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48岁。主诉上腹部胀痛不适多年,加重1个月。胸部、胃脘、腹背部胀闷不适,嗳气,大便先干后溏,下之不畅,胃中漉漉有声,饮水不多。舌质微红,有裂纹,脉弦。证属肝胃不和证。病机为肝木失于疏泄,肝气犯胃,木失疏泄克土,肝郁气滞化热,伤胃阴。
肝胃不和证肝气犯胃肝郁气滞胃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41岁,胃脘隐痛痞胀间作10余年。胃脘隐痛痞胀,食后尤甚,腹中鸣响,矢气多,大便日行1次。舌微红,苔薄白,脉虚弦。中度萎缩性胃炎,轻度胃下垂。中虚气滞,痰饮内停。中脘轻度压痛,按之则舒。病程长,饮食无规律,家族史有消化性溃疡。
胃脘痛脾胃虚弱气滞痰饮中虚气滞
查看详情 →
13岁男性,哮喘10年,反复发作,咳嗽气喘,夜间加重,咳痰不畅,胸闷。舌苔花剥,脉细。肺肾并亏。肺虚气无所主,肾虚气不摄纳。舌红,脉细滑。
哮喘肺肾并亏肺虚肾虚
查看详情 →
14岁男性,反复抽搐伴呕吐1年,发病时间2005年4月,症状包括头晕、呕吐、双眼左侧凝视、神志昏迷,持续数分钟缓解,近3个月发作频率增加,反应迟钝,智力下降,视物模糊,双腿乏力,行走不稳,舌苔白腻质淡,脉弦滑,中医诊断痫症,既往有早产史,母亲有妊娠期高血压,MRI示脑结构异常,心肌肥厚,瓣膜反流。
痫症肝风内动痰浊内阻脾虚湿盛
查看详情 →
66岁男性,呕吐兼呃逆,胸脘疼痛,大便三日不下,舌澹红苔薄白而燥,脉沉弦,面色黑,舌白口燥,腰痛,头顶热汗,脘痛,间有腰背疼,脉沉弦。中医病名属呕吐,证型为肝气犯胃,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,气逆犯胃。望诊见舌澹红苔薄白而燥、面色黑、舌白、舌燥;闻诊无明显异常;问诊包括呕吐、呃逆、胸脘疼痛、大便不通、口燥、腰痛、头顶热汗;切诊脉沉弦。
呕吐肝气郁结胃气逆舌苔薄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女性,主要症状为便秘六、七年,腹中冷,背痛,食少,食即胸满闷胀。舌澹苔薄,脉沉滞而细。中医病名属便秘,证型为脾气不升、胃气不降,病因病机为虚人血少津亏。望诊见舌澹苔薄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便秘、腹中冷、背痛、食少、胸满闷胀,切诊见脉沉滞而细。
便秘脾虚胃气不降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女性,胃脘痞胀6年余,食后尤甚,口苦舌麻,腹鸣便溏,大便日行2次,体重减轻,夜寐欠佳。舌质暗红,多裂,苔薄糙腻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属胃痞,证型为脾胃虚弱,运化不力,兼肝胃不和,湿滞。病因病机为脾虚气滞,肝气乘脾,胃失和降,阴伤湿阻。望诊见舌质暗红,多裂,苔薄糙腻;闻诊未见明显异常;问诊见胃脘痞胀、口苦舌麻、腹鸣便溏;切诊见脉沉细。
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肝气不和湿浊内蕴
查看详情 →
15岁女性患者,主诉胸闷胃满、胸背胀痛、嗳气反酸、不思饮食、食后加重、反食、脘腹怕冷、情绪不安、大便干、月经停闭1年余。苔白,脉细。证属脾虚胸阳不展,膈气不利。
胸闷胃满胃胀痛反酸烧心不思饮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主诉妊娠二月余,早孕40天始恶阻,呕吐频作,呕物酸粘,饮食俱拒,时伴吐血鲜红。身冷烦躁,夜不能寐,大便三、四日不行,便秘烦躁。舌质黯红,少苔,脉弦滑,左寸脉上鱼际。辨证为妊娠恶阻,属冲脉气盛,胃失和降,蕴热伤络,阳明燥热,气郁内闭。
妊娠恶阻肝气冲逆胃热上逆阳明腑实
查看详情 →
女,49岁,发作性胸闷心慌1个月余,伴神疲倦怠、眼干口涩、失眠烦躁。胸闷气短,心慌乏力,烘热阵汗,烦躁失眠,口干眼涩,纳呆嗳气,面色晦暗,神志倦怠,体态稍瘦,舌质暗澹,舌体正常,舌苔薄腻,脉象细弦数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、不寐,证属心脾虚弱,阴虚肝郁型。
胸痹心悸不寐心脾虚弱阴虚肝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81岁,女性。吞咽困难3个月。形体消瘦,精神不振。舌微红,苔薄黄而燥。脉细弦而小数。症病属噎膈,肺胃同病,痰气瘀交阻,肺失宣肃,胃失和降。咳嗽、咯痰,量不多,色黄。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年。
噎膈肺胃同病痰气瘀交阻肺失宣肃
查看详情 →
十一岁女童,寒热起伏旬余,便泄腹痛拒按,口渴汗出不畅,便泄臭秽,腹痛拒按,舌红苔薄,脉虚数,面色苍白无华,呃忒,鼻衄,溲红,嗜卧神乏,正虚邪热挟积,邪积交阻,表里同病,虚体邪热挟积,正虚伏热挟积,正虚热恋,冲脉之血外泄。
瘅疟红痢正虚热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胃脘痞胀隐痛3年,恶寒,背热,口苦欲饮水,纳谷不香,大便日行1次。舌质红,苔干腻,中白边黄,脉弦。诊断为胃痛(慢性胃炎),阴虚湿热内留之证。二诊脉小弦,诊断为营卫失调,胃中气滞。三诊脉小弦,诊断为参原法。四诊脉小弦,苔薄白而黏,诊断为再理气化湿和中以巩固疗效。
慢性胃炎阴虚湿热肝肾不足肝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男性,胃脘隐痛间作5年,伴口咸。舌质暗红,舌苔薄白,脉细。主病为胃痛,证属湿阻气滞,肾阴不足。病因病机为肝阴不足,气机郁滞,脾虚失运,湿邪内生,湿阻气滞,肾阴不足,湿浊上泛。腹软,上脘轻压痛,按之则甚。
慢性胃炎胃痛口咸肾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女性,主诉呕吐反复4月伴消瘦。精神疲惫,面色无华,形体消瘦,舌质澹红,舌苔薄白,脉细。诊为化疗后脾胃虚弱,痰饮内停,气机阻滞,胃失和降。病机为脾胃升降失常,湿邪内生,聚而成痰,胃气上逆。
化疗后呕吐痰饮内停脾胃虚弱胃热上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女性,主诉目黄肤黄反复发作17年,再发3月。皮肤巩膜稍有黄染,食欲不振,脘胁痞胀,胃脘怕冷,口苦,右背疼痛夜间加重,大便次多量少不成形。舌薄黄,质暗红,脉细。辨证为肝胆湿热,胃气不和,情志不畅致肝气郁滞,胆汁外溢,肝气犯胃,胃气失和,久病伤中,胃阳不振。
黄疸肝气郁结胃气不和肝胆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男性,胃脘痞胀1年余,大便易溏,不嗜酒。舌尖微红,苔薄白,脉细弦。诊断为胃脘痞胀,属脾虚湿热、中虚气滞证。病程中伴慢性浅表性胃炎、十二指肠球炎及胆囊炎。舌红,苔薄腻,脉关脉小弦,寸尺较弱。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热,气机不畅。
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0岁,男性。主诉呃逆10天,病史3年,情志不遂诱发,反复发作。呃逆持续不止,伴反酸、胃灼热、脘痞、纳呆。舌质黯,舌苔前半薄白、后半略黄。脉沉弦。中医诊断呃逆,病机为胃气上逆。
呃逆胃气上逆肝气郁结血瘀
查看详情 →
高年荣液本亏,肝气上逆,胃失降和,呃逆频频,脉弦小而滑,舌光无苔。中医病名属呃逆,证型为肝气上逆,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、胃失和降。望诊见舌光无苔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呃逆频频,切诊脉弦小而滑。
呃逆肝气郁结胃失和降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男,45岁,霍乱病五六天,四肢渐湿,精神委靡,形寒怕冷,口干欲饮,呃逆不止,舌澹苔白,脉弦迟,中虚未复,胃气上逆,胃气虚寒,肝气横逆
霍乱病胃气上逆中虚未复胃气虚寒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