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药+气血不足

43岁女性,语言謇涩,舌体发硬,步态不稳、醉酒样,手抖,纳可,二便调,舌澹,苔薄白,脉沉。中医诊断痿证(中气虚)。望诊见舌澹、舌红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见步态不稳、手抖、大便干。切诊脉沉、脉弱、脉沉细弱。
气血不足痿证中气虚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29岁女性,月经周期29天,经量少,经色浅澹,有块,经前乳房胀,白带不多,无鼻衄。脉细数,舌苔薄黄。辨证为肾虚血瘀。病史包括宫外孕手术,右侧输卵管切除,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,孕2次,流产2次。末次流产日期1998年6月30日,末次月经日期1998年12月27日。
肾虚血瘀胞宫瘀滞肝肾不足脾虚血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要症状包括面部皮肤发斑、关节疼痛、肢体浮肿、脱发、溲黄便结、五心烦热、咽干口燥、腰膝酸软、低热、盗汗、头晕耳鸣、倦怠乏力、恶风易感冒、大便先干后稀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:狼疮性肾炎。证型:肝肾阴虚、热毒炽盛、气阴两虚、脾肾气(阳)虚。病因病机:肝肾阴虚、热毒瘀血、气阴两虚、脾肾阳虚。望诊:面色不华、舌红绛或紫暗、舌嫩红或光剥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关节疼痛、面部红斑、脱发、溲黄便结、五心烦热、咽干口燥、腰膝酸软、低热、盗汗、头晕耳鸣、倦怠乏力、恶风易感冒、大便先干后稀。切诊:脉弦数、脉细数、脉沉迟。
狼疮性肾炎肝肾阴虚热毒炽盛阴虚火旺
查看详情 →
男,41岁,咳嗽吐痰,气促喘息,胸闷,痰色时黄时白,质黏不易咯出,纳差,口苦,口干不欲饮,大便每日1次,小便频数,时有刺疼,腰背酸痛,身困乏力,手足心发热,畏寒,臀部及下肢发凉,阴囊潮湿,性欲减退,心烦,易怒易悲,头晕,耳鸣,眼花,眼睛酸痛,咽痒,胸痛心悸,下腹拘急隐痛,梦遗早泄,形瘦气怯,面色黄暗且青,舌苔白腻,脉浮而搏指,中空外坚,肺痨,咳喘,胃脘痛,气阴两亏,血虚肝郁,湿困脾阳,精亏肾虚。
肺痨咳喘胃脘痛气阴两亏
查看详情 →
22岁,月经先期,约二十天一次,已有三月,头晕,纳呆,舌澹黄根垢边刺,脉细弦,病由气血不足、冲任失调所致,舌澹黄腻,脉左沉细右细弦,舌根黄腻质微红,脉浮细,舌根黄垢,脉细弦,育阴潜阳。
月经先期气阴两虚冲任不固脾虚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9岁,4年自然流产3次,抗心磷脂抗体阳性,抗核抗体阳性,抗精子抗体阳性,月经量少色黑,腹痛,口腔溃疡,面部痤疮,足心痛,腰痛疲乏,烘热出汗,焦虑不安,夜睡易惊醒,服凉物则恶心,大便不成形。面色晦暗,舌红润苔薄白,脉细弱。性激素六项雌孕激素略低,血沉快。舌淡红苔薄白,脉沉滑略弱。抗心磷脂抗体由(++++)转为(+),血沉正常,抗精子抗体仍(+),排卵期子宫内膜0.9cm,恶心头晕,眠差,大便略稀,血压95/60mmHg。
气血不足自然流产肝肾阴虚脾虚湿盛
查看详情 →
72岁男性,体虚乏力,形体消瘦,多食则腹胀,便溏每日1~2次。舌苔薄白,质澹红,脉细。胃癌期术后七年,胃镜示食管糜烂、反流性食管炎、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。证属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。
气血不足胃癌术后脾胃虚弱体虚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男性。主诉结婚2年未育,伴阴囊潮湿。体征示左睾偏小,精液常规示a+b级精子19.5%。中医诊断为弱精症,辨证为肾精亏损,湿热下注。脉沉细,舌澹白。二诊示右侧会阴及腹股沟不适,脉沉细,舌澹红,苔白。三诊示消化不好,腰无力,腹不适,脉沉细,舌澹红,苔白。
气血不足弱精症肾精亏损湿热下注
查看详情 →
38岁男性,主诉头昏乏力、腰府酸痛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肾劳,证型气血不足、肝肾两虚。病因病机为肾劳、气血阴阳俱虚、脾肾功能衰退、肝阳上亢。面色红润,舌象未提及,脉象细弦、细缓。尿检异常,蛋白(++),血尿素氮升高,血压170/100mmHg。病史有慢性肾小球肾炎,长期存在腰酸、头昏、乏力、便稀等症状。
气血不足肾劳肝肾两虚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38岁男性,头昏乏力,腰府酸痛,苔色澹嫩,脉象细弦,血压170/100毫米汞柱,尿蛋白,血非蛋白氮升高,诊断为肾劳,证属气血不足,肝肾两虚。面色苍白,舌质淡,脉细弦。病程较长,有慢性肾炎病史,病情反复,肾功能受损。
气血不足肾劳肝肾两虚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男性,反复发热1年,低热伴进行性消瘦,体重下降20kg。精神差,消瘦,全身乏力,上腹部时有不适,恶心,纳差,腰酸,午后低热,头晕,大便干。舌淡白,苔白,脉滑细。初诊辨证为脾肾两虚,正气不足。第二次复诊舌淡红,苔少,脉细弱,辨证为气阴两虚挟气滞。第三次复诊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,辨证为脾虚。第四次复诊舌淡苔白,脉细,辨证为气血不足。第五次复诊辨证仍属气血不足。
气血不足胰腺癌脾肾两虚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杜某,女,30岁。主诉痛经,经行腹冷胀痛,喜热喜按,经水将尽时腹痛加剧,经净后缓解。少腹常冷,白带量多,无气味。周身乏力,精神疲倦,头昏晕,眼睛干涩,两耳常鸣,心烦意乱,眠差梦多,心悸气短,口干喜热饮,大便干。脉沉细而弱弦,舌质澹,舌尖微红,苔白稍腻,面色萎白。中医病名:宫寒痛经,证型:虚寒内生,血海空虚,胞宫寒冷。病因病机:中阳不足,血虚木旺,脾衰湿盛,肾水不濡,经事失调。四诊信息:面色萎白,舌质澹,舌尖微红,苔白稍腻,脉沉细弱弦。
气血不足宫寒痛经不孕症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20岁,经行时面目浮肿,经将行时头晕目眩,带下量多色白质稀,阴痒,夜寐不稳,口澹吐涎沫,大便时结时溏,小便时多时少,脉虚弦,舌质澹,舌边有齿痕,苔薄白,脾气虚弱,运化失职,湿浊郁滞下焦,气血生化不足,心神失养,经行时脾虚水湿运化障碍。
气血不足经行浮肿脾气虚弱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48岁男性,心前区憋闷、心慌反复发作1年,劳累及活动后加重,平卧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。舌质暗红,舌苔薄白,脉结代稍细。左室顺应性减退,动脉弹性减退,血脂稍高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证型为气阴两虚,心脉痹阻。病机为气阴两虚,心脉瘀阻。
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心脉痹阻
查看详情 →
8岁男性患者,主诉两下肢肌肉肥大,行走无力一年,逐渐加剧,呈鸭型步态,轻度翼状肩,盗汗多。舌苔薄,脉细软。辅助检查示LDH、ALT、AST、CPK显著升高,肌电图提示肌病改变。中医诊断为痿证,病机属禀赋不足,脾肾两虚。面色苍白,唇淡,舌薄少津,脉细。
气血不足肌痿脾虚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心肝郁火,挟湿热聚于督脉及太阳部分,病程未明。主诉为偏背疽散为搭手,脓泄不畅,腐肉未化。脉细数,气血不充,毒郁深沉。舌白腻,脉濡细带数。病情进展中,腐肉液化不足,余毒不清,大便不下,时易口干。舌垢渐化,脉状软,病情从阴转阳,尚有火毒逗留。
气血不足心肝郁火湿热郁结瘀毒未清
查看详情 →
30岁男性,身疲腿软,心慌,面色黄,头晕,胸骨作痛,口干不思饮,鼻衄,食少,身倦喜卧,腿痠软,大便溏,睡眠时好时坏,满月脸,舌质淡,苔薄白,下颌生小痤疮成片,脉沉细无力。肾阴虚,脾气虚,气血不足。血色素6.16克,红血球175万,白血球2600,血小板26000/mm³,网赤0.15%。
气血不足再障贫血肾阴虚脾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29岁。主诉腰背及颈部疼痛1年,晨起症状明显,活动受限。腰椎前屈30°,后伸20°,左右侧屈0°,左右旋转45°,腰骶部及颈椎广泛压痛,骶髂关节活动轻度受限。脉洪数,舌质偏红,苔薄腻。X线示骶髂关节模糊,腰椎、胸椎及颈椎韧带有骨化,椎体边缘骨质增生。HLA-B27阳性。中医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。病机属风寒湿邪侵袭,气血瘀滞,痰湿内生。
气血不足强直性脊柱炎肝肾阴虚痰湿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6岁。主诉上腹部隐痛5天。中医病名肝癌,证型肝郁气结、脾胃虚弱,后转为肝肾阴虚、水湿内停。症状包括胁肋胀、胸闷不舒、乏力、腹部胀满、嗳气频作、饮食减少、便溏薄、面色萎黄、低热盗汗、五心烦热、头晕目眩、腹胀如鼓、青筋暴露、厌油。舌象苔薄、舌澹红苔薄白、舌红少苔,脉象脉弦、脉细虚数。病机为肝郁气滞、脾胃虚弱、肝肾阴虚、水湿内停。
肝癌肝郁气结脾胃虚弱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6岁,关节肌肉酸痛,指端青紫冰冷,肿胀,食欲欠佳,病程近三四年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属脾肾阳虚。面色皖白少华,手指肿胀木硬,中度青紫冰冷,关节肌肉酸痛,行走艰难,进食略感堵塞,夜寐难入睡,脉象细弱,舌质澹红且胖嫩,苔薄白。
气血不足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脾肾阳虚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