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25岁。主诉反复失眠半年余,加重1周。刻下见彻夜难眠,多梦易惊醒,心悸怔忡,健忘,面白少华,神疲乏力,食欲下降,偶有头晕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细弱。中医病名属心脾血虚证,病因病机为劳伤心脾,营血不足,心神失养。病程半年余。
失眠心悸健忘面白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男,69岁。阵发性胸闷3年,伴心前区疼痛加重5天。舌澹红,体胖大有齿痕,苔白腻,脉沉细。气阴两虚,痰瘀内阻。胸闷痛,气短乏力,口干多饮,睡眠欠佳,偶有恶心欲吐,多食,消瘦,大便秘结。心电图示Ⅱ、Ⅲ、AVF导联ST段上移0.1MV,血压140/105mmHg。
冠心病气阴两虚痰瘀内阻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男性。主诉脱发2年,头顶无发。现病史见腰酸肢困、倦怠乏力、咽部不适、异物感。舌边尖红,苔白。脉沉滑。诊断为痰气郁滞,气血不荣毛发。证属痰气郁滞、咽喉不利,气血不荣毛发。舌边尖红,苔白,脉沉滑。
脱发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痰气郁滞
查看详情 →
65岁男性,主要症状为老年焦虑、失眠、心烦、口干。中医诊断为阴阳两虚,神志不安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示注意力不集中、心烦意乱、焦虑紧张、脾气暴躁、身体不适感。切诊未提及。病程未明确。
老年焦虑症阴阳两虚神志不安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0岁,男性。左肺癌术后1月。乏力,气短,咳嗽,纳差,自汗。舌稍红薄白苔,脉沉细数。中医病名肺积,证型术后气阴两虚,肺脾不足。病程1月。
肺积气阴两虚肺脾不足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0岁,主要症状为记忆力衰退10余年,加重5年。中医病名痴呆,证型髓海不足,痰浊蒙窍。望诊未提,闻诊未提,问诊提示记忆力衰退及病程,切诊未提。
阿尔茨海默病痴呆髓海不足痰浊蒙窍
查看详情 →
刘某某,男,47岁。主诉阵发性心区刺痛,心悸、怔忡,自感心恍恍然,楚楚状,心脏跳动欲停,全身出汗后心悸怔忡,头昏。舌质红、苔白,脉沉。中医病名考虑为胸痛,证型未明确记载,病因病机未明确记载。望诊见舌质红,舌有齿龈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心区刺痛、心悸、怔忡、头昏、眼酸、咽干、气短、心烦、胆小善叹息、噫气。切诊见脉沉。
心悸怔忡心区刺痛胸闷气短
查看详情 →
产后旬余,发热,形寒壮热,午后尤甚,烦躁不安,头晕口苦,喜渴饮,胸闷腹胀,泛漾欲吐,恶露减少色紫黑,大便七日未下,小便短赤,舌苔黄厚,脉数实。寒邪化热,内结胃腑,少阳枢机不利,津液不能载血下行。
产后大便难寒邪化热少阳不和津液枯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8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,善惊易恐5年,加重10天。病程5年,劳累及情绪紧张时症状发作或加剧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心胆气虚。病因病机为心不藏神,胆虚痰热扰心。舌澹红苔白,脉细弦数。症状包括心悸、胸闷、胆怯、易惊恐、坐卧不安、失眠。
心悸胆怯惊恐失眠
查看详情 →
颜某,56岁。胸闷、心悸、气短、乏力,劳累后加重。心气不足,血行无力。面色㿠白,舌质澹暗有齿痕,脉缓滑无力。心电图示V4~V6ST段下降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细。脉较前有力。舌略暗。
胸痹心气不足血行无力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男性。头痛头晕反复发作4个月,神疲乏力,易出汗,动则尤甚,手足心热,耳鸣,心悸,腰膝酸软,指端麻木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属气阴两虚夹瘀。舌质红少津,苔薄黄,舌底脉络紫暗迂曲,脉细弱数。
原发性高血压气阴两虚夹瘀
查看详情 →
男,77岁,失眠半年余。入睡困难,多梦易惊醒,醒后难以再入睡,惶恐不安,口干苦,胃脘痞满,纳食不佳。舌红,苔黄腻,脉弦滑。辨证为胆虚痰热证。
失眠胆虚痰热
查看详情 →
女,56岁,胸部闷痛2个月,痛处固定不移,两胁胀闷,气短乏力,善太息,忧郁寡欢,纳差,睡眠不足。舌质紫暗,苔薄白,脉沉弦。胸痹,气滞血瘀。病因为气郁日久,瘀血内停,络脉不通。
冠心病心绞痛胸痹气滞血瘀心阳受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女性。主诉肝阳眩晕、肢麻、便秘、跌仆卒中、左肢瘫痪、头晕且痛、口角右歪、咳呛有痰。中医病名中经络,证型肾水不足,肝阳偏亢,生风化火。舌象苔薄腻、质红,脉象脉弦滑有力。病机为肾水不足,肝阳偏亢,生风化火,升扰横窜。
肝阳眩晕肝阳偏亢肾水不足痰热未清
查看详情 →
脘痛持续,舌鲜而光,脉滑而数,肝木侮脾,胃络伤动血。阳虚体,多痰湿,操劳悲郁,肝风失调,脘痛彻背,胸胁胀,肢面浮肿,耳鸣,痉搐,心悬,大便艰涩,脉右虚滞,左弦数,舌苔白腻近燥。腰脊痛,舌黄口燥,胃钝心悸,头眩耳鸣,火升汗泄,脉濡弦,右关沉滑。胸背络痛,舌白口干,脉沉,气机壅塞。当脐时痛,软而喜按,食难用饱,大便燥结,脉右虚左弦,肺胃大肠津气大虚。脘腹痞满,脉沉郁而虚涩。气滞痰凝,脘腹膨痛,便结,气逆,脉滞,舌白腻。左胁痛连肩背,脉沉郁右甚,舌心黄。少腹痛,脉右沉小弦、左弦大坚,舌黄,咳嗽,胃钝,少寐。厥阴气横逆,阳明水谷不化,善嗳矢气,左胁腹刺痛,肠鸣便溏,舌黄,口苦。
脘痛肝气郁结痰阻络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逾花甲,主诉遗泄、失眠、腰嵴酸软、夜尿频多、头目昏眩、足痿乏力。中医病名为遗泄,证型属心肾不交,病机为肾精耗伤,心神失守,肾气虚惫,气失固摄。望诊见舌澹、苔薄黄、少津气,舌垢腻略化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夜不安寐、头目昏眩、腰嵴酸软、遗泄时作、小溲频数、足痿乏力、心悸失眠、眩晕恍惚。切诊见脉细弦而数,脉弦涩而数,脉弦涩稍缓。
遗泄心肾不交肾气虚心神不安
查看详情 →
12岁男性,主诉面色不正、精神差、纳呆、心悸气短,病程半月。中医病名:病毒性心肌炎,证型:心阳不足。望诊:面色苍白,舌质澹润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心悸气短憋闷,头晕,怕冷,四肢不温。切诊:脉细迟,时有结象。
病毒性心肌炎心阳不足心悸气短四肢不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9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闭止7年余。病史提示曾因食少体弱导致闭经,误用破血药物致病情加重。体征见脉细微欲绝,舌澹苔薄白。中医诊断为脾土虚衰,化源不充。病因病机为脾土虚衰,化源不充。望诊见舌澹苔薄白,切诊见脉细微欲绝。
闭经脾土虚衰化源不充饮食减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女性,主诉惊吓后精神错乱、哭笑无常二月余,伴精神抑郁、心烦易怒、心悸、胸闷、悲伤欲哭、眠差恶梦、多疑、纳差、月经过期未至。舌苔薄腻,脉象细数。辨证为肝郁化火,痰热扰心。
郁症肝郁化火痰热扰心心气亏耗
查看详情 →
32岁女性,产后发热半月不退,体温38-39°C,自汗,食少饱恶,咳嗽呕逆,头痛失眠,口干苦无味,舌边尖红,苔厚腻色黄,脉濡细而数,诊断为产后湿热俱盛,肺胃失调,湿热未尽,湿热已退,但仍有心慌自汗、食欲不振、精神疲乏。
产后发热湿热俱盛肺胃失调心慌自汗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