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肾不足+心悸

患者54岁,女性。主诉胸闷、胸痛,伴气促、咳嗽反复发作1月余。病程长短未明确。中医病名胸痹,证型痰瘀阻滞、心肾不足。病因病机为痰瘀阻滞、心肾不足。望诊舌质紫黯、苔薄白,舌黯、苔白,舌黯澹、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胸闷、胸痛、气促、咳嗽、头晕、失眠、神疲、心悸、纳呆、口澹、便溏。切诊脉弦涩、脉弦细、脉沉细。
心肾不足心悸胸痹痰瘀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女性,主诉口腔溃疡持续年余,此伏彼起,心悸,食少,嗜蒜及酸味,小溲黄,便干如球,白带粘而量多。舌体淡,舌体松软,有深裂纹,舌苔薄腻。脉沉细滑动,右寸关弦。辨证为心肾不足,湿郁难化。二诊时舌裂已愈,口疮未全愈,心悸偶作,大便已润,白带量减,经期未至,舌苔剥脱,脉转沉弦缓。
心肾不足心悸口腔溃疡湿郁难化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2岁,男性,主诉遗溺每月七八次,近因工作紧张夜间遗溺加重,伴腰酸、心悸。脉象软,舌象澹。中医诊断为心肾不足。病因病机为肾气不固、下焦虚冷、膀胱失约。
心肾不足心悸遗尿肾气不固
查看详情 →
男,37岁。心悸,头晕痛胀,不寐多梦,胸闷气短,烦躁易怒,面浮肢肿,面色黯红,眼睑及下肢轻度浮肿。舌苔白厚,脉虚弱。证属心肾不足,脾失健运。
心肾不足心悸脾失健运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男性。主诉胸闷心悸、气喘、头昏胀、耳鸣、目胀、脚软、腰酸痛、夜尿多、失眠、咽喉口舌干、纳差、脘腹胀、大便软烂。舌红有瘀斑而黄腻,脉结代左弦右细不任按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
心肾不足冠心病高血压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唐某,53岁,女性。主诉绝经后阵发性烘热、汗出、心悸,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为更年期综合征,证型为心肾不足、气阴两虚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头晕耳鸣、心烦气短、夜间咽干、情绪不稳、睡眠欠佳。切诊脉象未提及。实验室检查示雌激素水平降低,促卵泡激素及黄体生成素升高。
心肾不足更年期综合征气阴两虚冲任虚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2岁,男性,主诉遗溺,每月7-8次,近因工作紧张夜遗次数增加,遗出一半即醒,伴腰冷、心悸。舌淡,脉软。诊断为心肾不足。
心肾不足遗溺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心悸心慌,面色潮红,咳嗽气短,神疲倦怠,小便短赤,双下肢浮肿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沉细结代。中医诊断为心肾不足,心阳虚衰。
心悸心慌心肾不足面色潮红咳嗽气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2岁,男性。主诉遗溺,每月七八次,近因工作紧张夜遗次数增加。伴有腰痛、心悸。舌澹,脉软。诊断为心肾不足。
心肾不足心悸遗溺腰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2岁,男性。主诉心前区剧痛,持续数分钟,向左肩及左上臂放射。病程两月,近来疼痛加剧,每天发作数次。中医诊断心肾不足,肝阳偏亢,血瘀痹阻,胸阳不宣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腻。脉弦大而缓。
心肾不足心绞痛肝阳偏亢血瘀痹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0许,主要症状包括失眠、心悸怔忡、健忘多疑、耳鸣目眩、形容枯槁、四肢乏力。中医病名为失眠,证型为心肾不足,虚阳上浮。望诊见形容枯槁,舌象未提及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提示心悸、健忘、耳鸣等。切诊未提及脉象。
心悸怔忡心肾不足失眠健忘多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0岁。主诉心慌、气短、咳嗽、咳血、胸闷、夜间加重、不能平卧、饮食减少。病程八年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心肾不足,痰饮内阻。面色潮红,舌苔白而略厚,气息短促,脉细弱结代。
心悸心肾不足痰饮内阻喘息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3岁。主诉失眠、头昏、心悸、胸闷、乏力自汗,病程3年余,近半年因情绪激动晕厥多次。舌质胖,尖赤,苔薄腻。脉有结代。证属心肾不足。
心悸心肾不足失眠胸痛
查看详情 →
女,29岁,左耳失聪,颞部掣痛,眩晕,心悸健忘,失眠,纳呆,脘痞,腰酸,病程超过十天。病系心肾不足,中土困倦,肝胆之火浮越,挟痰火乘袭耳窍,证候上盛下虚,正虚邪实。寸口脉濡数带弦,太冲大于冲阳,颔厌盛于太溪,舌苔薄腻。二诊时寸口脉平,颔厌脉转静,太冲仍大于冲阳,舌苔薄腻。三诊时寸口脉浮而弦滑,颔厌脉又显亢盛,苔薄白。
心悸健忘心肾不足左耳失聪颞部掣痛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51岁。失眠反复发作,冠心病,夜睡5小时,头晕耳鸣,胸闷心慌,心烦不安,口干苦,苔薄微黄,舌质微黯红,脉细微弦。中医诊断为不寐、胸痹。证型为肝阳上亢、心神不宁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悦、肝阳上扰、心神失养。望诊见舌质微黯红,苔薄微黄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失眠、胸闷、心慌、头晕耳鸣、口干苦。切诊见脉细微弦。
心肾不足冠心病不寐胸痹
查看详情 →
37岁男性,心悸、头晕、头痛、头胀、失眠、多梦、胸闷、气短、烦躁易怒、面浮肢肿,病程自1953年起,面色黯红,眼睑及下肢轻度浮肿,舌苔白厚,脉虚弱,证型为心肾不足、脾失健运。
心肾不足心悸神经衰弱脾失健运
查看详情 →
男,49岁,主诉失眠5年,每晚睡眠不足2小时,梦多、惊醒,伴便秘、头晕、心悸、记忆力减退。舌苔薄,脉弦细。诊断为忧虑伤神,心神失养。
心肾不足失眠心神失养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。主诉神倦乏力、心慌气短,病程2年。心悸,气往下掉,动则气喘,头顶木,思维迟钝。精神不振,面色少荣,舌淡略紫,苔薄白润,脉迟少力,两尺尤甚,血压低。既往有腰部酸冷钝痛多年。诊断为心肾不足,宗气不充。病机为心气不足,肾元气不足,宗气形成受抑。
心悸气短心肾不足宗气不充气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6岁,男性。长期咳嗽,秋冬加重,春暖缓解,伴喘鸣、痰多如泡沫、胸闷气短、心悸、自汗。病程长达6年,反复发作。中医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。证型属肺卫不固,风寒外感,肺气亏损,伤及心肾。舌象薄白,脉象弦细数。面色苍白,咳嗽痰多,动则气短,心悸自汗。
心肾不足心悸自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卫不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8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咳嗽、气喘、吐痰清稀,每年入冬加重,逐年加重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为咳喘,证型为脾肺两伤,内饮外寒,肺失宣降。病因病机为内有痰饮,外受寒邪。望诊见舌质暗淡、苔薄白滑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痰清而稀,喘息抬肩,喉间痰鸣,倚息不得卧,胸闷短气,欲呕,畏寒怕风,遇凉头痛,动则喘重,静则喘轻,食欲减退,全身乏力。切诊见脉浮而紧。
心肾不足咳喘痰饮外寒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