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重+里急后重
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,主要症状为便血、脓血、里急后重、腹胀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为湿滞,证型为肠胃湿滞,病因病机为湿邪内蕴,气滞不运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便血、脓血、里急后重、腹胀、小溲短少、晨间作泻、腹胀痛、咽物作噎、口渴泛稀涎,切诊脉象为滑弦而数、弦滑而数大、弦滑而实大。
便血气滞湿邪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2岁。主诉细菌性痢疾3天,腹痛里急后重,大便赤白黏冻,一日10多次。脉弦滑,舌黄腻。诊断为湿热积滞肠中,肠失传导。
里急后重细菌性痢疾湿热积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。主诉慢性肠炎病史8年,反复发作。现症见大便溏泄,水谷不化,胃纳不馨,食后胀满,消化不良,神疲肢倦,面色萎黄,性欲减退,腰酸膝软,头晕目花。舌淡苔白,脉缓弱。中医诊断为慢性泄泻,属脾肾阳虚型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病程长,饮食诱发,症状反复。切诊见脉缓弱。
慢性泄泻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女性,主诉大便赤白黏冻脓血4年余。现症见大便带血,便中夹杂赤白黏冻,每天5次左右,里急后重,小腹坠胀疼痛。舌质稍红,苔薄黄,脉稍弦。中医诊断为痢疾,病机为脾胃虚弱,气血瘀滞,兼有湿热证。病程4年余,因饮食不慎致泄泻,反复发作,肠镜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,病理示升结肠重度慢性炎伴活动性炎。
里急后重慢性结肠炎脾胃虚弱湿热证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51岁,腹痛,里急后重,下利便血,日3~4次,病程半年。面色面黄,肢冷,两胁胀痛,脘闷纳呆,心悸时烦,夜寐不宁,舌质澹润,脉弦细而濡。诊断为脾肾虚寒,肝郁气滞,横克脾土。
慢性结肠炎脾肾虚寒肝郁气滞便血不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男性,反复黏液便血3年余,现症每日排便5~6次,黏液夹血,伴疲乏、下腹坠胀、肛门灼痛、里急后重,舌淡苔白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痢疾,辨证气血虚弱,湿热蕴结,肠络损伤。望诊舌淡苔白,闻诊无特殊,问诊述疲乏、下腹坠胀、肛门灼痛、里急后重,切诊脉弦滑。
里急后重痢疾气血虚弱湿热蕴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1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黎明时肠鸣腹痛,腹痛即泻,病程5年。伴随症状包括腹痛喜温喜按,体瘦神疲,动则心悸气喘。中医诊断为五更泄。证型为肺肾气虚,脾气不足。病因病机为肺气亏损,金不生水,致肺肾气虚,脾气不足生化乏源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症状描述及病史,切诊未提及。
五更泄肾阳虚脾虚肺气虚
查看详情 →
周某,女,53岁。腹痛腹泻2年余,便不成形夹红白黏冻,2~3次/日,伴右下腹疼痛,里急后重。泄泻。湿热蕴于大肠,气血与之相搏结,气机郁滞,肠道功能失职,脉络受损。舌红苔黄稍腻,脉弦细。舌红苔薄黄,脉弦细。舌红苔薄,脉弦细。舌澹红苔薄,脉细。
泄泻湿热蕴肠气机郁滞气血搏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4岁。阵阵腹痛,痛而拒按,便后腹痛暂缓,下痢赤白脓血,黏稠腥臭,小便黄赤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病因病机为夏秋暑湿热三气交蒸互结,饮食不洁,滞于脾胃,积于肠腑,气血凝滞腐败。中医病名湿热痢,证型为湿热内蕴。
里急后重湿热痢暑湿热交蒸饮食不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男性。反复右胁肋痞满、胀痛10年,再发1个月。肝病面容,酒糟鼻,蜘蛛痣,胁腹隐痛,痛处不移,喜温喜按,腹泻水样便,纳呆,神疲,肢凉,面黧黑。舌澹紫略胖,舌底脉络纡曲,苔白腻,脉沉涩。肝右肋下2cm,质中等,触痛明显。证型为中焦虚寒,寒热错杂,酒毒郁瘀肝胆,久病入络。
酒精性肝硬化中焦虚寒脾虚湿盛瘀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11岁男性,腹痛腹泻,里急后重5天。痢疾(湿热毒邪)。腹痛腹泻,里急后重,肛门灼热,泻下不爽,口渴,小便黄赤短少,夜眠欠安。舌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
里急后重痢疾湿热腹泻
查看详情 →
10个月男婴,腹泻伴发热、脓血便,病程半月余。大便镜检脓细胞(+++),红细胞(+++),大便培养为弗氏痢疾杆菌,有I度脱水,精神体力弱,泻痢日10余次,黄稀多脓,曾发生休克、抽风。舌苔黑而润,口内有鹅口疮,脉象细弱无力。辨证属久痢大伤脾阳,出现慢脾风证。
里急后重久痢伤脾阳慢脾风证脾肾阳衰
查看详情 →
60岁男性,间断排稀便3月余,再发10天,大便黄褐色质煳,偶有黏液,体重减轻5kg。舌质澹红,苔黄腻,脉弦细。腹软,左下腹轻压痛。中医诊断泄泻,证型脾虚湿热血瘀。溃疡性结肠炎(全结肠、活动期),结肠黏膜糜烂、溃疡,血管纹理消失,肠壁增厚。大便潜血阳性,血沉升高,C反应蛋白升高,低蛋白血症,低钾血症,低钙血症。
泄泻脾虚湿热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3岁,男性,主诉发热、腹痛、腹泻、痢下赤白脓血、肛门灼热、里急后重、小便黄赤短小。中医诊断为外感发热、痢疾(肠澼),辨证为大肠湿热证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
里急后重大肠湿热证发热腹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女性,主诉腹痛下利反复发作6年,近2个月加重,伴有低热、便溏带脓血、里急后重、体重减轻。面色萎黄,舌质澹红,舌苔薄黄,脉细弦小数。病程中见下腹隐痛,大便每日3~5次,后增至10余次,脓血便,体温37.8℃,肠镜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。中医诊断为肠腑湿热,气血不和,病机为湿热未尽,气血不和,本虚标实。
里急后重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气血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男性。主诉胃脘胀满、嗳腐吞酸、腹痛腹泻。病程由初起至复诊逐步发展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。证型为热结旁流证。病因病机为饮食积滞,化热伤络。舌苔黄厚而糙,脉轻取似软,重取沉实。
胃脘胀满嗳腐吞酸腹痛腹泻热结旁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主诉腹胀、腹痛、肛门坠胀,大便变细、色黑、排便不通畅,夹有黏液或脓液样便。中医辨证为气血双亏,瘀毒内结。望诊见慢性病容,体虚无力,舌淡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腹部疼痛至腰骶尾部,纳少。切诊见脉细弱无力。
直肠癌气血双亏瘀毒内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主诉痢下赤色,腹痛,里急后重,小溲短少,胃纳锐减,病程两旬。舌苔厚腻,脉缓。中医诊断虚性赤痢。病因病机为脾肾不足,暑湿侵袭。望诊舌苔厚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有腹痛、里急后重、小溲短少、胃纳锐减,切诊脉缓。
里急后重脾肾不足暑湿伤及痢下赤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女性,慢性腹泻伴左下腹隐痛两年多。主要症状为腹泻每日5~7次,大便溏,后加重为每日8~10次,夹黏液脓血,里急后重,左下腹痛。辨证为脾胃虚弱,病位在脾胃与大肠,病机为脾肾阳虚、寒热错杂。舌质澹、苔白、脉濡滑。面色萎黄,肢倦乏力,肠鸣腹泻,不思饮食,食后脘腹不舒。左下腹轻压痛。
里急后重慢性腹泻脾胃虚弱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岁半,男性。发热、恶心呕吐、抽风、昏迷,大便脓血样,里急后重。急性中毒性痢疾。面色灰暗,寒战高热,呼吸暂停,谵妄躁动,下痢脓血频繁。舌质淡不红,苔薄白腻,右沉濡,左弦大急。病情进展迅速,白细胞总数升高,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。后续病情变化中出现汗出、体温波动、绿脓样便、红疹、舌苔转黄腻少津、右沉数、左沉弦。
里急后重急性中毒性痢疾高热惊风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