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33岁,女性,流产后气血亏虚,因郁怒致昏仆。主要症状为面色苍白,四肢厥冷,神昏,头晕如坐舟,胸闷恶心,颈项拘急,二日未进食,恶露未尽。脉弦细,舌色澹红,苔薄。中医诊断为阳气失于流通,而成气厥。四诊见面色苍白,舌澹红,苔薄,脉弦细。病程涉及流产后气血亏虚与情绪刺激导致气机逆乱。
气血亏虚气机逆乱清阳不升浊气上逆
查看详情 →
68岁女性患者,主诉气上逆而喘,喉有痰鸣声,不能讲话,病程30分钟。病史提示饮菜汤后出现胸脘满闷,气喘痰鸣。望诊见面色微黯,舌苔白厚腻。脉象沉滑。中医诊断为痰厥证。
痰厥证气上逆痰鸣胸脘满闷
查看详情 →
24岁,左侧偏头痛近1年,头胀跳痛伴眩晕,面色苍白,恶心呕吐苦水,口苦性躁,心烦意乱,冷汗阵出,四肢不温,难以入睡,气短神疲。舌苔薄黄而润,脉沉细不数。中医诊断为头痛,证属寒热错杂、虚实兼夹,病位在肝。寒象见面白肢凉、舌苔薄润、脉沉细;热象见心烦失眠、恶心呕吐苦水、口苦苔黄;虚象见气短神疲。
头痛肝寒肝热虚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9岁。主症包括精神萎靡、呼吸气短、大汗淋漓、四末厥冷、口干津枯、每日大便十余次、完谷不化、食入即泻。舌质澹、苔灰黑无津,脉虚数。中医病名肺痨,证型肾阳不足、脾阳虚衰,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、气血运行失常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苍白、舌质澹、苔灰黑无津、脉虚数。
肺痨肾阳不足气血虚阴寒内盛
查看详情 →
男,69岁,反复咳嗽40年,气促13年,意识不清6小时。神志不清,呼吸微弱,口唇紫绀,体温39.0℃,双肺湿啰音,痰黄黏,大便难解,舌紫暗,苔白腻微黄,脉细数无力。厥证(痰蒙神窍),肺胀(肺脾肾虚,痰热瘀阻)。
厥证肺胀痰热瘀阻肺脾肾虚
查看详情 →
樊女士 腹水 骤见昏厥 面赤 目反 四肢强直 脉弦芤而数 厥证 气血上并 肝肾亏虚 阴损及阳 阴陷于下 阳泛于上 肝风挟痰上蒙清窍 脉弦芤而数 神识未清明 脉仍芤数
厥证肝肾亏虚气血逆乱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背至颈部拘急,全身抽搐,昏倒不省人事,几秒后恢复。病程8年,发作频率由每年1~2次增至3~5次。性情急躁易怒,口内粘腻,舌红有裂纹,苔黄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肝气郁结、痰浊阻滞。
厥证肝气郁结痰热阻滞项背拘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女性。高热神昏,不省人事,不能语言,肢体瘫痪。舌质红绛苔干黑,脉洪滑数。中医诊断为类中风病之迫厥证。病因属情志过激,过度疲劳,气血上行,脉络破裂,血瘀于脑。病机为气血逆乱,神气失守,经脉失养,肝肾阴液大伤,三焦相火亢极,血瘀化毒。
类中风血瘀化毒肝风内动心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8岁,女性。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15年,痛时四肢厥冷,汗透衣衫,呕吐频繁,痛止热退,每次疼痛持续3~5天。舌质偏红,舌苔薄白,脉象沉涩。诊断为寒热错杂之蛔厥证。病机为内脏虚寒,蛔虫内扰,气机升降失常。
蛔厥证胆道蛔虫症寒热错杂脾虚失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4岁,女性。主诉眩晕、心悸1周。现病史示眩晕、视物旋转、心悸、面色萎黄、乏力、后背痛、饮食少。辨证分析示厥证,证属心脾不足,肝郁气滞。望诊示面色萎黄。问诊示心悸、乏力、饮食少。切诊示脉平缓。
眩晕心悸心脾不足肝郁气滞
查看详情 →
女,26岁,主诉午前争吵后忽然倒地,角弓反张,两目直视,喉硬不语。诊脉弦劲有力。辨证属暴怒伤肝、血与气并走于上所致的薄厥或大厥证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未提及,脉弦劲有力。
薄厥证肝气郁结血气并走角弓反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3岁,男性。主诉为1年前晨起排尿时突然昏倒,醒后恢复,共发作27次。中医诊断为厥证,证属脾肾亏虚,气机失调。舌淡,苔薄白,脉沉细。
厥证脾肾亏虚气机失调心脾肾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5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、气短、头晕1月余,伴晕仆。病程1月。中医病名属少阴病。证型为心阳不振,肾阳不足,气弱血寒。病因病机为心阳不振,肾阳不足,气血不相接续。望诊面色萎黄少华,体质瘦弱,精神欠佳。舌质澹嫩苔白润。脉迟缓而结代频繁。
心动过缓少阴病心阳不振肾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20岁男性,间断性晕厥2天。颈部强直,呈强迫颈位,舌质舌苔正常,脉沉弦。诊断为晕厥(颈动脉窦症候群)。病程短,发病于劳动中,颈部活动受限诱发晕厥。病因病机为颈动脉窦反射过敏。
晕厥颈动脉窦症候群肝气郁结肝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右上腹间歇性刺痛半年,每隔15~20天发作一次。厥阴寒热错杂证。发作时剧痛、肢冷、心中烦热、嘈杂似饥而纳少、口苦渴喜冷饮、尿色淡黄、大便时溏时结、舌质红苔白润、脉细弦、月经40天左右一次,量多色紫红有血块,经来时乳房胀痛。
慢性胆囊炎厥阴寒热错杂右上腹刺痛肢冷
查看详情 →
杨女 痰湿素盛 肝家热郁 旧有闭厥之患 当前症状为复发出痰颇多 弦滑而数大脉象 痰湿内阻 肝热上扰 厥证属闭厥 痰、气、食、蚘均可成厥 阳气劳张可致煎厥 痰湿与肝热互结致闭厥 痰湿内盛 肝热郁结 脉弦滑数大
痰湿内盛肝家热郁气闭不通阴气衰弱
查看详情 →
二十五岁,腹胀如鼓,呕哕大叫而厥,不能坐卧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属厥证,证型为痰火闭塞,病因病机为忿怒致火气冲逆,痰涎闭塞。面色晦暗,舌苔厚腻,脉弦滑。患者情绪激动后病情加重,问诊提示有情志诱发因素,切诊脉象弦滑。
腹胀如鼓呕哕发厥痰火闭塞
查看详情 →
谭某,女,46岁。足趾阵发性疼痛麻木、行走困难。闭塞性脉管炎。阳虚寒凝,经脉瘀阻。双足趾触之冰冷,肤色苍白,趾端瘀紫,脚背动脉未明显及,患处麻木疼痛。舌淡苔白。脉沉细。
闭塞性脉管炎阳虚寒凝经脉瘀阻足趾疼痛
查看详情 →
女,38岁,烦躁易怒,头昏胸胁胀满,呃逆频发,病程2年。气厥,肝郁气滞。怒伤肝,肝气郁结,血随气逆,上壅清窍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包括情绪激动时昏仆,神经官能症诊断。
气厥肝郁气滞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3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痫厥,发时哭笑无常,四肢发痉、厥冷、牙关噤急,严重时连日发作,每次持续20~30分钟,发后头晕且痛。病程自14岁开始,每年发作1次,21岁加重,近期发作频繁。脉弦细滑,苔薄白。中医诊断为痫厥,辨证为风动痰升,神明失聪,病根深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正常,舌苔薄白,脉弦细滑。
痫厥肝风内动痰浊上扰血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