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48岁。主诉胸闷气促,动悸不安,脉来数急,病程一年。中医病名为心悸、怔忡。病因病机为心血不足,心阳不振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示动悸不安,气促烦躁,脉来数急,濒死感,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。切诊示脉来数急,间歇期脉缓,低至41次/分。
心血不足心悸怔忡快慢综合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6岁。主要症状为胸闷痛、心悸、气短、善太息、怕热、手足心热、烘热汗出、头晕、口干、咽痒、两胁肋下胀痛、入夜尤甚。舌黯红,苔白腻。中医诊断为心痛,证属气阴两虚夹痰瘀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,兼夹痰瘀。脉象未提及。
心血不足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痰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8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周身关节疼痛,尤以两膝及腰部为重,活动障碍,走路困难,关节无红肿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为类风湿关节炎,证型为肝肾阴虚,心血不足,风寒湿痹。面色黯黄,舌质澹红,苔白厚,脉细弱。问诊提示症状遇阴雨、寒冷及劳累时加重,伴随记忆力衰退,饮食一般,二便正常。
心血不足类风湿关节炎肝肾阴虚风寒湿痹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主诉月经提前、量多1年余,月经不尽半月余,色红,持续7~15日,伴有口臭、多梦、牙龈出血、阵发性心慌。舌有较深裂纹,苔薄白,脉有间歇。中医诊断为崩漏,证型为心肾不交。舌象见裂纹,苔薄白,脉有间歇。病程较长,月经失调年余,量多且持续时间长。
崩漏心肾不交肾水不足心火旺
查看详情 →
71岁男性,主诉胸骨后闷痛,动则发作,休息可缓解2年余,伴心悸、口干、倦怠乏力。舌质暗、苔白厚湿滑,脉沉滞。诊断为心血瘀阻,气阴两虚。舌红、苔水滑,脉弦涩。诊断为心气不足,心脉瘀阻。心脉瘀阻,气阴两虚。
冠心病心血瘀阻气阴两虚心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女,37岁,失眠多年,近19天彻夜不寐,精神抑郁,口苦,纳呆,大便干,月经停2月。情绪急躁,唇舌紫暗,舌苔薄黄,脉沉涩。血瘀,心血不足,神不守舍。
心血不足失眠血瘀神不守舍
查看详情 →
51岁,绝经后1年,头晕心悸,胸闷气短,肢怠腰酸,夜寐不酣,悲伤欲哭,健忘,便溏。舌澹红体胖齿印,苔薄,脉细缓。中医病名:绝经前后诸症,证型:心脾不足兼肾亏。病因病机:肾虚为本,心脾两虚为标,精血不足,阴阳失衡。
更年期综合征心脾不足肾亏肝肾同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。主诉病已二载,时轻时重,性情孤僻,见人则无语赧颜,遇事心慌胆怯,恐惧多疑,心胸痞闷,心烦少寐,胡思乱想。面色萎晦少泽,目光呆滞,神情疑虑,舌质红苔白腻,脉弦细而滑。诊断为卑惵症,病机为心血不足,痰浊内阻,心气不通,滞碍神机。
心血不足痰浊内阻心气不通神机滞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5岁,女性。主诉胸闷心慌、气短乏力、多汗怕冷、眠差易醒。病程较长,经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,仍感心慌气短。中医病名心肌炎,证型心阳衰弱,血脉不畅。望诊舌澹红、苔薄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有胸闷心慌、气短乏力、多汗怕冷、眠差易醒,切诊脉细。病因病机为心阳衰弱,血脉不畅。
心血不足心肌炎心阳衰弱血脉不畅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男,57岁。心悸不安,眩晕,气短,神疲乏力,面色暗澹少华,上腹部水肿,纳少。舌质胖嫩,有齿痕,苔白润,脉结代。心血不足,心阳不振。高血压病、冠心病,曾患心肌梗死、心力衰竭。血压160/90mmHg,心率110~120次/分,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、ST-T改变、Ⅲ、aVF异常Q波。
心血不足高血压冠心病心阳不振
查看详情 →
女,54岁,胸闷、气短、胃脘部疼痛7~8年,加重1个月。胸闷、气短、胃脘部疼痛、下肢无力、纳差、善太息、大便质稀、脉结、舌质紫暗、苔白厚腐、上腹正中条索状物叩击痛。慢性浅表性胃炎、十二指肠球炎、食管平滑肌瘤。心血不足证。面色晦暗、舌质紫暗、苔白厚腐、脉结。胸中压痛、中脘压痛、脘1压痛、天枢压痛、胆明压痛。血压190/90~60mmHg。
心血不足胃炎泄泻肺气虚
查看详情 →
26岁男性,主诉心慌不安、阵发性早搏,病程1年半。证见心慌、心跳停搏感、胸闷、口干、寐差、乏力、大便偏糖。舌质偏黯苔淡黄薄腻,脉参伍不调。二诊见咽气、胃痛、大便溏烂、燥热心烦。三诊见胸闷、心慌气短、左背酸胀、头昏、夜寐有梦、苔薄黄质暗、脉小弦缓。四诊见胸闷、心慌、头昏梦多、苔薄黄质红、脉小弦滑。五诊见心胸闷痞、苔薄质暗、脉平调。六诊见偶有轻度发作、苔淡黄质红暗、脉小滑。
心血不足室性早搏心气不足心阳不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2岁,女性。主诉头痛时轻时重,时时昏晕,面色发黄,睡眠、饮食不佳,心烦,耳鸣,心悸。中医病名头痛,证型心脾气虚。病因病机为血虚清窍失养,心血不足,脾虚化源不足,气血亏虚。望诊面色发黄,舌淡苔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头痛、昏晕、睡眠、饮食、心烦、耳鸣、心悸。切诊脉象沉细微数。
头痛心脾气虚心悸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7岁,女性。主诉头晕、心悸气短、乏力困倦、四肢无力、腰腿酸痛、麻木。病程3天。中医病名气血虚弱,证型气血虚弱、中气不足、肝肾亏虚。病因病机为血虚不能养心、血虚不能上荣于脑、肝肾亏虚、气血不足。舌澹红苔白,脉细缓。
气血虚弱肝肾亏虚低血压心悸气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女性,主要症状为晕厥频作,心悸胸闷,脉率缓慢。中医诊断为老年气血衰弱,心脾阳衰。舌胖澹紫,脉细沉迟而涩。病程长短未明确。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,化源匮乏,心血不足,阳气衰微,清阳不升,脑窍失养。
心脾阳衰气血不足阳气衰微晕厥频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。主诉产后恶露不净,腹痛,大便溏,自汗,纳滞乏力。病程近二旬。中医诊断为产后汗证。证型属气虚自汗。病因病机为产后耗气伤血,正气虚弱,卫外不固,腠理不密,津液外泄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恶露不净、腹痛、大便溏、自汗、纳滞乏力。切诊未提及。
心血不足产后汗证气虚疲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女性。主诉自卑内疚,神疲怯懦2年。病程2年。中医病名:卑惵。证型:心血不足,心神失养,脾气虚弱,统摄无权。面色无华,头晕心悸,寐浅梦多,精神不振,月经量多色淡,淋漓不尽。脉象未提及。
心血不足抑郁症心神失养脾气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1岁,男性,主要症状为频发性室性早搏,心前区压迫逼闷感,有时微痛,咽喉口舌干燥,鼻腔灼热,大便干结。中医诊断为心动悸,脉结代。证型为心气不足,心血不足,心火上炎,心脉瘀滞。病机为心脏气血虚弱,气血瘀滞,心神失养。望诊见舌质暗红有瘀斑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提及口干口苦,苔黄,脉弦,脉结代。切诊示脉结代。
心血不足心气不足心火上炎心脉瘀滞
查看详情 →
69岁女性,主诉阵发性心慌十余年,加重伴气短2个月。中医诊断心悸、胸痹,证属心病阳不振,心神失养,下焦郁热。舌黯红,苔白,脉结代。心电图示心肌缺血。既往有冠心病、房颤病史,症状遇劳及情志刺激加重,休息后缓解。
心悸胸痹心阳不振心神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6岁女性,主诉发作性心慌、气短、胸闷胸痛伴乏力4年余。刻下症见心慌气短、畏寒肢冷、胸背闷痛、指端疼痛、眠差、大便干结。面色晦黄,神志倦怠,体态偏瘦,声音清晰。舌质暗红,舌体适中,舌苔薄白。脉象沉细结,心率48次/min,律不齐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,证型为气阴不足,心阳虚弱型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不足,心阳虚弱,气血不畅,心神失养。
胸痹心悸气阴不足心阳虚弱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