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48岁,男性。主诉胃脘部疼痛2年多,加重2月。中医病名胃脘痛,证型肝胃不和证,后转为脾胃不足证。舌质红,苔白腻,后转为苔黄腻,脉沉细,后转为脉弦。症状包括胃脘隐痛,进食后加重,嗳气频,纳食好,二便调,左少腹隐痛,腹胀、腹鸣,夜眠好,乏力。
胃溃疡肝胃不和脾胃不足苔白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间歇性胃脘部疼痛5年,伴有胃脘部胀痛、嗳气、饮食减少、心情烦闷、睡眠欠佳。舌质稍红、苔黄腻,脉细弱。查体左上腹轻度压痛。胃镜检查提示胃底部多发性溃疡,慢性浅表性胃炎,幽门螺杆菌阳性。中医诊断胃疡,证型肝胃不和、湿毒伤胃。
肝胃不和嗳气胃疡湿毒伤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8~75岁,性别男性48例,女性30例。主要症状包括倦怠乏力、腹胀纳少、胃脘冷痛、胃脘及两胁痛、口干苦、气短、头晕、便溏、舌澹胖、苔薄白或白腻、脉沉细或弦。中医病名包括胃溃疡、浅表性胃炎、萎缩性胃炎、十二指肠溃疡、十二指肠炎等。证型包括脾胃气虚、脾胃虚寒、肝胃不和、气阴两虚、脾虚湿蕴、脾失统摄。病因病机涉及脾虚、肝胃不和、湿热、虚寒等。望诊见舌澹胖、苔白或黄厚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腹胀、纳差、便溏、口干苦、心烦急。切诊见脉沉细、弦或滑。
肝胃不和脾虚气血不足胃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女,54岁,胃痛时作2年,嗳气,泛酸,大便失调。舌质紫,舌苔澹黄腻,脉弦。胃窦溃疡(S1期),充血渗出性胃炎。湿热中阻,肝胃失和。舌质紫,舌苔澹黄腻,脉弦。舌苔澹黄腻,脉细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腻,脉细滑。
胃溃疡肝胃不和湿热中阻脾胃虚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男性,主诉夜寐欠安20年,伴胃脘疼痛时作时止10余年。病程较长,睡眠质量差,常因劳累、情绪及饮食诱发症状。胃脘疼痛伴泛酸嘈杂、恶心、口干苦、纳食减少。舌苔薄黄腻,脉细微弦。中医诊断为不寐、胃脘痛。证属肝胃不和,瘀热交阻。望诊见舌苔薄黄腻,闻诊无特殊描述,问诊提示情绪与饮食因素影响病情,切诊脉细微弦。
肝胃不和不寐胃脘痛瘀热交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男性。主诉胃脘疼痛,痛如刀割,伴腹胀、嗳气、呃逆、泛酸、肠鸣、头晕、神疲、纳少。病程近一月。中医病名胃溃疡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。证型肝胃不和,胃气上逆,脾失健运,瘀血阻滞。舌象质暗红,苔薄白。脉象缓弦。
胃溃疡肝胃不和胃气上逆脾失健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女性,主诉胃痛酸食更甚2年余,左半侧头痛1周余。面色不荣,慢性焦虑面容。胃痛空腹或食后均痛,痛性不定,常隐痛、胀痛或针刺样痛交替,酸食及情绪变化时加重,伴腹胀、嗳气、泛酸、恶心欲呕、胁下胀痛、夜间睡眠差、口干口臭、疲倦易累。舌淡红暗苔薄黄,左脉弦,右关脉濡,余脉弦。中医诊断为胃痛,证型为痰热犯胃,肝胃不和。
胃溃疡肝胃不和痰热犯胃慢性焦虑
查看详情 →
男,61岁。胃痛反复发作伴睡眠时好时差十余年。胃脘痛。肝胃不和,瘀热交阻。胃镜检查示胃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慢性浅表性胃炎。苔薄黄腻,脉细微弦。夜寐时差,纳食减少,泛酸嘈杂,恶心,口干苦,嗳气。
肝胃不和胃溃疡嗳气胃脘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年龄未提及。主诉胃痛嗳气,泛吐酸水,呕血盈盆,色如咖啡,其气酸臭,大便色黑如酱。病程多年。中医病名胃溃疡,证型肝胃不和,瘀热不宣,阳明瘀热,肝郁气滞。病因病机胃溃疡出血,肝火冲逆,犯胃损络,阳明瘀热上犯。望诊舌苔黄垢。闻诊气味酸臭。问诊有心脘疼痛,呕血便血。切诊脉弦数,右脉濡涩,左脉尚弦,转濡软。
胃溃疡肝胃不和瘀热不宣肝火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。主诉胃脘疼痛,常于上午10时、下午4时发作,痛连两胁,胸脘胀闷,嗳气吐酸。病程数月。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。舌质澹红,脉弦数。大便秘结,口干微苦。
肝胃不和胃溃疡胃痛十二指肠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8岁,男性。主诉胃脘痛8年余,发作时上腹胀痛,空腹夜间尤甚,喜温喜按,嗳气吞酸,困倦乏力,四肢欠温,大便色黑。舌苔白质淡,脉濡细。中医诊断为胃脘痛(胃溃疡),病机属脾胃虚寒,气血不足。望诊见舌质淡,苔白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嗳气吞酸、困倦乏力、四肢欠温。切诊见脉濡细。
胃溃疡肝胃不和脾胃虚寒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56岁,胃痛史6年,半月前吐血,柏油样便。面色晦黄,胃脘胀痛,得食稍安,时或嘈杂嗳气,纳可量少,大便尚调,舌澹苔薄白糙,脉细弦。胃镜示胃小体处大片糜烂,质硬,暗红色,分泌液。
胃溃疡肝胃不和胃痛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44岁男性,主诉脘痛且胀近半年,郁怒时加重,食欲不振,嘈杂泛酸,嗳气不畅,肠鸣,多矢气,大便微溏,黑便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沉细弦。胃呈鱼钩型,胃粘膜增粗,胃小弯侧见壁龛,局部压痛。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,胃络损伤。
胃溃疡肝胃不和嗳气胃络损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6岁,男性。主诉胃溃疡,常噫酸嗳气,呕去始快,食后腹胀,近十日食量减少。中医诊断胃溃疡。舌苔腻,脉滑。病程近十日。
肝胃不和胃肠溃疡气滞食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男性,主诉胃脘疼痛五载,因情志不舒或饮食失调复发。症状包括胃脘胀痛、连及胁背、嗳气吞酸、嘈杂纳减、大便干燥。舌苔白,脉弦紧。中医诊断为肝气犯胃,病因病机为情志不快,肝气郁结,横逆犯胃,气机不利,胃气上逆。
胃溃疡肝胃不和肝气郁结气机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男,40岁。胃脘疼痛五年余,疼痛每于饥饿或劳累时发作,痛处不移,得食稍缓,时有发酸。脉沉弦细,按之沉滞不起。舌质暗,舌苔黄,根厚腻。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、痛久入络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,瘀血内阻,久病入络。
胃溃疡肝胃不和瘀血内阻久病入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4岁,男性。胃脘部胀痛半年,郁怒则加重,食欲不振,嘈杂泛酸,嗳气不畅,肠鸣,多矢气,大便微溏,时有黑便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沉细弦。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、胃络损伤。胃呈鱼钩型,胃粘膜增粗,胃小弯侧见壁龛,局部压痛。
肝胃不和胃脘痛胃络损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女性。主诉慢性萎缩性胃炎5年,近来胃胀痛,无嗳气,微灼热,时有泛酸,纳食不多,大便干结。舌淡红,苔薄黄,脉弦缓。中医诊断胃痛、胃疡,证属肝胃不和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,气机不畅,胃失和降。四诊见舌象淡红,苔薄黄,脉弦缓。
胃溃疡肝胃不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66岁男性,胃脘部胀痛不适反复发作10年余,痛引胁肋,嗳气,纳差,胃灼泛酸,口中异味,易烦躁,善太息,情绪波动时加重,夜寐欠安,大便不畅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及不典型增生。中医诊断为胃脘痛,证属肝胃不和夹瘀热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肝胃不和胃脘痛瘀热内蕴胃气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男性。脘痛日剧,嗳气频作,口咽干苦,大便秘结。病程2个月。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。证型为肝气郁结,气从火化,热郁气滞。望诊见舌边色红,苔黄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见脘痛、嗳气、口干苦、便秘。切诊见脉弦。
肝胃不和慢性胃炎肝气郁结胃热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