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28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周身关节疼痛,尤以两膝及腰部为重,活动障碍,走路困难,关节无红肿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为类风湿关节炎,证型为肝肾阴虚,心血不足,风寒湿痹。面色黯黄,舌质澹红,苔白厚,脉细弱。问诊提示症状遇阴雨、寒冷及劳累时加重,伴随记忆力衰退,饮食一般,二便正常。
心血不足类风湿关节炎肝肾阴虚风寒湿痹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主诉月经提前、量多1年余,月经不尽半月余,色红,持续7~15日,伴有口臭、多梦、牙龈出血、阵发性心慌。舌有较深裂纹,苔薄白,脉有间歇。中医诊断为崩漏,证型为心肾不交。舌象见裂纹,苔薄白,脉有间歇。病程较长,月经失调年余,量多且持续时间长。
崩漏心肾不交肾水不足心火旺
查看详情 →
男,28岁,阵发性心慌半年余,加重10天,精神差,眠差,纳可,舌质澹,苔黄,脉细数,心电图示窦性心律,偶有室早,心脏彩超示二、三尖瓣少量反流,辨证为心血不足之心悸。
心血不足心悸心气怯弱肾阴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女性。主诉六年前患风湿性关节炎及风湿性心脏病,现见语言吞吐不清,左半身肢体瘫痪,口中流涎,心慌、心跳。脉象细涩无力,舌质暗红,舌体左歪,苔黄厚不燥。心脏听诊有三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,嘴向左歪。中医诊断为脑栓塞(中经络型),病机为胸阳不宣,心气不足,血液无力推动,经脉空虚,脑络失养,脑窍闭塞。
风湿性心脏病脑栓塞心气不足气血虚弱
查看详情 →
51岁,绝经后1年,头晕心悸,胸闷气短,肢怠腰酸,夜寐不酣,悲伤欲哭,健忘,便溏。舌澹红体胖齿印,苔薄,脉细缓。中医病名:绝经前后诸症,证型:心脾不足兼肾亏。病因病机:肾虚为本,心脾两虚为标,精血不足,阴阳失衡。
更年期综合征心脾不足肾亏肝肾同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5岁,女性。主诉胸闷心慌、气短乏力、多汗怕冷、眠差易醒。病程较长,经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,仍感心慌气短。中医病名心肌炎,证型心阳衰弱,血脉不畅。望诊舌澹红、苔薄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有胸闷心慌、气短乏力、多汗怕冷、眠差易醒,切诊脉细。病因病机为心阳衰弱,血脉不畅。
心血不足心肌炎心阳衰弱血脉不畅
查看详情 →
女,25岁,右眼视力障碍10余年,失眠。右眼黑睛云翳,心血不足,肝肾阴亏,风轮云翳。舌质红,舌苔薄白,脉细数。
心血不足视力障碍肝肾阴亏失眠
查看详情 →
女,48岁,月经紊乱半年,心慌气短,腿软乏力,多虑心烦,胸闷胁胀,喜叹息,夜寐多梦,耳鸣如蝉。脏躁,气郁血虚证。舌淡,苔白,脉弦细。
心血不足月经紊乱心慌气短腿软乏力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男,57岁。心悸不安,眩晕,气短,神疲乏力,面色暗澹少华,上腹部水肿,纳少。舌质胖嫩,有齿痕,苔白润,脉结代。心血不足,心阳不振。高血压病、冠心病,曾患心肌梗死、心力衰竭。血压160/90mmHg,心率110~120次/分,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、ST-T改变、Ⅲ、aVF异常Q波。
心血不足高血压冠心病心阳不振
查看详情 →
59岁男性,反复腹胀10余年,再发加重伴纳差2天。腹胀、纳差、恶寒、神倦乏力、腹部胀闷、饮食后加重、咳嗽、咯白色泡沫痰、大便不调、舟状腹、振水音(+)、四肢欠温、脘腹怕冷、手心热、咽部痒痛。舌质淡夹青苔花剥,脉浮沉取无力。痞满,本虚标实,脾肾阳虚为主,气滞血瘀为主。
心血不足痞满脾肾阳虚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2岁,女性。主诉头痛时轻时重,时时昏晕,面色发黄,睡眠、饮食不佳,心烦,耳鸣,心悸。中医病名头痛,证型心脾气虚。病因病机为血虚清窍失养,心血不足,脾虚化源不足,气血亏虚。望诊面色发黄,舌淡苔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头痛、昏晕、睡眠、饮食、心烦、耳鸣、心悸。切诊脉象沉细微数。
头痛心脾气虚心悸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男性。心前区闷痛不适,时轻时重,近来发作频繁,疼痛加剧,左下肢亦痛,口干而苦。面色黯红,舌质红、苔白,脉沉细涩。中医诊断为脾胃阴虚,心血不足,瘀血痰浊阻闭经络。
心血不足心绞痛瘀血阻络痰浊内盛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7岁,心悸、失眠、心烦、体倦乏力、自汗、面色少华、毛发稀疏、舌淡、脉缓无力。中医病名:心悸,证型:心之气血两虚、卫阳不固。病因病机:心血不足,血不舍气,卫阳不固,汗液外泄。望诊:面色少华、毛发稀疏、舌淡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心悸、失眠、心烦、体倦乏力、自汗。切诊:脉缓无力。
心悸失眠自汗体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7岁,女性。主诉头晕、心悸气短、乏力困倦、四肢无力、腰腿酸痛、麻木。病程3天。中医病名气血虚弱,证型气血虚弱、中气不足、肝肾亏虚。病因病机为血虚不能养心、血虚不能上荣于脑、肝肾亏虚、气血不足。舌澹红苔白,脉细缓。
气血虚弱肝肾亏虚低血压心悸气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女性,主要症状为晕厥频作,心悸胸闷,脉率缓慢。中医诊断为老年气血衰弱,心脾阳衰。舌胖澹紫,脉细沉迟而涩。病程长短未明确。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,化源匮乏,心血不足,阳气衰微,清阳不升,脑窍失养。
心脾阳衰气血不足阳气衰微晕厥频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。主诉产后恶露不净,腹痛,大便溏,自汗,纳滞乏力。病程近二旬。中医诊断为产后汗证。证型属气虚自汗。病因病机为产后耗气伤血,正气虚弱,卫外不固,腠理不密,津液外泄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恶露不净、腹痛、大便溏、自汗、纳滞乏力。切诊未提及。
心血不足产后汗证气虚疲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5岁。反复心悸、气促20年,加重1个月。AVR术后,MI(重),TI(重),心衰(心功能4级)。舌暗澹,苔薄白,右关浮紧,左手脉细数。舌质嫩胖、边有齿印,苔白微腻,右寸脉浮,结脉。气虚血瘀,脾失健运,心血不足,脉络阻滞。
心气虚血瘀脾虚痰证
查看详情 →
69岁女性,主诉阵发性心慌十余年,加重伴气短2个月。中医诊断心悸、胸痹,证属心病阳不振,心神失养,下焦郁热。舌黯红,苔白,脉结代。心电图示心肌缺血。既往有冠心病、房颤病史,症状遇劳及情志刺激加重,休息后缓解。
心悸胸痹心阳不振心神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0岁,男,黏液脓血便1年,加重2个月,每日7~10次,伴腹痛、下坠感,偶有头晕、心慌。肠澼(心血不足),溃疡性结肠炎,黏膜慢性炎伴急性炎及糜烂。面色苍白,舌质暗红,苔白腐或黄厚,脉弱或虚大。上腹剑突下及中脘下有压痛,中脘、天枢、大横、升输、降输、胆明压痛。腹痛、便血、脓液、下坠感、乏力、纳眠差、精神差、体重减轻。
心血不足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便后下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0岁,男性。主诉进食梗阻。病程近1个月。中医病名噎膈。证型脾肾亏虚、津亏热结。舌质红绛,苔薄黄,脉弦细。临床表现进食梗阻,胃胀痛,剑突下疼痛,咽干,声音嘶哑,眠差。舌青紫,苔薄白。脉弦细。
噎膈脾肾亏虚津亏热结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