红中心光剥无苔。
舌炎心火上炎舌心裂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素性易怒,平素肝气郁结,怒伤肝木,耗液伤津,煽动内风。春木升发,肝阳上亢,内风袭阳明脉络,致指节麻木,巅顶之疾。面色晦暗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细。患者中年,病程日久,内风上扰,下虚上实,肝阳升腾,脂液不荣四末。患者劳倦过度,阳气不藏,大寒伤阳,土旺制水,内风动越,致麻痹、肉惕、心悸、汗泄、烦躁。脉沉细,舌淡苔白。
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阳虚卫疏内风动越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咯血,内热。舌质红,脉芤数。中医病名咳血,证型属水亏木火刑金,病因病机为水亏不能涵木,木火刑金,阳络伤则血上溢。
咳血阴虚肝火肺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主诉为汗出不止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为汗证,证型为营卫不和,病因病机为营卫二气交馁、阳气虚、卫外失司、腠理不固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示时作汗出、身热、脉弦大,切诊示脉弦大。
营卫不和阳气虚汗出不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3岁,女性,主诉左耳流脓近40年。左耳疼痛连及头面,夜间加重,伴头晕、心慌、短气懒言、纳差、腰冷。左鼓膜后上方有穿孔,伴有脓血及恶臭。中医诊断为左侧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(胆脂瘤型),证属阳虚寒凝,浊犯耳窍。面色无华,舌淡,脉虚。耳窍局部见肉芽及脓性分泌物。
慢性脓耳肾阳不足浊毒内停耳窍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8岁,男性。主诉腰髋痛伴有右膝关节疼半年,加重1个月。病程半年,发病原因经常下河洗澡。症状包括腰髋膝关节疼痛,腰部僵硬,活动受限,右膝关节肿胀,浮髌试验阳性,局部发热感。检查显示血沉56mm/h,RP阳性,骶髂关节X片提示强直性嵴柱炎改变。中医诊断为嵴痹,证属热痹。病因病机为肾气虚,督脉空疏,感风寒湿热之邪,邪气痹阻经脉,气血凝滞。舌脉未提及。
强直性嵴柱炎热痹肾气虚督脉空疏
查看详情 →
女,67岁,左侧面瘫80天,左口眼歪斜,额纹消失,左眼闭目力差,耳鸣流泪,无味觉及肢体障碍。神疲乏力,头闷痛,头晕,四肢不温,食少便溏,腰膝酸困。舌质淡苔白,舌体胖,脉沉细无力。证型为久病伤阳,阳气虚衰,阴寒内生。病机为阳虚气血不运,阴盛筋脉痹阻。
面瘫阳气虚衰阴寒内生四肢不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男性,主诉心慌间断发作1年,加重2个月,伴胸闷、气短、后背不适、嗳气、手足发凉、多汗、畏寒、口干、口苦、视物模糊、听力下降、大便不成形。舌红苔薄,脉细缓。证属气虚血瘀,上热下寒。二诊见舌红少苔,脉弦细。三诊见舌暗红,苔薄白,脉结。诊断为气阴两虚,肝肾阴虚。
心悸气虚血瘀上热下寒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,男性。主诉大便稀溏多年,每日3~4次,无腹痛,无脓血,近日因劳倦腹泻加重,每日3次以上,伴腹胀,情绪激动时症状明显,善太息,口苦。中医诊断肝脾不和,内有郁热。望诊未见明显异常,舌象未提。闻诊未见异常,声音未提。问诊提示情绪因素明显,病程较长。切诊未提脉象。
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郁热腹胀
查看详情 →
高某,女,61岁。多个关节疼痛12年,加重3年,关节疼痛游走性,指、腕、膝关节及腰部疼痛着而不移,手指关节、腕关节变形、僵硬,腰痛,起坐不便,生活不能自理,卧床3年。类风湿关节炎。肾阳气虚,寒湿痹阻骨节筋脉。形体羸瘦、面黄无华,舌澹,舌下青筋迂曲,苔白滑,脉沉细弱。
类风湿关节炎肾阳气虚寒湿痹阻关节畸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0岁,女性。主诉胸闷、气短3个月,加重1个月。胸闷、气喘、夜间心悸、眠差、恶心欲呕、不欲饮食、小便少、双下肢浮肿。口唇发绀,两肺呼吸音低,两肺底细湿啰音,心界左扩,心音遥远,心率88次/分,律不齐,期前收缩5~7次/分,肝区压痛,双下肢指陷性水肿。心电图示频发多源性房早、心肌缺血、左心房负荷重。辨病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Ⅲ度、肾病综合征。辨证为胸痹(气虚血瘀)。
胸痹气虚血瘀心衰度肾病综合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2岁,女性。腹泻半年,加重半月,伴腹痛。主要症状为每日2-3次稀烂便,腹胀,餐后加重,肠鸣音明显,泻后腹胀减轻。舌尖红,苔黄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泄泻,证型为脾虚湿热。
泄泻脾虚湿热湿热内蕴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1岁,男性。主诉盗汗1个月。夜间睡眠中汗出而醒,湿透内衣,夜眠燥热,白天疲倦,手心热,口咽干燥。舌质稍红,苔薄澹黄,脉细。中医诊断盗汗,证型为气阴两虚,阴虚火旺。病因病机为阴虚生内热,逼津外泄。
盗汗气阴两虚阴虚火旺手心热
查看详情 →
女,37岁,高血压病,病程七年余,头晕头痛、服痠腿软、畏寒肢冷、心悸气短、纳呆、腹胀便溏,血压190/120毫米汞柱,脉沉细弱,舌淡边有齿痕,苔薄白,辨证为脾肾阳虚。
高血压病脾肾阳虚头晕头痛腰酸腿软
查看详情 →
女,50岁,低热、口渴恣饮、倦怠、眩晕、多汗、大便坚,病程夏季加重。中医诊断:疰夏。证型:暑火侵袭,中气不足,腠理不密。病因病机:暑火侵袭,中气不足,调摄不慎。舌质深红、舌表干、少苔,脉数、右关缓、两尺略虚。
疰夏中气不足阴虚内热暑气侵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舌胖淡紫齿痕,中裂后腻,高年阳衰,寒湿凝聚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属阳虚寒凝,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,寒湿内盛。望诊见舌胖淡紫齿痕,舌中裂后腻;闻诊未提及;问诊提示高年阳衰,寒湿凝聚;切诊未明确。
肝癌阳衰寒湿凝聚瘀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男性,反复面色苍白、疲乏2年余。体征包括咽干、眼涩、牙龈出血、腰酸。舌稍红,苔薄黄,脉细。诊断为虚劳,证属肾阴不足。按语指出患者先天禀赋虚弱,肾阴不足,无以化生精血,致骨髓造血障碍,阴虚有热。
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阴不足阴虚有热精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三四岁,头风目痛,眼睛发红,病程三四年,遇风冷加重。中医病名头风,证型火风上郁,病因病机为火风上郁,卫阳清气损伤。望诊目红,舌象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头风目痛,病程长,遇风冷加重。切诊脉象未提及。
头风目痛眼红火风上郁卫阳损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女性,产后三天,自汗不止,四肢不温,小腿拘急,恶风寒,小便短少。证型为营卫两虚,卫阳不固。脉沉细,唇舌淡白。病情属产后气血亏虚,卫阳不固,腠理不密,导致自汗不止。
产后自汗营卫两虚卫阳不固小腿拘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女性。右侧头痛2年,疼痛剧烈,伴恶心呕吐,发作频率及程度进行性加重。中医诊断为头痛,证属肝经寒滞,肝脉瘀阻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示头痛上及颠顶,遇寒痛增,得温痛减,情绪紧张时加重,伴冷汗、呕吐苦水,恶风怕寒。切诊未提及。
头痛肝经寒滞肝脉瘀阻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