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神失养

患者54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气短1年。病程1年。中医病名心悸、胃痛。证型气虚血瘀、心脉不畅、胃气郁滞。病因病机气阴两虚、心神失养、脾胃虚弱。舌体大,边有齿痕,舌质澹,苔薄白。脉沉细数。
心悸气阴两虚心脉不畅胃气郁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5岁。主诉心悸心慌失眠1年余。病程1年。中医诊断不寐,证属心阳气虚证。望诊见舌澹,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虚烦不寐,触事易惊,睡眠差,伴胸闷、气短、多汗、脱发、倦怠、月经量少。切诊见脉细。二诊脉弦,舌澹红,苔薄白。
不寐心阳气虚气短多汗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6岁。主诉幻想幻觉反复逐渐加重一年余。舌尖红,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诊断老年呆病。辨证心火上亢,气虚湿热,心阳不足,心神失养。舌红苔薄黄,脉小弦、细弦。病程一年余。
心神失养老年呆病心火上亢气虚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症状包括身热灼手、神志昏沉、指节瘛疭、呓语喃喃、寒战壮热、泄泻干恶、脉滑数、舌苔干白罩微黄有裂纹。诊断为伏暑触秽,少阳阳明扰乱厥阴,有化风厥闭之危。病机为伏暑秽恶之邪胶固郁闭,风火痰三者相煽,肝阳不潜,痰火扰动。舌苔垢略化,脉软滑,眩晕头昏,平素头痛巅疾。
心神失养伏署触秽痰火扰动肝阳不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男性。主诉失眠伴心烦急躁20天。神情忧郁,精神可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沉细。中医诊断不寐病,证属肝郁血虚,心神失养,心肾不交。病程20天。情绪低落,紧张焦虑,易恐,纳差,大便干燥。心烦心悸,急躁易怒,善太息,夜寐不宁,难以入睡,多梦。
心神失养失眠症肝郁血虚心肾不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6岁。主诉心悸伴胸憋短气3天。面色面带菜色,头发枯藁,肌肤干燥,形体瘦削,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数中参伍不调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型为营卫不和,血虚心悸。病程3天。
冠心病营卫不和血虚心悸五心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1岁,女性。主诉房颤频繁发作,心悸不宁,胸闷隐痛,头昏目眩,头痛牙痛,颈强不和,两目干涩,易汗,下肢不温。舌质澹紫,苔薄,脉细弦滑,三五不调。中医诊断心肾两虚,阴阳失调,心营不畅,心神失养。病机为心肾亏虚,阴阳失调。
心神失养房颤心肾两虚阴阳失调
查看详情 →
19岁女性,反复发热年余,伴皮疹、关节酸痛,癫痫样大发作。发热无汗,头痛,口干,神志时清时昧,肢体抽搐,轻度黄疸。血沉73mm/h,抗核抗体阳性,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阳性,尿蛋白(+)。系统性红斑狼疮,脑部浸润,溶血性贫血。邪热鸱张,热入营血,心营受烁,心神失养,虑其内陷痉厥。面色萎黄,舌红少苔,脉数。
心神失养系统性红斑狼疮热入营血肝风动风
查看详情 →
郭某,女,41岁。心悸10余日。病程10余日。心悸,胸部憋闷,左臂麻木,心率110~120次/分,心痛时作,劳累及语多后加重,四肢冷,舌暗胖,苔白,脉沉滑数。证型为阳虚受寒,胸阳不振。病史有左乳癌切除术,冠心病,脂肪肝。舌象暗胖,苔白,脉沉滑数。二诊舌暗澹,苔薄黄腻,脉弦细。三诊舌暗澹,苔薄黄腻,脉弦细。
心神失养冠心病阳虚受寒胸阳不振
查看详情 →
女,49岁,夜寐不安1个月,入睡难,梦多易醒,纳呆,脘胀,便溏,苔白腻,脉细滑。胃不和,饮食不节,脾胃失和,运化不及,气血乏源,心神失养,气机失调,阴阳失和。
胃不和失眠纳呆便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,女性,主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7余年,近两周心痛隐痛、闷痛交替发作,伴心悸、气短、五心烦热、少寐多梦、晨起口干、腰膝酸痛、腰部灼热、小便短赤。面色潮红,唇色暗红,舌质澹暗,边有齿痕,苔澹黄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证属肾阴亏虚,心脉痹阻。病机为肾阴虚则阴虚火扰,煎熬津液,炼液为痰,脉道空虚涩滞成瘀,痰瘀互结胸中。
心神失养冠心病肾阴虚心脉痹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4岁女性,主诉发作性胸闷胸痛、心慌1周。体偏胖,嗜食肥甘辛辣,有高血压10年、脂肪肝、肾结石病史。刻下症见胸闷胸痛连及肩背,心慌乏力,手脚麻木,眠差多梦,面色㿠白,神倦怠。舌质暗澹,舌体偏大,舌苔薄腻。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,证属心脾虚弱,痰瘀阻滞型。病因病机为心脾虚弱,气血乏源,痰瘀内阻,心脉痹阻。
心神失养胸痹心痛心脾虚弱痰瘀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5岁,女性。主诉腰痛10余年,加重2月余。病史示腰酸腰痛、乏力身困、下肢酸软无力、夜间失眠、夜尿频多、大便稀溏。舌质澹红,苔薄,脉沉滑。中医诊断腰痛,证属脾肾两虚,血行瘀滞。
腰痛脾肾两虚血行瘀滞肾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0岁,男性。胸闷憋气,心悸动,喜太息,低热,咽痛咽红,烦急易怒,手足心热,大便干。舌红苔少,脉细数。辨证为余热不尽,心肌受损。心电图示V5导联T波倒置,Ⅱ、Ⅲ、avF导联ST段下降。病因病机为热邪内陷,灼伤心阴,阴伤血少,心神失养,虚热未退,气阴不足,虚火上扰。
感冒后遗症心阴虚虚热咽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0岁,女性。主诉包括气郁胸中、夜不能寐、心烦、不欲见人、纳呆、健忘、心悸、背部跳动、呼吸异常、目视不清、咽中如有物、胸闷胁胀、听力下降、肌肉跳动、吐痰涎、皮肤发木、身乏力、尿黄、月经闭止、面少血色、口干而苦。舌澹红、苔中黄,脉小弦。病程较长,症状复杂,涉及心、肝、肺、脾等多脏腑功能失调,病因属情志不遂,气机郁滞,痰火内扰,痰瘀互结。
心神失养癫证心气郁结痰阻气逆
查看详情 →
七十岁以上患者,忽病瞀冒,目系渐急,合眼昏懵如瞌睡,头面触碰不避,一日或发二三次。脉结止,甦则如常,但浮虚。汪石山诊断为虚病,认为气血不足,血脉不续,神气奉养凋敝而懵。
心神失养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女,62岁,心悸3年,乏力、多汗,夜间胸闷,失眠,面色苍白,唇色紫暗,舌暗红,苔薄白,脉细缓,心悸,心阳不足,心血瘀阻,心失所养
心神失养心悸心阳不足心血瘀阻
查看详情 →
66岁,主诉劳神太过,夜不成寐,或睡或醒,或入寐即梦,醒后若惊,精神倦怠,纳谷不香,健忘心悸。面色不华,舌质稍淡、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为失眠,证属心脾两虚,病因病机为思虑过度,劳伤心脾,脾失健运,生化无源,髓海失充,心神失养。
失眠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健忘
查看详情 →
产后不寐,心虚不安,病程未提及,心神失养,面色苍白,舌淡,脉细弱,产后失血过多,心神失养,心虚不安,舌象淡,脉象细弱。
心神失养产后不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,主诉双眼视力骤降六日。中医病名视瞻有色,证型脾虚湿泛。舌澹有齿印,脉滑。查体视力OD 0.6,OS 0.5,眼底视盘(-),后极部网膜水肿,中心凹反光未见。脾虚湿泛,水湿上泛于目,致视力下降,脾失健运,纳差,气血生化乏源,心神失养,故睡眠欠安。
视瞻有色脾虚湿泛视网膜水肿视力下降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