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便下血+便血

患者男性,50岁。主诉大便下血,时发时止,持续四、五年,近期发作剧烈,血色鲜而量多,日五、六次,肛门坠脱,头晕眼黑,气短心跳,食不甘味,面色苍白,身疲,神倦。病程二月余。中医诊断为直肠肛门出血。病因病机为身体素亏,气血运行不周,胃肠郁热,大便燥结,粪毒无由排泄,迫血下行,瘀潴肠内。望诊见面色苍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头晕眼黑,气短心跳,食不甘味。切诊见脉微无力。
便血内痔气虚肠热头晕
查看详情 →
女,65岁,便血5天,脘阻腹胀,神识滞钝,常欲饮水,渴饮不解,饮而不多。舌卷不伸,质红绛,苔粗黄,中焦黑,扪之津液全无,脉细而疏数不匀,左尺微弱,趺阳脉若有若无,太溪脉浮弦而空。热积胃肠,迫血妄下,血耗阴涸,热蒙心包,阳盛阴竭。舌质红绛,苔粗黄中焦黑,脉细而数,结促,神识滞钝,便血昼夜数十行,腹胀而痛,口唇结痂,脉濡。
便血热积胃肠血耗阴涸热蒙心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女性,主诉胃痛、吐血、便血,病程三日。面色㿠白,舌质淡、苔薄白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,脾肾阳虚。病因病机为素体欠佳,思虑过度致脾肾阳虚,气血失于统摄,出现吐血、便血。
胃痛出血脾胃虚弱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文先生,五十四岁,胃呆已久,不能进食,忽下利便血并作,病已两年。便血,胃伤及肠,过服激刺之味,脉细弱如丝。舌苔白,两脉细弱无力。胃纳不佳,夏至已届,病势可虑。病因病机为积热内郁,气血逆乱,损伤脉络,血液下渗。病位在胃与大肠,病机为火与虚,火盛迫血妄行,气虚血无所摄。
便血胃纳呆滞脾胃损伤胃热
查看详情 →
女,46岁。泛恶厌食,腰酸如折,下肢痠软,青带不断,大便下血,色鲜红,口干咽痛,四肢发麻,倦怠无力。宫颈癌放疗后。热毒灼津,迫血妄行,血去过多,气阴两虚。面色晦暗,舌红少苔。声音低微,口干。脉细数。
大便下血宫颈癌热毒灼津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32岁,全身水肿,尿少色红,咳喘痰滞,神识不清,大便下血,口干渴,胸胁苦痛,面色苍白,舌苔白腻,脉浮洪数,腰腹胀满如鼓,脐稍凸,神识不清,咳喘痰滞,口干渴,胸胁苦痛,舌苔白腻,脉浮洪数,右寸大而濡不散,病程3年,水肿反复,肾炎诊断,风水证候,风邪客肺,郁久化热,肺气不利,皮毛闭塞,遗热于大肠,脾阳不振,肺气不宣,水道不调,溺蓄成水肿
荨麻疹风水证肺气不利肾水侮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1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大便下血月余,先便后血,血色不鲜,伴全身无力,面色白,食欲欠佳,大便偏溏,月经不调。舌淡苔白,脉沉弱。中医诊断为中焦虚寒,脾不统血,属“远血”。
便血中焦虚寒脾不统血舌淡
查看详情 →
六旬以上,大便下血,每日十余次,多血块,精神昏愦。脉洪实异常,至数不数,右部有止时,为结脉。舌纯黑。证属外感大实之证。病因得于恼怒之后。
大便下血外感实热肝气郁结血热妄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便血大发,脘腹饱胀作痛,病程四日。舌苔干腻,中有剥纹,脉小滑,重按有弦意。诊断为肝强脾弱,统藏失职,阴络伤则血溢于内。二诊舌苔干黄而腻,脉小滑,刻诊重按弦意较缓。三诊便血已停,胃脘痛除,尚感微胀,晚眠不实,头目昏眩。诊断为肝肾不足,肝强脾弱,脾运犹弱。脉弦意稍缓,黄苔亦化。
便血腹痛肝强脾弱脾运犹弱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便血色紫黑成块,胸闷不舒,形寒骨楚,舌黄腻,脉濡数。湿热下搏大肠,阴络伤而血溢。血去肝失涵养,肝阳乘势上升,骨节失于滋润,络道不利。舌黄腻,脉濡数。头眩骨楚。
便血湿热下搏肝失涵养肝阳上升
查看详情 →
5岁男童,高热昏迷,便血13天,烫伤头面四肢。神志不清,瞳孔对光反应迟钝,项软,病理反射阳性,痛觉消失,肌张力增高,下肢拘挛,腹膨隆,白细胞升高,中性粒细胞比例高。面色苍白,唇甲澹白,舌质澹,苔白腻,脉虚数。神志不清,四肢欠温,不食不哭,两便自遗。体温不升,神昏脉虚,肢强抽搐,藏统失司,手足欠温。神志仍不清,两目瞠视,面色少华,舌质澹,苔白腐,脉细数。面色渐转红润,神志不清,手足能屈伸,鼻饲进食,大便溏薄,创面感染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。双目失明,视神经萎缩。
大便下血烧伤感染中毒性脑病气血大亏
查看详情 →
老妇,性情沉郁,多怒。大便下血十余年,食减形困,心摇动,如烟薰,早起面微浮,血暂止则神思清,忤意则复作。左脉浮大虚甚,久取滞涩不匀,右脉沉涩细弱,寸脉沉欲绝。气郁生涎,涎郁胸中,心气不升,经脉壅遏不降,心血绝,不能自养。面色萎黄,舌淡苔薄,脉浮大虚涩,沉涩细弱。
便血肝气郁结脾虚心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女,32岁,产后惊吓,心气失敛,夜寐欠安,头昏目眩,面额四肢浮肿,病程半载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属心脾两虚,肝阳上亢,水湿内停。望诊见面色浮肿,舌象未提。闻诊无描述。问诊见心悸、头晕、浮肿、失眠、经血异常。切诊脉象未提。
产后气血虚弱心脾两虚肝阳上亢心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大便溏黑、便血色紫黑如柏油样,伴有眩晕、面色苍白、精神萎顿、形寒畏冷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:溃疡性大便出血。证型:中气虚陷,血不循经而入络。病因病机:劳倦伤脾,气失统摄,血无所归。舌象:舌澹不荣。脉象:脉虚缓无力。
便血血不循经中气虚陷血虚脾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7岁,男性。主诉胃脘部隐痛六年不适。病程六年。中医病名胃痛。证型脾虚气滞、胃阴亏损。舌澹红,苔白润。脉弦细。胃脘部隐痛、时有灼热感、纳少饱胀、口干不欲饮、眩晕乏力。病史有胃出血胃次全切除术,慢性浅表性胃炎、胃手术吻合口溃疡。
胃痛脾虚气滞胃阴亏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1岁,男性。主诉便血,病程1年,现症大便黯黑如柏油,便血未止,精神疲乏。面色苍白,唇甲无华,神疲肢倦,饮食不思,心悸,失眠,眩晕,夜晚口干,胃脘微痛。舌质淡,苔白燥,脉弦大而无力。辨证属气血虚失统摄,脉大无力,便血日久未止,纯属一派虚象。二诊后便血停止,三诊复因饮食复发,现症便色黑稀溏,舌边红,舌苔白,左脉弦大,右脉弱。辨证属血虚肝热,气虚脾寒之候。
便血血虚肝热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9岁,男性。主诉腹泻5年余,近1年伴有周期性便血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气虚下陷,脾阳不振,血失统摄。面色㿠黄,舌淡白,苔白润,脉细缓。倦怠乏力,头晕心悸,语声低微。
肠风下血脾虚气陷脾不统血中阳不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女性,主要症状为大便下血,色暗量多,腹部隐痛,经行面色无华,脸浮足肿。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辨证为脾虚统摄失职,血渗肠间。
便血脾虚隐痛浮肿
查看详情 →
女,52岁,肝气不舒,气机不利,脘胁胀痛,嗳气打嗝,心烦易怒,口苦口干,大便下血,血色紫暗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数,证属肝胃郁热。
肝胃郁热肝气郁结气机不利心烦易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饮酒后大便下血,持续1年。既往史有阿米巴痢疾,现已治愈。无其他症状,惟饮酒或精神疲劳时发作便血,血鲜红量多。脉象沉迟细弱,面色萎黄,轻微浮肿,舌无苔,质澹白。
便血肝脾虚脾不统血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