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某,29岁,女性。头昏腰酸,尿浊,内热,月经量少色黑,腹胀满,面部轻度浮肿,病程年余。慢性肾炎,脾肾两亏,气阴不足。舌苔糙腻,脉沉涩,舌苔糙白而腻,脉细涩。面色浮肿,腹部胀满。
chronic肾炎脾肾两亏气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3岁,男性。主诉胃痛,饮食不进,呕吐,大便不通,形体消瘦,颈项肿大结核,按之坚硬不移。中医诊断老年中阳衰败,浊阴凝结,而成膈症。舌苔糙白带腻,脉沉细涩。
胃癌膈症中阳衰败浊阴凝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男性,主诉胃脘痛10余年,初为痞满,食后加重,近1年胃脘灼痛,嗳气频繁,大便干结,睡眠差,恶梦纷纭。舌质紫暗,苔薄黄或薄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为胃脘痛,证型为瘀阻胃络、胃失和降。病因病机为久病入络,气滞血瘀。
胃痛瘀阻胃络胃失和降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男性,右肩伤痛伴活动困难2月。右肩部肌肉萎缩,局部压痛明显,外展活动受限,夜间疼痛显著。舌质紫,苔薄白,脉弦紧。中医诊断右肩痹病,辨证为筋伤(气滞血瘀)。X线片示右肱骨大结节陈旧性骨折,MRI示右侧冈上肌损伤。
肩袖损伤气滞血瘀舌质紫苔薄白
查看详情 →
男36岁 低热持续两三年 意烦少寐 易汗畏风 大便溏而量多 夹不消化食物 口干喜温饮 小便黄少 形容憔悴 疲乏 少言懒动 舌苔厚 阴火上升 脾虚气陷 湿热逗留 病久入络 脉弦细
低热脾胃气虚湿热逗留脾虚下陷
查看详情 →
6岁男童,夜间睡眠梦游,病程三四个月。主要症状包括睡眠中瞪目坐起、哭闹、抽搐乱跑、烦躁不安、睡时露睛、形体消瘦、面色晦暗、纳呆食少。舌红苔白,脉滑数。辨证为脾胃虚弱,神不安守。
梦游脾胃虚弱神不安守
查看详情 →
78岁女性,主诉胃病史8年,心悸易怒,生气即犯病,近1月因生气出现胃痛、胀满、噫气、不欲食、胸闷、大便不畅。面色黄白,舌根厚腻,舌质红绛,脉弦数。辨证为情志不舒,肝郁胃弱,肝气横逆犯胃。
胃痛胀满噫气心悸
查看详情 →
63岁男性,胸闷气短1年,活动后加重,形体肥胖,体重83kg。总胆固醇16.58 mmol/L,三酰甘油7.6 mmol/L,β脂蛋白7.2 mmol/L,血压17.3/13.3 kPa。舌淡红,苔白腻,脉濡缓。痰湿内蕴,气化受阻。
高脂血症痰湿内蕴肥胖臃肿湿热困脾
查看详情 →
石某,56岁,男。主诉脘痛腹泻,黏液样便20余年,每因过劳、受凉及饮食不当而诱发。中医诊断脾虚湿郁夹热。症状包括左下腹钝痛,腹痛肠鸣,大便稀薄夹黏液脓血,5~6次/日,腹胀,纳差乏力。舌红尖赤,舌根部黄腻苔。脉弦细。X线及乙状结肠镜检查提示结肠下段黏膜粗糙,有溃疡病灶,乙状结肠充血、水肿、糜烂,有溃疡面。
慢性肠炎脾虚湿郁湿热下注黏液血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3岁,男性。主诉右侧面肌抽搐样收缩2年余。舌质澹红、苔白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风痰入络证。病因病机为风痰入络。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提及受风后发病,精神紧张、疲劳时加剧,睡眠时消失,面肌抽搐不伴疼痛。脉象弦滑。
面肌痉挛风痰入络肝阳上亢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女,37岁,病程3年。小腿结节红斑,口腔粘膜疳疮,阴唇部粘膜溃腐。白塞氏综合征。肝热,心火,脾湿,肾阴不足,毒热内攻,湿热久居,熏蒸气血,脏腑肌肤受损,气阴双虚。面色晦暗,舌红苔黄腻,脉弦数。
阴唇溃烂结节红斑口腔疳疮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49岁,左下肢慢性溃疡反复发作2~3年,遇阴雨天瘙痒疼痛,流稀脓水。溃疡位于左小腿内踝上方,面积约5cm×4cm,表面有稀脓水样白色分泌物,周围皮肤晦暗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微腻,脉细缓。证属阳气失于宣通,气血失常,湿邪痹阻于下。
臁疮阳气不足气血失和湿邪痹阻
查看详情 →
75岁男性,咳嗽半月余,病程较长,每至秋冬受寒诱发。咳嗽频作,痰白黏稠量多,咳痰不爽,伴胸闷微喘。舌苔薄白,脉沉滑。辨证为内有伏饮,外受风寒,肺失宣降,上逆为咳为喘。中医诊断为痰实证。
咳嗽痰实证胸闷微喘
查看详情 →
14岁男性,咽喉肿痛、吞咽不利、发热、头痛、鼻塞、神疲懒言、食欲不振、小便赤黄。咽部充血红肿,扁桃体I度肿大,悬壅垂充血水肿,双侧颌下淋巴结可触及。急性咽炎,急喉痹(风热壅肺)。面色正常,舌红,脉数。
急性咽炎风热壅肺咽痛发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男。主要症状为呕恶、面目尽黄、便溏夹血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为黄疸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为胃腑湿热熏蒸、脾土运化失职。望诊见面目发黄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情绪焦灼,切诊未提及脉象。
黄疸病脾湿热便溏夹血情绪焦灼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女,21岁。高热,面发红斑,关节酸痛。系统性红斑狼疮。苔剥质红,脉细数。舌红,脉细。头昏耳鸣,腰酸肢软。神疲乏力,夜间少眠。口干。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,肝肾亏损,虚火上炎,热毒入里。中医病名系统性红斑狼疮,证型为肝肾亏损,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,肝肾亏损,虚火上炎,热毒入里。
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亏损阴虚火旺虚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三十六岁,左膝盖疼痛,渐发红肿,肌肉滑瘦,形同鹤膝,夜间骨痛筋跳,鸡鸣后始安枕。舌苔微黄,脉左右俱弦数。病名鹤膝风,证型风热湿痹,病因咸受风湿,病机风热侵袭,气血壅滞。望诊面色正常,舌象微黄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有夜间骨痛、筋跳、饮食尚佳。切诊脉弦数。
鹤膝风风湿热脉弦数舌苔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2岁。主诉突发昏厥,1个月内发作5次,出院后出现偏瘫,左手足顽麻,头昏沉,两目昏花,神情抑郁,反应呆滞。中医病名中风后遗症。证型肾阴亏虚,肝阳上亢,痰瘀互结。舌质嫩红少苔,脉沉涩不畅。病机为肾阴亏于下,肝阳夹痰瘀暴涨于上,痰浊瘀血窜入经脉灵窍,胶结固着。
中风后遗症肾阴虚肝阳上亢痰浊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2岁,男性。主诉体重迅速增加,血脂异常。症状包括口干口臭,乏力神疲,恶心,嗳腐,大便秘结。体征形壮体肥,面色红润,舌红,苔黄,脉弦滑有力。中医诊断为阳明蕴热,浊气滞留。
高脂血症阳明蕴热浊气滞留大便秘结
查看详情 →
二十岁,面部油光,喉凹下至胸下鸠尾,一片红丹,阔至两腋,前颈上腹朗绽,舌有微苔。中医病名:痘症,证型:血热异常,病因病机:元阳之泄于面。望诊:面部油光,舌有微苔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未提及。切诊:未提及。四十岁,面浮白点如癀成片,遍身紫,细点如麻成片,两颧不开,腰下平塌,紫色太甚。中医病名:痘症,证型:血热异常,病因病机:元气未复。望诊:面部软萎,遍身夹丹,丹中微微细点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未提及。切诊:未提及。患者年龄未明确,面部不甚稠,颏下有红色一小片,面部软萎,遍身夹丹,皮卷破裂。中医病名:痘症,病因病机:丹不能退,外削。望诊:面部软萎,颏下至身通行皮卷破裂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未提及。切诊:未提及。
痘症血热异常元气削薄阴囊失血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