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病史提示10年前感冒后出现咳嗽、发热,后诊断为“急性肾炎”,3年前加重诊断为“慢性肾炎”,近一月因感冒症状复发,尿蛋白(+),伴胃脘痛、发热、咽干痛、咳嗽。舌澹苔白腻,脉缓。辨证为腰痛(慢性肾炎),证属脾肾两虚,气滞湿阻。
慢性肾炎脾肾两虚气滞湿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0岁,男性,间断寒战、高热伴咽痛、关节痛10个月。现症见每日寒战后高热,咽痛、关节痛,口干思冷饮,咳嗽胸痛,白黏痰,小便黄赤,大便干燥。舌红,苔黄腻,脉浮滑数。中医诊断少阳郁热,营卫不和,肝火犯肺。病因病机为邪热久居少阳,化燥伤阴。望诊见舌红苔黄腻,闻诊无特殊,问诊见发热、咽痛、咳嗽、便秘,切诊见脉浮滑数。
少阳郁热营卫不和肝火犯肺舌红苔黄
查看详情 →
男,7岁,哮喘两年,加重3天。喘促时作,夜间尤甚,喉间哮鸣,咳嗽咯痰色白黏腻,鼻塞流涕。舌淡红,苔白腻,脉滑细。中医诊断哮喘,辨证痰湿蕴肺,肺失宣肃。舌象淡红,苔白腻,脉滑细。
哮喘痰湿蕴肺肺失宣肃脾肺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4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左目骤昏,视直如曲,视大为小,伴有头目晕眩、短气懒言、四肢倦怠、咳久多痰、时或见红。病程10年。中医病名为视惑,证型为肺虚脾不足、阴虚。病因病机为神光失序,飞越乱散,肺络受损,失血过多,阴精亏损,阴阳不和。望诊示面色皖白,舌质较红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咳久多痰、时或见红、午后潮热。切诊示脉虚软、虚细数。
视惑肺虚脾不足阴虚
查看详情 →
33岁女性,腰痛、腹痛、经期加重、周身乏力、腰背酸软、记忆力下降、两目晕花、带下较多、色粉红或黄白相兼、身乏无力、恶寒、双目晕花、面部红色皮疹、瘙痒、头晕、咽干、牙痛、牙龈红肿、鼻衄、心烦易怒、食纳差、大便溏稀、入睡难。舌暗红苔薄黄,脉沉细弦。中医诊断症瘕,证属气滞血瘀。舌象暗红苔薄黄,脉沉细弦。后期舌暗澹有齿痕,苔白而干,脉弦细。病机为痰聚成核,阻滞气血,加之时感外邪。
子宫肌瘤气滞血瘀痰核血瘀虚火
查看详情 →
女,57岁,反复外感,畏寒,低热,咳嗽,无痰,口干咽痛,咽中如有物堵,胸闷,纳呆,大便2~3日一行。外感风寒,肺气失宣,痰湿内生,气机不畅。舌暗淡,苔白,脉沉细。二诊舌暗红,苔薄,脉弦细。三诊舌嫩红,少苔,脉弦缓。
外感反复肺阴不足胃气阻滞气机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男性。主诉身热微寒,右胁疼痛不适,乏力腿软。病程较长,自2009年胆结石手术后反复恶寒发热,2013年7月持续性发热未愈。舌苔薄黄、质暗红,脉细弦。辨证为肝胆失疏,湿热瘀郁。舌有紫气,脉细小弦。三诊时出现咽痛、咽喉充血,舌苔薄质红,脉细弦。四诊时身热已清,舌苔薄白、质暗红。
胆结石术后湿热瘀郁肝胆失疏右胁隐痛
查看详情 →
女,62岁,慢性咳嗽12年,气急6年,冬季加重,阵发性咳嗽,咳甚则气急不能平卧,痰多色白如沫,口干欲饮,咽痛,神疲乏力,畏风怕冷,易汗,纳少,便溏。舌苔薄腻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:咳嗽,证型:脾阳虚、寒痰型,病机:肺气虚弱,脾失健运,痰饮蕴肺,肺气上逆。
慢性咳嗽脾阳虚寒痰气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男性。主诉饮酒及食辛辣后突发一侧睾丸肿胀疼痛剧烈。阴囊水肿,触痛明显,行走及直立疼痛加重,伴发热,体温38℃左右,咽干咽痛。右侧睾丸肿胀,触痛明显,阴囊光亮,舌苔黄燥,脉象细数。诊断为子痈,辨证为热毒下注。
子痈热毒下注睾丸肿胀睾丸疼痛
查看详情 →
11岁男童,发热3天,全身浮肿,小便鲜血样,四肢酸痛,咽痛,咳嗽,口渴,大便干结。舌尖红,薄黄苔,脉细数。风热犯肺。病机为风热之邪犯肺,肺失清肃,津液失布,水道不利,故见浮肿、小便异常。
咽痛发热肺热水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25岁。发热伴面部、胸腹、四肢皮肤斑疹红晕,咽痛喉肿,扁桃腺肿大化脓,白腐,体温39.5℃,口周围苍白,舌红尖部起刺,状似杨梅,根部黄厚,质绛且干,头晕心烦急躁,唇焦破裂流血,大便二日未行,小便赤短。诊断为烂喉痧,证属温邪蕴热,气营两燔。望诊见舌绛起刺,口唇苍白。闻诊无明显异常。问诊见发热、咽痛、舌象异常。切诊见脉象未明,但病情急重。
烂喉痧温毒气营两燔杨梅舌
查看详情 →
咳逆咽痛音哑,脉象紧数。肺虚肝液亏,肾水不能制火,木郁水亏,虚火上炎。邪未透泄,音哑咽痛,病程未久。咳呛音哑,中虚木火烁金。咳沫音哑,中虚肺气不清。咳逆音哑,似屑阴亏火动。脉象未见虚数。紫菀、人中黄、牛膝、北沙参、桑叶、杏仁、生蛤壳、米仁、天花粉、生芪、橘红、川百合、丹皮、麦冬肉、川贝、冬桑叶、旋覆花、马兜铃、麻黄、象贝母、紫菀茸、杏仁、桔梗、人中黄、枇杷叶、冬瓜子、知母、炒苏子、兜铃、鲜枇杷叶、川郁金、川郁金汁、龟版、鸡子黄、牡蛎、川百合、淮膝、盐水炒广皮、云茯神、青盐炒熟地、盐水炒广皮、生米仁、枇杷叶、冬瓜子、知母、紫菀茸、炒苏子、马兜铃、冬桑叶、橘红。
咳逆音哑肺虚肝液亏肾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嗜睡、左胁胀痛、大便偏干、口干口苦、低热。舌淡红,苔白黄腻,脉弦。二诊见舌澹红胖,脉弦数。三诊舌淡胖,苔黄。四诊舌淡胖,苔薄黄。五诊舌淡红,苔白腻。六诊舌淡暗,苔白。七诊舌淡暗,苔薄白润。八诊舌暗红,苔白腻。九诊舌暗,苔薄黄腻。十一诊舌暗淡,有瘀点,苔白腻,根厚腻稍黄。十二诊舌淡胖,苔心黄腻,脉细数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
胁痛口苦低热舌淡胖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咽痛半年,耳痛半年,咽后壁轻度污红,舌薄苔,脉小弦。中医病名属咽痛,证型为肝气郁结、胃热上蒸,病因病机为肝失条达,阳明伏热循经上犯。望诊见咽后壁轻度污红,舌薄苔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见咽痛、耳痛、咽干、喉头有痰样物潴积、异物感、鼻咽部加重、剧痛、左耳作痒作痛。切诊见脉小弦,后诊脉平有弦意、平而细、平。
咽痛耳痛肝气郁结胃热上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1岁,男性。主诉感冒发热咳嗽3天。发热无汗,咳嗽,痰不易咳出,头痛头胀,咽痛,食纳不香。舌苔黄腻,脉浮滑数。中医诊断外感风寒咳嗽。舌质正常,脉滑数,苔黄腻。二诊时咳白色粘痰,胸闷胀不运,脉滑,苔白腻。三诊时痰色黄,量多,脉滑,苔白。
感冒发热咳嗽痰黏胸闷不运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,眩晕、头昏、易倦乏力、月事衍期、量少、面色淡白、大便干结、纳谷不多、胃脘不适。中医病名眩晕,证型气血不足、肝肾气血不足、虚体感邪、肺咽不利。舌质淡红,苔薄,脉细弦、细、重按无力。血压偏低,低血压多年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,清空失养,肝肾气血不足,虚体感邪,肺咽不利。
眩晕气血不足低血压面色淡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6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,体温波动,伴有身倦、纳差。病程6个月。中医病名为发热,证型为脾肺气阴两伤,血瘀肝肾经络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质淡红暗有齿痕,苔白。脉象左弦,右细。咽部微红,咽后壁有滤泡。无明显外感表证,病机为外感时邪失治,余邪未净,脾肺气阴两伤,血瘀肝肾。
病毒性咽炎脾肺气阴两伤肝肾受损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杨某,32岁。胃纳不佳,大便两日一行,下肢浮肿,苔黄腻,脉细。脾虚湿蕴。面色正常,舌象黄腻,声音正常,气味无特殊。问诊见纳差、浮肿、尿蛋白,病程较长。脉细,苔黄腻。
肾病综合征脾虚湿蕴苔黄腻脉细
查看详情 →
18岁女性,厌食2年,停经1年半,食后胃胀,咽痛,嗳气,腰酸,大便干结,体重36kg,身高154cm,面色萎黄,形体赢弱,舌质澹红,舌苔薄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厌食,证属肝胃不和、脾肾两虚。望诊面色萎黄,舌质澹红,舌苔薄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有厌食、胃胀、咽痛、嗳气、腰酸、大便干结、停经。切诊脉细弦。
咽痛神经性厌食症肝胃不和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21岁男性,外感发热三天,恶寒、咽痛、头痛(以前额为重),面红,舌红苔白厚,脉洪大。体温39.5℃。中医病名属外感发热,证型为风热犯表,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之邪。望诊见面红、舌红苔白厚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发热、恶寒、咽痛、头痛,切诊脉洪大。
外感发热风热犯表热盛伤津脉洪大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