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,24岁,经行腹痛5年。痛经,寒凝血瘀型。手足发凉,舌淡红苔薄白,脉沉。经水来潮前出现小腹部疼痛,量中等,色偏红,伴腹痛,白带色白量少质稀。LMP 2012年22日,行经7天。舌淡苔薄白,脉弦。LMP 2013年1月21日,行经7天,量中等,色暗红,无血块伴腹痛。LMP 2013年21日,行经7天,量中等,色暗红,无血块伴腹痛。
痛经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5岁。主诉头痛5天。头痛拘急连及项背,恶风寒,鼻塞流涕,咳嗽咳痰,痰白质稀,遇风加剧,避风缓解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浮紧。外感风寒证。病因病机为风寒之邪上犯,阻遏清阳,寒主收引,故头痛拘急,恶风寒,鼻塞流涕,咳嗽咳痰。脉浮紧为外感风寒之象。
外感风寒头痛项背恶风寒
查看详情 →
21岁男性,遗精病史,两足无力,阳痿不举,阴茎内缩,双足难移,阴茎抽搐发麻,口苦咽干,心烦易怒,纳差脘痞,小便黄浊,舌质干红,苔薄黄,脉稍数,尺脉独大,右手更甚。辨证为阴缩而足痿,病机为阳火过亢,阴液难济,阴不濡阳,阳缩不长。
遗精阳痿阴缩足痿
查看详情 →
患儿1岁零8个月,发热咳嗽,鼻流涕,形寒,体温38.5℃,咽红,两肺有细密集水泡音,血白细胞升高。身热不解,汗出肢端微凉,咳痰不爽,气喘不已,面色发青,倦怠嗜睡,不思纳食,大便稀黄,舌苔白而微腻,脉细而无力。气阴两虚,外感风寒,痰湿内蕴,肺失宣达。
风寒证支气管肺炎气阴两虚痰湿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三十余岁,眩晕每日三五次,醒时亦感不快,晕时伴恶心、出汗,将醒时吐痰。面色惨澹,精神疲倦。中医病名眩晕,证型中气不足,病因中气不足致痰停中州,病机寒痰停滞。望诊面色惨澹,舌象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眩晕、恶心、吐痰。切诊脉象四至平和。
虚寒证眩晕中气不足痰停中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。主诉风湿性关节炎6年,双膝及踝关节肿痛,游走性,惧风寒,阴雨天加重,关节屈伸不利。近10天症状加重,左膝及右踝关节肿痛明显,局部微红微热,伴身热汗出,心烦咽痛,纳呆。舌质淡苔白厚,脉沉紧。诊断为风寒湿久郁,邪有化热之象。
风湿性关节炎寒热错杂关节红肿热痛舌苔白厚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气短伴头晕、胸闷、咽痛5年。头晕、胸痛、气短、乏力、纳差。舌淡苔薄白,脉滑缓。心音清晰,心率56次/分,律齐,心前区舒张期2级隆隆样杂音。窦性心动过缓。辨证属心气亏虚,瘀血内阻。
心气亏虚瘀血内阻心律失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,女性。双手反复丘疹伴瘙痒4年余。双手部指端及手掌屈侧皮肤增厚粗糙呈苔藓样变,伴脱屑皲裂及色素沉着。舌红少苔,脉细。中医诊断湿疮病,证属血虚风燥。病程迁延,皮疹肥厚苔癣样变,瘙痒剧烈,冬季皲裂疼痛,口干。
湿疮病血虚风燥皮肤苔藓化瘙痒剧烈
查看详情 →
男,75岁,胸闷,咳喘气急,难以平卧,神萎,面色苍灰,唇甲青紫,四肢不温,下肢浮肿。心肺同病,咳喘日久,水饮内蓄,阻于心阳,阳气耗损,血脉失畅,痰湿瘀交结不化。舌质澹紫而胖、苔薄腻,脉沉而无力。
心衰心气阳虚心血瘀阻痰湿瘀交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。主诉饮食不节诱发脘腹痛,伴发热、呕吐,后疼痛局限右下腹。腹痛阵发性加剧,痛时肢冷,恶心呕吐,体温38.5℃。面色青黯,神疲,舌澹苔黄,脉滑数。中医诊断寒湿郁结化热。
慢性肠痈寒热错杂腹痛加剧面色青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女性。主诉口腔黏膜糜烂,有黄豆大溃疡6块,两侧大阴唇黏膜各有一块溃疡。面色萎黄,唇淡,腹痛绵绵而喜按,心悸,汗出,气短乏力,经量少色淡,白带多色白,大便溏,小便清。脉沉弦带滑,舌质淡,苔白滑而润。中医病名白塞综合征,证型为劳倦伤脾,脾虚生湿,湿毒不化,招致虫毒侵蚀。
白塞综合征脾虚生湿湿毒内停脾气虚寒
查看详情 →
女,21岁,感寒后咳嗽月余。咳嗽,咳少量白痰,鼻塞流涕,头痛身重,手冷畏寒,口干,乏力困倦,便干。苔白腻,脉沉弦无力而细。辨证为少阴寒证,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,肾阳不足,气机郁滞,阳虚气弱。
咳嗽寒邪外感肾阳不足气机郁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直中阴寒证,初用四逆汤、附子理中汤调养。误用连理汤加乌梅,致邪入心包,发狂躁动。舌象未详,脉象未提。病因病机为误用酸收之法,邪气内陷心包。
直中阴寒证心包络邪气酸收误治
查看详情 →
天津钱姓壮年,主诉伤寒证,病程三四日。脉象洪滑甚实,或七八动一止,或十余动一止,止皆在左部。得病原因曾怒动肝火,继又出门感寒。左脉之结乃肝气之不舒。
伤寒证肝火上炎余热未清脉弦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二十余岁,就诊于孟冬,病程十余日。主要症状为遍身发热,汗出淋漓,热解后又热又汗。脉象左脉微细模糊,按之即无。诊断为肝胆极虚,元气欲脱。面色苍白,舌象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提及伤寒证调治后病情发展。
肝胆极虚元气欲脱遍身发热汗出淋漓
查看详情 →
刘妇,年四旬余。阴户紧缩,成一杯大空洞形,时流清液,手足厥冷,头晕神困。病程急骤。中医病名属妇人缩阴证,证型为阴寒证。病因病机为寒湿侵袭,直中三阴。望诊见面色苍白,舌润不渴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病程急骤,寒邪侵袭。切诊脉象微细。
阴户紧缩寒湿侵袭手足厥冷头晕神困
查看详情 →
产后昏瞀,身热汗多,眩晕口渴,头痛恶心,脉浮洪搏指。气血亏虚,外邪侵袭。面色苍白,舌淡苔薄,脉浮洪搏指。病程未明确。
产后昏瞀气血亏虚身热汗多眩晕口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病程八年多,主诉头、眼眶、面颊疼痛,伴头晕耳鸣,舌苔薄白,指趾厥冷,手足心热,脉沉弦而涩,心烦心悸,纳呆食减,视力下降,两眼胀痛,口苦咽干。中医诊断为肝火上炎,兼有寒证,久病气阴俱虚,痰湿阻滞。望诊见舌苔薄白,闻诊无特殊描述,问诊见症状复杂,切诊脉沉弦而涩。
寒证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肝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女性。主诉全身浮肿,腹大如鼓。病程较长,曾诊断为肝硬化腹水。中医病名属水肿。证型为里虚寒证。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,命门火衰,寒水泛滥。舌质淡白,舌体胖大边有齿印,舌根苔润色黑。脉沉细无力两尺尤甚。面色㿠白,腰酸无力,畏寒气短。
里虚寒证肝硬化腹水肾阳不足寒水泛滥
查看详情 →
男,43岁,反复嗳气半年。嗳气频作,声低弱,口澹,胃脘部冷痛,喜温喜按,泛吐清水,食欲差,神疲乏力,面色少华。舌质澹,苔白薄,脉迟缓。脾胃虚寒证。胃阳不足,虚寒内生,阻滞气机,受纳腐熟功能减退,胃气失降,阳虚生寒,津液不化,舌澹胖,苔白滑,脉沉迟无力。
脾胃虚寒胃气郁滞舌淡苔白脉迟无力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