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38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包括发热、肌肉酸痛、干咳、口干口苦、疲乏、纳差、心烦、失眠。病程较长,西医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。中医诊断为伏暑,邪伏阴分,气阴两伤证。体征见头发脱光,脸部蝶形红斑,双上肢暗红色皮疹。舌暗红少苔,脉细数。病因病机为伏邪藏于阴分,耗伤阴精,气阴两伤,正气不足,邪热自内达外。
系统性红斑狼疮气阴两伤证伏暑邪伏阴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0岁,男性。反复发作肉眼血尿4年余,此次复发1日。外感诱发血尿,伴发热、恶寒、咽痛、咳嗽。舌红,苔薄白,脉浮数。尿检红细胞10~15个HP,尿蛋白(+)。辨证为肺胃风热,毒邪壅盛,迫血下行。用药后邪实已去,正虚明显,辨证转为脾肾气阴两虚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
IgA肾病肺胃风热脾肾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女性,停经三个月,胸闷不适,时欲泛恶,饮食少思,少腹隐痛,精神疲倦。舌苔根部微腻,脉弦重按无力。病因情志不舒,辨证为肝气不条,脾运不健,胃失和降。病机为二阳之病发心脾,女子不月。
停经胸闷泛恶少腹隐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。主诉舌苔剥脱、舌体疼痛四个月。舌红,舌面中央苔剥脱光净,边缘不整如地图状,苔剥处舌面鲜赤。脉细数。证型为阴虚火旺,虚火上灼。病因病机为阴虚火旺,心火上燔,气阴灼损,苔无从生化润养。
舌苔剥脱舌体疼痛阴虚火旺虚火上灼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,女性。经行紊乱,2~3个月一行,量或多或少,色暗澹,经将行时头晕目眩,肢软乏力,行路不稳,夜难入寐,心烦易躁,偶或汗出。中医病名属月经不调,证型为肝肾阴虚,相火不潜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示经期异常、精神症状及体征,切诊提示脉舌如平。
经行紊乱肝肾阴虚相火不潜头晕目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1岁,女性。咳喘加重,心慌气急,恶寒肢冷,手足寒凉,说话无力,面色淡白无华,眼睑苍白虚浮,夜尿多。舌质澹暗,舌苔薄白,脉象沉细。心肾阳气虚弱、血脉不和。食欲差,胃脘痞满,大便干结,睡眠少,舌苔白腻。
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冠心病心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3岁,男性。右胁下藏块八年余,时时疼痛,腹胀,肢面浮肿,手心热,右耳后及背部血丝赤缕,口苦口臭,多梦头胀,小便短赤,大便燥结,面色青黯,舌胖质紫多津,舌边干,右手斜飞脉,左手沉涩。中医病名属瘀血证,证型为气滞血瘀、瘀血化热伤阴、肝旺克脾、湿热内生。望诊见面色青黯、舌胖质紫多津、舌边干。闻诊见口苦口臭。问诊见腹胀、肢面浮肿、手心热、多梦头胀、二便不利。切诊见右手斜飞脉、左手沉涩。
肝硬化气滞血瘀肝旺克脾湿热内生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9岁,4年自然流产3次,抗心磷脂抗体阳性,抗核抗体阳性,抗精子抗体阳性,月经量少色黑,腹痛,口腔溃疡,面部痤疮,足心痛,腰痛疲乏,烘热出汗,焦虑不安,夜睡易惊醒,服凉物则恶心,大便不成形。面色晦暗,舌红润苔薄白,脉细弱。性激素六项雌孕激素略低,血沉快。舌淡红苔薄白,脉沉滑略弱。抗心磷脂抗体由(++++)转为(+),血沉正常,抗精子抗体仍(+),排卵期子宫内膜0.9cm,恶心头晕,眠差,大便略稀,血压95/60mmHg。
自然流产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脾虚湿盛
查看详情 →
3岁男童,白天尿频尿急1周,尿常规及泌尿科检查未见异常。面色正常,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脾肾气虚,病因病机为脾虚中气不足,肾气不固,膀胱失约。
尿频尿急脾肾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男性。腹胀、隐痛伴腹泻6年。面色萎黄,气短乏力,劳后尤甚,纳呆。食油腻辛辣生冷后腹泻加重,大便溏薄,夹有完谷不化,腹痛得温痛减,时有黏液及血便。舌苔腻稍黄,脉细数,尺沉。中医诊断肠澼,辨证脾虚气郁。
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气郁腹胀隐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男性,主诉乏力、皮肤紫癜,病程自2001年5月确诊。中医病名虚劳,证型脾阳虚。望诊见舌质澹,苔白腻或薄白,舌边有齿痕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乏力、心慌心烦、口干、纳可、肠鸣、大便偏稀。切诊见脉弦细或细或弦大。
脾阳虚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乏力心慌心烦
查看详情 →
胡某,37岁,经净后交接出血24天未净,血量增多,色紫无块挟粘液,右少腹痛,腰痛,倦怠乏力。舌澹红,苔薄腻,脉弦。阴道出血已止,带下色白有异味,倦怠寐浅,手足心热,右少腹痛,大便秘结,小便不适,口澹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弦。
月经不调阴虚内热湿热下注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病程五日,大便闭,小便短赤,头眩胀,胸闷欲呕,口渴甚。脉洪大而弦,舌白。初诊诊断为伤寒,证属湿热内蕴,外感暑湿。二诊症状热减,大便三次,腹肌挛,胸闷甚,舌苔微黄,脉濡不数。三诊热起落,小便少,口渴甚,饮多作呕,舌中心作嫩黄色。四诊热渴减,小便利,脉搏大。五诊湿未去,热高,睡即大汗,舌湿腻,脉濡。六诊恶寒发热,腹中雷鸣,下溏便,脉浮大,舌白润。
伤寒暑湿水逆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双下肢水肿,腰酸乏力,纳食可,夜寐安,二便正常。舌淡红,苔薄,脉细弦。诊断为脾肾气虚,水湿内蕴。后续病情演变出现舌质红,苔薄黄腻,脉细弦,诊断为气阴两虚,湿热内蕴。三诊后舌淡红,苔薄黄,脉细,诊断为气阴两虚以气虚为主,兼湿热。四诊舌淡红,苔薄,脉细弦,诊断为气阴两虚,湿热。五诊舌淡红,苔薄,脉细,诊断为阴伤明显。六诊舌淡红,苔薄,少津,脉细弦,诊断为阴损及阳。七诊舌淡红,苔薄,脉细弦,诊断为阴损及阳。
脾肾气虚气阴两虚湿热内蕴阴伤明显
查看详情 →
15岁女性,胸闷5天,偶有胸痛,长舒气,憋气,偶咳,动则出汗,夜间盗汗,喜食面肉,眠可,二便调。舌质暗红,舌苔白腻,脉细数,咽略充血,双肺呼吸音稍粗。肺痹,气阴两虚,痰瘀痹阻。
胸痹气阴两虚痰瘀痹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31岁,心悸、心慌、胸闷、失眠、易怒,病程未明确。阴血不足,心神失养。舌质淡尖红,苔薄白而干,脉数细无力。神情激动,大便干燥,小便正常。
心悸失眠阴血不足心神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4岁,女性,主诉闭经三月余,伴口苦胸闷、心下痛、低烧、大便干结、全身不适、消瘦,月经量多、淋漓不尽,头昏、心慌、烦躁、纳差。舌质红,苔薄欠润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化火伤阴。病因病机为情志所伤,肝气郁结,化火伤阴,致经血失调。舌象红,苔薄欠润,脉弦细。
闭经肝郁气滞阴虚火旺心烦心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3岁,性别女。主诉气喘抬肩、神识不清、喉间痰鸣如锯。病程30多年,此次病发暴急。中医病名气喘脱证。证型肺肾两亏,气损阴耗欲脱。舌苔紫黑,口干唇燥。脉大无根。
气喘脱证肺肾两亏气损阴耗舌苔紫黑
查看详情 →
男,45岁,胁部胀痛,疲乏,消瘦,胁下痞块,口苦咽干,少寐多梦,纳差便溏,小溲短赤,面色晦暗,舌边尖红,质紫暗,苔薄黄微腻,脉弦细微数,肝在右肋缘下3.5cm,质中,压痛(+),脾大2cm。证属肝郁气滞,化热伤阴,脾运失健,络脉瘀阻。
乙肝病毒肝郁气滞化热伤阴脾运失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。主诉头晕、心悸、无力、牙龈出血、鼻衄。病程反复,8年前首次出血,5年后妊娠期再发,产后因外伤出现紫斑,现病史中出血点反复出现,血小板减少。面色苍白,头面四肢及躯干布满出血点,黏膜下血肿,舌红无苔,脉细数无力。中医辨证为阴虚内热,迫血妄行。
阴虚内热迫血妄行血小板减少舌红无苔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