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75岁,男性。主诉入睡困难,睡后易醒3年,加重2周。现症包括入睡困难,睡后易醒,多梦,头晕,胸闷,心悸,疲乏无力,两胁不适,健忘。舌质澹,苔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不寐,证型为气血亏虚,肝气郁结。望诊见舌质澹,苔白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包括入睡困难、多梦、头晕、胸闷、心悸、疲乏、两胁不适、健忘。切诊见脉弦细。
不寐气血亏虚肝气郁结头晕
查看详情 →
女,53岁,胸部满闷、胁肋胀痛三个月,近一周加重。胸闷、胁痛、气短、情绪低落、悲伤欲哭。舌苔白,脉弦细。郁证,肝气郁结、心神失养,属脏燥症。胁肋胀痛,喜叹息,多疑多虑,纳差,多梦。
心神失养郁证肝气郁结情绪低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0岁,男性,主要症状为眩晕、心慌气短、神疲乏力、倦怠懒言、纳少腹胀、失眠多梦、面色皖白、唇色不华、发色不泽。中医诊断为中气不足,脑窍失养。望诊见面色皖白、舌质澹红、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眩晕、心慌气短、神疲乏力、倦怠懒言、纳少腹胀、失眠多梦。切诊见脉沉细。
眩晕中气不足脑窍失养心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男,37岁,心悸1个月。舌质澹红偏暗,苔黄稍厚,脉细。心脾两虚,瘀血内阻。心悸,心阳不振,阴血亏虚,心无所主。夜间阳入于阴,心阳不足,血滞脉络,心神失养。血虚生风,手抖,四肢倦怠。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,房性期前收缩(偶发)。
心悸心脾两虚瘀血内阻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0岁,女性。主诉包括气郁胸中、夜不能寐、心烦、不欲见人、纳呆、健忘、心悸、背部跳动、呼吸异常、目视不清、咽中如有物、胸闷胁胀、听力下降、肌肉跳动、吐痰涎、皮肤发木、身乏力、尿黄、月经闭止、面少血色、口干而苦。舌澹红、苔中黄,脉小弦。病程较长,症状复杂,涉及心、肝、肺、脾等多脏腑功能失调,病因属情志不遂,气机郁滞,痰火内扰,痰瘀互结。
心神失养癫证心气郁结痰阻气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8岁,左胸痹痛四、五年,左胸痛胀,心烦,睡眠减少,脉律不整,唇舌青暗,面色暗黑,长期口干饮少,大便不畅。中医诊断为心络瘀阻,心神失养。病因病机为瘀血内留,心神失养,气滞血瘀。舌象青暗,面色暗黑,脉律不整。
心神失养冠心病心络瘀阻胸痛胀
查看详情 →
七十岁以上患者,忽病瞀冒,目系渐急,合眼昏懵如瞌睡,头面触碰不避,一日或发二三次。脉结止,甦则如常,但浮虚。汪石山诊断为虚病,认为气血不足,血脉不续,神气奉养凋敝而懵。
心神失养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女,46岁,位置性眩晕伴恶心呕吐2个月,面色苍白,心悸气短,体倦纳减。颈椎生理曲度减小,C2~6椎棘突压痛,颈椎平片示C3~6椎体增生,C5/C6椎间隙变窄,钩椎关节增生,TCD示双椎动脉、基底动脉供血不足。眩晕(颈性眩晕),气血亏虚。舌澹,脉细弱。
颈性眩晕气血亏虚舌淡脉细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女性。精神恍惚,悲伤欲哭,持续3月余。既往有心情不舒、叹息、流泪,月经量少,色暗红,无血块。近期出现精神恍惚,无故悲伤欲哭,噩梦纷纭,易惊醒,口干口苦,睡眠欠安,欲哭不止,面色少华,心悸,月经量少,色紫黯,有血块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病名脏躁,证型肝郁气滞,心神失养。病因病机肝郁气滞,心神失养。望诊面色少华,舌质澹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有精神恍惚、悲伤欲哭、口干口苦、睡眠欠安、月经量少、色紫黯、有血块。切诊脉细。
心神失养脏躁肝郁气滞肾气渐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反复头晕、头痛,睡眠不好或精神紧张时加重。病程近2个月。中医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,冠心病,心律失常。证型为阴血不足,肝阳上亢。舌红,苔薄,脉细弦数。头晕乏力,胸闷心慌,活动时加重,口苦纳差,大便干燥。
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1岁,女性。主诉低热3月余。主要症状为人工流产术后低热,体温37℃~37.2℃,伴肢倦乏力,气短懒言,睡眠较差。舌质澹红,苔稍黄腻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为气虚发热,辨证为气虚发热。二诊时体温正常,仍有失眠,舌质红,苔薄白,脉弦细,辨证为心肝阴虚,心神失养,内热干扰。
低热气虚发热失眠心肝阴虚
查看详情 →
产后不寐,心虚不安,病程未提及,心神失养,面色苍白,舌淡,脉细弱,产后失血过多,心神失养,心虚不安,舌象淡,脉象细弱。
心神失养产后不寐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头痛10年,产后起病,周期性发作,持续2~3天,伴恶心、睡眠差、纳少、大便偏稀、尿频,舌苔薄腻,脉弦平。中医诊断肝郁血虚,病机为肝郁血虚,中焦虚弱,心肾失交。望诊舌苔薄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头痛、睡眠、纳食、大便、尿频,切诊脉弦平。
头痛肝郁血虚纳少大便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三年前产后跌仆致神昏,病程三载,发作频次由年六七发渐至三四日一发,发作时肛门下注、头项胀痛、口舌麻木、涎沫四流、神昏跌仆、啼哭笑啕,清醒后乏力。脉弦细,舌布薄白。诊断为金匮脏燥之病。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虚弱,悲忧思虑,伤心伤脾,精血亏虚,五志之火内动,上扰心神。
心神失养脏躁气血虚弱思虑伤脾
查看详情 →
68岁男性,胸中闷痛反复四年,伴心悸盗汗、虚烦不得寐、口干咽燥、头晕耳鸣、腰酸膝软。舌光红剥脱干裂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辨证为心肾阴虚,心神失养。
心神失养胸痹心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,主诉入睡困难、夜寐不佳、易醒、口干口苦、胸闷、月经稀少、下肢作胀。中医病名不寐,证型为痰热不化、心神不宁,后转为肝胃郁热,再转为心火旺盛、肾水亏虚。望诊见舌红,苔薄黄或薄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入睡困难、多梦、面有青春痘,切诊脉弦滑或细弦。
不寐焦虑症心火旺盛肾水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8岁。反复头昏1月余,加重10天。头昏、视物昏花、心慌、焦虑、气短、神疲乏力、眠差。唇绀,舌暗,边有瘀点,苔黄腻。辨证为肝肾亏虚夹痰瘀。
高血压肝肾亏虚痰瘀阻络心慌
查看详情 →
男,77岁,主诉胸闷伴头晕,动则气促,病程1个月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气阴不足,气滞血瘀。舌红苔薄黄、中有剥苔,脉左寸弱,左关部弦而小迟。夜寐多梦早醒,畏热而不畏冷,胃纳、大便如常。心脏超声示左房增大,室间隔增厚,轻度瓣膜反流及肺动脉高压。
心悸气阴不足虚热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,主诉双眼视力骤降六日。中医病名视瞻有色,证型脾虚湿泛。舌澹有齿印,脉滑。查体视力OD 0.6,OS 0.5,眼底视盘(-),后极部网膜水肿,中心凹反光未见。脾虚湿泛,水湿上泛于目,致视力下降,脾失健运,纳差,气血生化乏源,心神失养,故睡眠欠安。
视瞻有色脾虚湿泛视网膜水肿视力下降
查看详情 →
53岁男性,血压波动2周,夜尿频多,睡眠不安。脉细无力,舌澹白苔。中医诊断眩晕,证型为劳逸失调,心神失养。病程3年,高血压病史。
高血压眩晕心脾两虚夜尿频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