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18岁,男性。左大腿慢性骨髓炎病程3年。左大腿正侧上1/3处有6厘米长疤痕,中有溃孔约1厘米,胬肉外翻,探入深5厘米。外侧正中有10厘米长凹陷疤痕,有小溃孔,探之斜向下侧深8厘米,有粗糙骨质摩擦感。内侧近膝有溃孔,胬肉凸出,探之斜向上侧深4厘米,可触及骨质。各溃疡脓稀而少,周围均坚肿。脉舌正常。
慢性骨髓炎气血两虚毒邪痼结
查看详情 →
杨某,男,32岁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,病程40天。面色萎黄不华,舌偏暗,苔薄白根黄腻,脉寸口细虚滑。辨证属瘀毒内郁,因虚成损。病机为瘀毒内郁,邪实正虚。
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瘀毒内郁肝肾阴虚邪实正虚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43岁,咳嗽1月余,加重1周,干咳,咽干声嘶,头痛头胀,胸闷纳呆,遇情绪波动加重。舌偏红,苔薄少津,脉细弦。中医病名:咳嗽,证型:肝郁气逆,肺失肃降。病因病机:肝气不舒,气逆于上,肺气不得肃降。望诊:舌偏红,苔薄少津。闻诊:无特殊描述。问诊:干咳,咽干声嘶,头痛头胀,胸闷纳呆,情绪波动诱发。切诊:脉细弦。
干咳久病肝气郁结肺失肃降情志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,10岁。主诉瘰疬起始于幼年,两侧颈部发散,左侧已连成串,推之可动。形瘦体弱,手心灼热,口干易汗,大便干结如栗。舌质红,苔黄薄腻,脉细数。诊断为素体阴虚,痰火交结。病程较长,属阴虚瘰疬,痰瘀互结。舌质红,苔薄腻,脉细数。
瘰疬阴虚痰瘀互结风热上攻
查看详情 →
夏某男,37岁,四肢麻木,两上肢稍能挪动,两下肢不能活动,饮水急促时易发呛,脉象濡弦。中医病名痿证,证型气血交阻,病因病机为气血交阻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四肢麻木、饮水呛咳,切诊脉象濡弦。
格林巴利综合征四肢麻木饮水呛咳痿证
查看详情 →
男,57岁。主诉咳嗽频频,痰多色白,晨起尤甚。病史多年。舌澹苔白,双脉滑。中医诊断咳嗽,证型痰湿蕴肺。病因病机为痰湿蕴肺,脾虚生痰,痰浊阻肺。
慢性支气管炎痰湿蕴肺脾虚肺气宣降失调
查看详情 →
男,45岁,自觉疲惫乏力,体重减轻,时有低热盗汗,胸痛干咳,周身淋巴结肿大,皮下结节70多枚。痰核之症。舌苔滑腻,脉象细滑。结核菌试验及血沉均正常,胸透提示两侧肺门淋巴结肿大。
痰核气阴两虚低热盗汗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3岁,男性,主诉尿血,病程1个月。中医病名尿血,证型风热犯肺,湿热蕴结咽喉。望诊面色正常,舌质澹红,苔薄黄或根部黄腻,咽红,双侧扁桃体轻度肿大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有咽痒、肉眼血尿。切诊脉细。
急性肾炎肾气亏虚风热犯肺湿热蕴结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女,27岁。低热伴关节酸楚年余。舌苔黄腻、中剥,脉细。血沉40毫米/小时,狼疮细胞阳性,抗核因子阳性,体温37.4~37.8℃,血压156/100毫米汞柱,心包积液,心脏扩大。辨证为肾阴亏损,湿热不化,络气失宣。诊断为痹症(系统性红斑狼疮)。
系统性红斑狼疮肾阴亏损湿热不化雷诺现象
查看详情 →
64岁女性,主诉心慌、乏力、双下肢无力、头晕、精神紧张、情绪低落、嗳气、恶心、纳差。舌红少苔有裂纹,脉弦细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,病程自1999年8月起。
心慌乏力头晕肝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女性,主诉两手震颤伴心悸5年余,加重1个月。症见两手颤抖不休,胸闷气憋,心慌动悸,烦躁寐差,头昏,口干。血压159/96mmHg。中医辨证为肾阴不足,心肝火旺,内风暗动。舌红苔黄,脉细弦滑。三诊后症见头昏心慌偶发,手抖不着,夜寐转酣,口干消失,血压170/74mmHg。舌质暗红,苔黄薄腻,脉细弦稍数。中医辨证为心肾阴虚,水不济火,木失滋涵。
肝肾亏虚心肝火旺内风暗动水不济fire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3岁,女性。主诉右足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,午后发热,高热达40℃,形寒汗出,口干盗汗,腰脊酸软,关节疼痛,颈部核块累累,形瘦骨立,面色无华。苔薄黄腻,舌淡红衬紫,脉细数。证属热毒结聚,痰瘀痹阻,久延阴伤气耗。面色无华,舌淡红衬紫,脉细数。
骨巨细胞瘤热毒痰瘀阴液耗伤气血两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51岁,左声带麻痹,声音嘶哑,病程1年,伴颈前牵制感,窦性心动过速。声带右轻度充血,舌苔白腻,映黄,边稍紫,脉微浮,数,力大,滑,两尺弱。病在肝肾不足,兼湿浊内停,痰气阻滞。
声带麻痹声音嘶哑肝肾不足痰气阻滞
查看详情 →
男,19个月,咳嗽剧烈阵作二月,咳声无力,纳呆,面色萎黄消瘦,神态疲软,舌苔淡白,脉弱。中医病名属咳嗽,证型属肺脾两虚,病因病机为外感时邪,痰浊阻滞气道,肺失清肃。望诊见面色萎黄、舌苔淡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咳声无力、纳呆、神态疲软,切诊见脉弱。
百日咳肺失清肃痰浊阻滞肺气虚弱
查看详情 →
女,80岁,咳嗽咳痰反复10年,伴憋喘3年,加重2个月。咳嗽咳痰量多色白,胸闷憋喘,脘痞纳少,唇甲紫暗。舌质色暗,浊腻苔,双脉沉,寸尺沉。中医诊断肺胀,证型痰瘀互结,肺气不利。病机为痰瘀互结,肺气不利。
肺胀痰瘀互结胸闷憋喘唇甲紫暗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咳痰黄,鼻灼,身热汗多,咳引背痛,病程较短。中医诊断为伏邪挟风伤肺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,内伏壮火。望诊见舌净或舌滑,闻诊无特殊描述,问诊见症状包括鼻灼、咽痒、痰黄、寐汗,切诊见脉数滑、左弦或左弦大。
暑邪犯肺风热壅肺肺热脉弦
查看详情 →
63岁女性,胃部烧灼感4年,胆囊切除术后。胃脘胀满,烧心吞酸,口干口苦,嗳气,纳谷不思,大便干燥。舌体胖有齿痕,质淡,苔薄白,脉弦细。证属胆胃不和,通降失司。
胆汁反流性胃溃疡胆胃不和通降失司胃络灼伤
查看详情 →
女,2岁,低热、盗汗、纳呆、食少、咽痛、微咳,病程半月。感冒(外感风热,余热不清)。咽部潮红、喉核肿大,舌红苔白,脉浮数。
感冒风热余热盗汗
查看详情 →
陈×,男,37岁。心前区闷痛不适,时轻时重,口干而苦,左下肢疼痛。面色暗红,舌质红,苔白,脉沉细涩。脾肾阴虚,心血不足,瘀血痰浊阻闭经络。
冠心病心绞痛脾肾阴虚心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5岁女性,反复呼吸道感染,每月发作1~2次,现症咳嗽、发热、黄痰、鼻塞、黄脓涕,夜间加重,舌红苔薄黄,脉沉细,阴亏津少,外感风热,舌尖红,苔薄白,脉沉细,平素易发生口腔溃疡,素体虚弱,外感风热之邪,肺热壅盛,阴液受损,津液亏虚,肺失清肃。
反复呼吸道感染阴亏津少风热外袭干咳无痰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