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42岁,女性。左侧口角红肿疼痛4天,伴恶寒发热、胃纳减退、口苦口渴、便秘溲赤。舌质红,舌苔薄黄,脉弦数。局部红肿约3厘米×3厘米,中心有白头,按之坚硬根深,压痛明显。中医诊断为风热火毒凝结为患。
恶寒发热口角疔风热火毒舌苔薄黄
查看详情 →
68岁男性,发热2周,伴皮疹6天。发热,体温38.6℃,口唇紫绀,咽红,口腔溃疡,右腮肿痛,右侧淋巴结肿大,双肺呼吸音低,剑突下隐痛,四肢关节肿胀,皮肤片状红斑。舌紫暗无苔,边有齿痕,根部苔白,表面水滑,脉缓而数。初诊辨证为热毒内结、气营两燔,二诊辨证为热入阴分、耗血动血、阴阳两伤。
发热热毒内结气营两燔关节肿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女性,主诉发热、恶寒、有汗不解、口不渴饮,病程较短。中医病名属外感,证型为表虚营卫不和,病因病机为虚人复感风邪。舌象澹红,苔薄白,脉浮小数,后转脉细弱。面色萎黄,难眠。
上呼吸道感染营血亏虚表气不足风邪外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,男性。反复恶寒发热20天。神志清,精神差,形体消瘦,咳嗽,痰白易咯,全身乏力,饮食睡眠欠安,便干,小便黄。舌红苔薄黄腻,脉滑。辨证属“肝痈”范畴(成痈期)。B超提示肝右叶不规则无回声区,CT提示肝脓肿。
肝痈肺热湿热血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51岁,咳嗽二十余天,痰少,形寒,夜不能平卧,口干,纳少,大便不爽。舌质淡胖,苔薄腻,脉细带滑。证型为外寒内热,肺气不宣。二诊见咳喘略减,痰多白沫,头痛,神烦,脉细滑,舌质淡胖,诊断为痰湿未清,肺气不肃。三诊见咳喘平,经净一年,色紫量多,腰痠神疲,舌谈,脉细,诊断为气不摄血,冲任不固。
咳嗽外寒内热肺气不宣痰湿未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晚寝安然,四鼓后大汗不止,眩晕,伏枕不能动摇,虚烦欲绝,蒙被踡卧,壮热,恶寒怯风,气弱如丝,脉沉微细涩。真阳不固,元精亏损。面色苍白,舌淡,脉沉微细涩。症状以大汗、眩晕、恶寒、气弱为主,病程未明确。
真阳不固元精亏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男性,主诉恶寒发热,恶寒重,发热轻,无汗,头痛,口干欲饮,体温38.6℃。舌红、苔薄黄,脉数。病程较短。中医病名为高热,证型属三阳合病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,郁而化热。舌象红、苔薄黄,脉数。
恶寒发热高热三阳合病无汗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岁,男性。头痛二日,恶寒身热,鼻流清涕,腹胀纳少,汗出不彻。舌苔白,脉浮。中医诊断为风寒头痛。病因病机为风邪客于阳位,袭入太阳之经。望诊见舌苔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头痛、恶寒、身热、鼻流清涕、腹胀纳少,切诊脉浮。
风寒头痛风邪犯表外感风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女性,主要症状为外感、恶寒发热、头痛,病程较长。面色白,贫血貌,消瘦,精神萎靡,纳少,气短乏力,肝区隐痛,腹胀,引太息而觉舒,心烦性急。舌质淡红,稍瘦,薄白苔略腻,舌尖红。脉眩,略沉无力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余邪未尽,肝气虚弱。病因病机为肝郁火旺,湿热壅结肝胆之络,病程中应用大量苦寒及辛燥药物伤伐气血,致肝气不疏,气机失调。
肝脓疡湿热壅结肝气虚弱气机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9岁,男性。左手中指顶端肿痛一周。体温39℃,痛苦表情,闭目不语。左手中指末节内侧切口渗血,胬肉外翻,整个中指肿胀。左上肢桡侧有红线直达左腋,腋下淋巴结肿大。舌苔黄厚,舌质红。脉沉细而伏。中医诊断为蛇头疗、红丝疗,病机为火毒炽盛,邪热攻心。
脓性指头炎火毒炽盛红丝疔毒热攻心
查看详情 →
高热,体温38~39℃,有汗不多,恶寒,胸闷欲泛,骨节酸楚,舌苔薄腻,脉浮数,病邪尚在气分,内蕴红痧,身热缠绵,温热之毒外达,气营两燔,肌肤隐隐有红痧,红痧渐布,体温40℃,血沉95毫米/小时,壮热减,体温38℃,血沉60毫米/小时,血沉30毫米/小时,身热全退,血沉正常。
高热温热之毒气营两燔血沉升高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女性。左小腿内侧红肿疼痛作胀,伴恶寒发热,步行时尤甚。病程5天,既往有类似发作5次。左小腿中段红肿区约25cm×10cm,境界清,触痛轻,胫前轻度浮肿,左足趾间糜烂鳞屑。湿热下注型丹毒。湿热素盛,复感邪毒,湿热下注,蕴结肌肤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
丹毒湿热下注火毒湿热红肿热痛
查看详情 →
29岁 女性 恶寒发热 头痛 往来寒热 入暮烦躁 夜不能寐 热入血室 舌质鲜绛 血室当指胞宫而言 病位在下焦血分 外感与月经密切相关 暮则谵语 或如结胸状 入夜躁烦 神魂不安 临床有特殊证候 有独特治法 妇人伤寒 值经水适来 证以妇人为多见 诊由外感与月经密切相关 病位在下焦血分
恶寒发热头痛往来寒热烦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8岁,男性。游走性关节痛30~40年,伴恶寒发热10余日。慢性支气管炎史20余年,疟疾史40年前。关节红肿,小手指畸形,两肺少量湿性啰音。舌质澹,苔白而腻,脉细弦。痹证(风寒湿痹),咳嗽(风寒郁表化热)。病机为气血虚弱,复受外邪侵袭,寒热交替,外邪引动宿疾。
痹证气血虚弱风寒湿痹风寒郁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1岁。主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年,春季易发,咳嗽、气喘、多痰,近半月加重,伴恶寒、胸闷、体乏。舌澹红,苔白,脉浮紧。辨证属风寒外束,痰浊阻肺。
恶寒慢性支气管炎风寒外束痰浊阻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2岁,女性。主诉右上腹痛三天,伴呕吐。症状包括右上腹痛放射至后背,恶寒发热,口苦呕吐黄水,胸胁胀满,食欲不振,尿黄,大便燥结。体征示右上腹压痛明显,舌苔黄腻,脉弦滑数。中医诊断胁痛,辨证湿热不化胆失疏泄。
胁痛湿热不化便秘舌苔黄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4岁,男性。恶寒发热,阵发性右上腹痛,恶心呕吐,黄疸,意识朦胧,口干舌燥,舌苔白腻而垢,中心黄黑,脉滑无力。肝胆湿热未清,湿热弥漫三焦,入窜心包。神志时或昏沉,喃喃自语,周身及两目如橘黄色,口有秽味。脉滑数,舌苔稍黄。
癃闭肝胆湿热气阴耗伤三焦阻滞
查看详情 →
男,45岁,主诉面热感、微恶寒、头晕、食少、乏力、身倦、脘腹胀闷、气短、喜睡,病程两个月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缓无力。中医诊断为脾虚。
恶寒面热感脾虚头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女性。主诉恶寒发热,食纳差,恶心,胃脘及右胁下疼痛引及后背,每日下午肝区胀痛,目深黄,皮肤微黄。中医病名黄疸肝炎,证型脾胃湿热,熏蒸肝胆,胆汁外溢。舌红,苔薄黄,脉细数。病因外邪袭表,影响卫阳,内阻中焦,脾胃运化失常,肝失疏泄,湿热蕴结,胆汁外溢。病机时邪外袭,郁而不达,湿热蕴结,胆汁外溢,发为黄疸。
黄疸肝炎肝胆湿热脾胃湿热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为春夏之交神情委顿、形体恶寒、胃呆少纳,病程缠绵日久。舌苔滑润,脉象濡滑。诊断为湿痰蕴阻,脾阳不振,阳气敷布不周。二诊主诉为胃气虚、胃阴损,恶心欲吐,痰粘而稠,脉细弦,右部较大,左部细软有数意,舌少苔,中心光红。诊断为阳明不和,失于通降,脾阴不足,胃阳不和。
胃气虚胃阴损湿痰内阻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