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岁患者,脘痛惨叫,纳呆便秘,面色烦赤,唇焦起痂,思水而不欲饮。热郁胃脘,胃气逆阻而热菀于上,脾阳不足。舌象未明,脉象未提。面色烦赤,唇焦起痂,纳呆便秘,思水不欲饮。脉象未提。
胃痛热郁胃脘胃气逆阻脾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30岁女性,主诉晕厥3年余,加重9月。眩晕、头脑空痛、神志恍惚、胸闷、心烦易怒、多梦易醒、畏寒怯冷、腰痠肿痛、不思食、大便溏泻、夜尿频、月经量少血澹白、小腹清冷绞痛、口唇青紫、气短心慌、头目眩晕、昏仆倒地、项强腰痛、手足厥冷。面色暗黄,舌质澹,苔薄白,脉沉细缓,两尺尤弱。中医病名气厥,证型为精血亏虚,阴阳之气不相顺接,清气下陷,浊气上逆。
气厥血气亏虚精血亏虚肝失滋养
查看详情 →
92岁男性,主诉心跳加快、四肢冰冷、尿量少、血压下降,病程急性。厥证,证属元气衰惫,元阳虚脱。面色苍白,四肢不温,冷汗出,脉微欲绝。皮肤湿冷,手足不温,脉微细欲绝。
厥证元气衰惫元阳虚脱血压下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2岁,男性。主诉突然昏倒3分钟。病程短。中医病名厥证,证型阳气虚弱。病因病机为阳气虚弱,失于温煦,四肢厥冷,自汗出。望诊面色苍白,四肢厥冷,额部冷汗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神志恍惚,既往有慢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。切诊脉细数。
晕厥阳气虚弱四肢厥冷额部冷汗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8岁。主诉突然昏厥、阵阵抽搐1天。病史提示因情绪激动诱发。神志不清,呼之不应,口唇青紫,牙关紧闭,手足逆冷,脉象微弱。诊断为气厥。舌象、面色、声音、气味未提及。脉象微。病机为气机逆乱,阴阳失调。
气厥肝气郁结痰迷心窍气血逆乱
查看详情 →
四十九岁,脑充血,痰厥证,头晕间有疼痛,精神短少,言语謇涩,闭目昏昏,呼之不应,喉间痰涎杜塞,气息微通,脉弦硬而长,重按有力,平素头晕作疼,神经受损,胃气逆,肝气逆,痰火相并,饱食动怒致痰厥,脉象弦硬而长,重按有力,脉象较前和缓,似有上盛下虚之象。
眩晕痰厥肝火胃气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0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周期紊乱伴经量减少1年。月经量少,颜色淡红,无经期腹痛。现病史见面部潮热,心悸,情绪波动,急躁易怒,头晕耳鸣,腰酸软,口苦口干,纳差,胃脘胀,手心发热,足底冰凉,大便稀薄,夜寐差多梦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弦细无力。中医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,证型为寒热夹杂型。
绝经前后诸证肝肾不足阴阳失调寒热错杂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0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两目直视、汗出不止、神志不清、四肢厥冷、舌红少苔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为煎厥证,证型为阴虚阳亢。病因病机为阴液素亏、冒暑操劳。望诊见舌红少苔,闻诊未提,问诊见神志不清、汗出不止,切诊见脉搏洪大无力。
煎厥证阴虚阳亢元气欲脱舌红少苔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,主诉突然晕厥意识障碍2小时。病史中有头痛头昏多年,突发头晕目眩、恶心欲吐后昏倒。神志模煳,不能回答问题,舌澹苔白,脉弦缓,四肢厥冷。诊断为厥证(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)。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,血虚风动,挟痰上扰,蒙闭清阳。
晕厥肝肾阴虚血虚风动痰上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女性。眩晕如坐舟中,脑中鸣响,心中悸动,动甚则神迷如寐,手足震颤掣痛。面色苍赤,舌质瘦硬、干绛、苔黄燥,脉弦劲如循锋刃。中医诊断厥证,证属真阴亏损,肝阳偏亢,内风时起。病程长,自47岁起患高血压病,病情反复加重。
厥证高血压真阴亏损肝阳偏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0岁,男性。主诉发热、双肺湿啰音、血WBC升高、X线示肺部感染。病程4日。中医诊断厥证。证型热毒炽盛,元阳虚脱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提及发热、血压下降、冷汗、四肢不温、尿少、心律不齐。切诊提及脉细。
厥证热毒炽盛元阳虚脱正气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8岁,男性。胃脘包块,食欲减退,形萎神衰,四肢厥冷,昏厥。少阴病,阳衰阴盛已极,尚存一丝微阳。面色苍白,唇乌,四肢厥冷,鼻息微动,胸窝微热,脉象似有似无。
少阴证阳衰阴盛四肢厥冷昏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2岁,主诉时发昏厥,发作时气上冲,手足强直,口不能言,神志清楚,出冷汗,哭后缓解,经期易发,经量少,体肥,盗汗,脱发,血压14.7/12.3kPa。中医诊断为冲任失调,血虚生风,挟痰上逆。望诊见舌澹胖,舌色不红,脉细,脉弦。问诊见经期症状明显,夜盗汗,脱发,体肥。切诊见脉细、脉弦。
昏厥冲任失调阴血亏虚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男性。初秋外感发热,体温高达39.8℃,四五日后发热增至40℃,大渴引饮,时有汗出,手足厥冷。舌绛苔黄,脉滑而大。证属阳明热盛于内,格阴于外,阴阳不相顺接之热厥。辨证依据为阳热内盛,阴气被格于外,导致发热而手足厥冷。
发热手足厥冷口渴脉滑大
查看详情 →
女,45岁,头晕、昏厥反复发作1年,加重1个月。形体羸瘦,面色白,口淡纳差,舌质淡红,脉细弱。证属气虚下陷之气厥证。病程中因情志刺激及劳累诱发,发作时头晕、不省人事、气息微弱、四末发凉、口开手撒,无抽搐及典型癫痫表现。辅助检查未见异常。
气厥证正气不足气虚下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1岁,男性。主诉头昏目眩,神疲乏力,夜寐易醒,不欲饮食。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厥证,证型风阳上扰,痰浊内蒙。舌苔腻,脉弦滑。神疲乏力,头昏目眩,夜寐易醒,不欲饮食。舌苔腻,脉弦滑。
厥证风阳上扰肝风内动痰浊内蒙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男,30岁。头晕目眩、神志昏蒙、不省人事、牙关紧闭。身热大汗、烦躁不宁、面赤唇干、口渴饮冷、小便黄热。脉数而虚。舌红质干无苔。猝中暑邪、灼伤气阴。暑为阳邪,耗气伤津,清窍失养。面色赤,舌红质干无苔,脉数而虚。
暑厥暑邪气阴伤清窍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男性。自汗、盗汗3年,进餐饮水即有汗出,入睡汗湿衣被,精神日衰。畏寒卧床不起,面色萎黄,心悸,气短懒言,腰以下厥冷,汗后畏冷。舌淡苔滑,脉浮数。证属阴盛格阳之寒厥证。
寒厥证自汗盗汗阴盛格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1岁,男性。主诉阵发性神志痴呆,每日发作3~5次,病程年余。伴有胸中憋闷、呼吸不利、热气上冲、视动为静、神倦乏力、食少、痰多、呃逆、手足凉甚。舌质澹、尖红、苔白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神志痴呆,证属肝气郁结,气痰遏阻于脑窍,阳热不达四末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,肝气郁结,气痰阻滞,阳热不达。
肝气郁结痰阻脑窍阳郁不伸四肢厥冷
查看详情 →
女,54岁,头昏心慌倾倒,纳少,手足冷,食后胃胀,泛酸,口干,苔薄黄,脉细弦,气阴两虚,心神不宁,阴阳气不相顺接
胃间质瘤倾倒综合征气阴两虚心神不宁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