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45岁,女性。嗳气吞酸,胃脘胀满不适3年余。舌暗澹可见瘀点,苔根部黄厚腻。脉弦细。诊断为吐酸,证型为气滞痰阻,胃气上逆。胆汁反流性胃炎,胃下垂。
气滞痰阻胃气上逆血瘀胆汁反流性胃炎
查看详情 →
69岁女性,胃脘部胀痛反复发作10年,胃镜提示反流性食管炎、浅表性胃炎、十二指肠球炎。胃脘隐痛、刺痛,胸骨后灼热,恶心欲呕,口干喜温饮,嗳气纳少,大便偏干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,胃气上逆,血瘀。
肝郁气滞胃气上逆血瘀反流性食管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。主诉为面部及上肢紫褐色斑、乏力、肌肉酸痛、心烦、胸闷、嗳气、大便秘结、关节疼痛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为红斑狼疮,证型为肝郁化火、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劳累基础上感受热毒,肝郁化火,气机失调,血热外溢,凝滞肌肤。望诊见舌质红,苔白干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心烦、胸闷、嗳气、善太息、大便秘结。切诊见脉弦细。
气滞血瘀血瘀阻络胃气上逆红斑狼疮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2岁。主诉上腹部胀痛半年,进食后加重,伴反酸、嗳气、喉中异物感、不欲食。体征见痛苦病容,面色萎黄,体瘦,舌苔薄黄,质紫黯,脉沉涩无力。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,气滞血瘀。辨证病机为肝气郁结,气机不畅,导致胃失和降。舌象紫黯,脉沉涩提示气滞血瘀。病程半年,工作压力大加重症状。
气滞血瘀胃气上逆慢性胃炎肝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男性,主诉心前区闷胀时痛2年,加重2个月。左胸憋闷,时有刺痛,气短,乏力,头晕,大便干结3日一行,胃脘胀满,嗳气,心悸。舌质澹红,苔黄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型为气滞血瘀,腑气不通。病因病机为肝气不舒,气滞血瘀,肝胆气郁化热,横逆乘土,腑气不通,纳化失常。
气滞血瘀肝郁气滞胃气上逆胸痹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男性,主诉上腹部反复疼痛、痞胀不适20余年,加重1月。胃脘隐刺痛,晨起空腹为甚,食后稍减,脘痞腹微胀,嗳气不畅,胃中嘈杂似饥,口苦咽干,恶心呕吐苦水胆汁,大便干,形体瘦长,神疲乏力。舌质黯红边有瘀斑,舌底脉络暗滞迂曲,苔薄腻微黄,脉弦细濡。中医诊断胃脘痛、胃痞。证型为虚实夹杂,本虚标实,以气血亏虚、气滞血瘀为本,湿热内蕴、胃气上逆为标。
气滞血瘀胃气上逆残胃炎胃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嗳气4年,胃痛1年余。嗳气频繁,饮食减少,食后脘腹胀满隐痛,嗳气更甚,时有头晕。舌质淡,舌体胖大,舌苔白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呕气、胃痛,证属肝胃不和,胃气上逆。病因病机为肝胃不和,痰湿阻滞气机,土壅木郁。
胃气上逆血瘀肝胃不和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3岁。主诉胃脘及胸骨后疼痛3年。现病史显示时有胃痛连及前胸,嗳气反酸,眠差,大便干。舌象暗红,苔微黄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胃痛,辨证属气滞血瘀,胃气上逆。
气滞血瘀胃气上逆胃痛烧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女性。主诉胸前疼痛,饭后加重,伴心悸、心慌、口干、嗳气、恶心欲呕。病程自1982年8月起。中医诊断气阴不足,气滞血瘀。辨证为胸膈气血阻滞,兼有胃气上逆、心肺气阴不足。舌苔尖边稍偏红有瘀点,苔薄白。脉细涩。
气滞血瘀胃气上逆气阴不足心肺气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52岁,胃脘隐痛10年余,胃脘胀痛连及两胁,生气后加重,胃脘嘈杂,早饱,嗳气反酸,恶心,胃纳差,乏力,大便时溏,眠差多梦。慢性萎缩性胃炎,中度不典型增生。肝气郁滞,气滞血瘀,脾虚气弱,胃气上逆。舌质黯红,苔薄白,脉弦。
气滞血瘀胃气上逆胃脘隐痛肝气郁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男性。主诉吞咽困难一月,不能进干饭,仅能进米汤和糖水,伴嗳气、呕吐白色泡沫唾液,形体消瘦,大便干结。舌红苔黄燥,舌边有齿痕,脉沉弦。情志不遂,嗜烟酒。食道上端不全性梗阻,食道上端新生物。噎嗝,气郁化火,气滞血瘀,痰火瘀互结,年高精衰,津液干涸。
胃气上逆气滞血瘀噎嗝气郁化火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