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,女,60岁,腹痛伴呕吐3天,腹部持续性痛如针刺,后转为刀割样痛,伴恶心、呕吐,吐内容物及苦水,不能进食。腹膜炎。阳明腑实证。面色苍白,舌苔白,脉弦缓。腹部压痛反跳痛,脐周拒按,苔白略灰,脉沉。少腹拒按,舌苔中灰。
气滞寒凝腹膜炎阳明腑实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9岁。胃脘疼痛,遇温痛减,遇寒痛增,胸闷胁痛,纳差,咽塞,口不渴,喜食热饮。舌质澹,舌苔薄白,脉弦细。证属气滞寒凝,阳气被遏。
寒凝气滞胃痛胸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0岁,女性。主诉闭经半年,经行不畅,量少色黯,有血块,经期怕冷。既往月经周期不规律,有痛经及腰酸。现症见腰酸痛,少腹坠痛,白带量多色黄,气味腥,食纳不馨,大便偏干。舌苔淡黄腻、中裂尖刺,舌质暗紫,脉细软尺弱。中医诊断为先天肾虚,劳倦伤脾,营血不足,冲脉空虚。证型属肾虚血少,脾虚湿阻。病因病机为肾虚脾弱,气血不荣,冲任失养。舌象暗紫,苔黄腻,脉细软。
寒凝闭经肾虚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男性。腹痛时发,下腹隐痛上窜胁肋,下牵阴股,遇寒或阴雨天加重,畏寒。舌黯澹有齿痕,苔薄白,脉沉弦。证属血瘀气滞寒凝。病属肠粘连,病因病机为术后血瘀气滞,寒凝经络。
血瘀气滞寒凝腹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6岁。主诉腹痛、呕吐2天。病程2天。中医诊断腹痛,证型为关膈证(正虚),腹中血瘀寒凝气滞。体征见痛苦面容,腹部胀大膨隆,可见肠型,腹痛拒按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。脉沉弦滑。
寒凝气滞肠梗阻血瘀
查看详情 →
32岁,胎停育1次,子宫腺肌症,经期缩短,量少色暗有血块,痛经明显,小腹凉伴下坠感。癥瘕,气滞血瘀,兼寒凝。舌尖红苔白厚,脉弦滑。左少腹酸胀,口干口苦,眠浅难入睡,大便不畅。舌边尖红苔薄白,脉弦滑。舌边尖红苔白厚,脉弦滑。
气滞血瘀寒凝子宫腺肌症痛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产后2个多月恶露未净,腹痛以中下部为主,乳少。恶露不净,腹痛,乳少。脉软。面色苍白,舌苔中厚。声音低弱,无特殊气味。腹痛,恶露未净,乳少,脉濡软。舌苔中厚,脉软。
气滞寒凝产后恶露不净血瘀
查看详情 →
女,62岁,间断嗳气2个月,胃脘部胀满,喜温喜按,偶见上腹部胀痛,痛无定处,神疲乏力,汗出,活动后加重,纳食欠佳,大便调。舌质淡红,苔白腻,边有齿痕,脉弦细。痞满,证属脾虚。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,虚中夹实,实为痰湿、寒凝、气滞。
气滞寒凝痞满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男性,主诉胃痛反复发作十年,近因受寒诱发,伴呕血、黑便。胃脘隐隐冷痛,喜温喜按,面黄肌瘦,精神紧张,畏寒肢冷,腹胀食少,泛吐清水,呕血,大便溏泻色黑。舌淡苔白,脉沉细弱。证属虚寒胃痛合并呕血、便血。胃镜检查示多发性溃疡,可疑恶变。
寒凝气滞胃痛虚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2岁,男性。主诉寒疝腹痛,阴囊清冷,结硬如石,控引左少腹作痛,遇寒痛甚,适温则舒。病程长,长期外出,不避寒暑。脉沉弦,舌淡苔白。辨证为寒疝,病因属寒邪侵袭,阳气受损,气血凝滞。
寒凝气滞寒疝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,男性,主诉胃痛2年,餐后胃脘部不适。病程较长,体重下降。胃脘部隐痛,喜温喜按,呃逆气多,饮食受限,大便质稀不爽。舌质偏暗,苔薄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胃脘痛,证型气滞寒凝血瘀。见胃脘部隐痛、喜温喜按、呃逆、便溏、舌暗、脉沉细等症。
气滞寒凝胃痛血瘀
查看详情 →
6岁男性,腹痛数月,脐周为甚,时轻时重,偶有嗳气。舌淡无苔,脉沉缓。寒湿郁阻中焦,气滞作痛。
气滞寒凝腹痛寒湿郁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9岁。主诉睾丸肿大已3个月。体征左睾大于右睾丸1倍以上,睾丸与副睾溷成一体,坚如铁石。舌暗红,苔薄白。中医诊断颓疝。病因病机为寒凝、气滞、络阻、血瘀与瘤毒结聚。睾为肝肾两经所系,病属木肾、溃疝、颓疝。
气滞寒凝颓疝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陈某,51岁,男性。左胸膺部不时作痛,循腋下至无名指及小指。精神萎靡,四肢倦怠。脉弦细,时见结代,舌澹少苔。诊断为冠心病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望诊见舌澹少苔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胸痛及四肢倦怠,切诊见脉弦细,时见结代。
寒凝气滞冠心病胸痹
查看详情 →
周某,40岁,女性。主诉胃脘胀满疼痛,胸脘痞满,进食后加重,嗳气,无反酸。舌淡苔白,脉虚缓无力。中医诊断胃脘痛,脾胃虚寒证。病机为胃气郁滞,失于和降,属脾虚失运,寒凝气滞。
气滞寒凝胃脘痛脾胃虚寒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6岁,男性。主诉下腹隐痛时作,上窜胁肋,下牵阴股,遇寒或阴雨天加重,畏寒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腹痛,证型血瘀气滞寒凝。舌暗澹,有齿痕,苔薄白,脉沉弦。
血瘀气滞寒凝肝经气滞肠粘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女性。主诉经行量多,淋沥10天,少腹牵掣痛。子宫前壁黏膜下肌瘤5cm×5cm,子宫增大如妊娠50天。中医病名癥瘕,证型气滞血瘀、寒凝。病因病机为寒凝、气滞、血瘀。望诊未提,闻诊未提,问诊示经行量多、少腹痛、人工流产史,切诊未提。
气滞血瘀寒凝子宫肌瘤癥瘕
查看详情 →
女,60岁。主诉气从脐周上冲至剑突下缘半年余。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奔豚气,证型心肾阳虚,阴寒凝结证。舌体胖大边有齿痕,苔白腻,脉虚滑。腹部胀满,自觉有气自脐周上冲,肚脐下可触及硬质包块,压痛可移动。时有嗝气、胃胀,周身乏力,胸胁胀满,后背及腰部发凉、沉紧,伴有麻木,手脚发凉怕冷。大便不成形,日2-3次。
阴寒凝结气滞寒凝奔豚气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男性。胃痛2年,加重1个月。胃脘胀满疼痛,胃部喜暖畏寒,偶有泛酸,小便清长,大便偏稀。舌澹红,苔白,脉沉弦细。中医诊断胃脘痛(气滞寒凝血瘀)。
气滞血瘀寒凝胃脘痛脾胃虚寒
查看详情 →
女,37岁,面部痤疮数年,反复发作,油性皮肤,月经前皮疹增多,口干,畏寒肢冷,痛经病史。舌质淡嫩苔薄白,脉沉弦。中医诊断为粉刺,辨证为阳明、太阴、少阴为病,病机为阳虚寒凝,兼有痰热结聚。面色正常,舌象淡嫩苔薄白,脉沉弦。
寒凝气滞粉刺阳明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