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,53岁,发现肾功能异常1年余,腰痛拒按,乏力,急躁易怒,灼热汗出,时恶心,纳差,夜寐差,大便日1~2次,夜尿2次。舌暗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中医诊断肾衰病,证型气滞痰阻,肾虚血瘀。肾功能异常,双肾结石,左肾中度积水,左肾萎缩,左肾GFR降低,高尿酸血症,尿常规异常。
气滞痰阻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肾功能异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0岁。主诉心悸2个月。主要症状包括心悸、气短、乏力、胸闷。舌象暗红,苔白腻,脉缓。中医诊断为心脉瘀阻,心失所养。辨证为气虚血瘀,气滞痰阻。四诊信息包括舌暗红、苔白腻、脉缓。
气滞痰阻心悸气短乏力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4岁,咳嗽反复发作4月余,情志不畅加重,痰少而黏,痰结咽喉,阵发性呛咳或阵咳,咳甚则气憋面赤,胸闷,两胁隐痛,恶心欲吐,口苦便结,烦躁易怒。舌质偏红,苔薄白,脉稍弦。中医诊断为咳嗽,辨证为木郁伐金,气滞痰阻。
气滞痰阻咳嗽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8岁。主诉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40年,近10年发作逐渐频繁,每年4~10月发作,伴憋气、胸闷、窒息感,无咳嗽,咯少量白痰,心慌、胃脘闷胀、食欲不佳、口干不喜饮。舌质澹红,苔白略厚,脉弦。中医诊断风哮证,证型风邪犯肺,气滞痰阻证,后转为风邪犯肺,肺肾两虚证。四诊信息包括舌质澹暗、苔白、脉沉缓,舌质暗红、苔滑、脉弦,舌质澹红、苔薄、脉沉。
气滞痰阻支气管哮喘风哮证风邪犯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1岁女性,反复乳房胀痛3年,复发1周。主症为乳房胀痛,伴右胁疼痛、夜眠不安、胃脘胀满。脉小滑,舌质暗,边瘀点,苔薄。中医诊断为乳癖,证属气滞痰阻,瘀血阻络。病机为气滞血瘀,痰凝结于两乳,肝失疏泄,脾失健运。
气滞痰阻乳癖瘀血阻络肝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胸闷、憋气、咳少量白痰、心慌、胃胀、食欲欠佳。病程每年4~10月发作,发作时间逐年提前,本月发作4~5次,每次持续1小时左右。中医诊断为风哮,证型为风邪犯肺,气滞痰阻。舌澹红,苔白略厚,脉弦。口干不喜饮,大便不干。
气滞痰阻风哮风邪犯肺肺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8岁,主诉咽中异物梗阻,咯之不出,咽之不下,伴胸胁痞闷,食纳不振,大便溏薄,小便清利,病程2年。中医病名属梅核气,证型为肝郁脾虚,气滞痰阻。舌质淡,苔腻,脉弦滑。病因为情志不舒,致肝气郁结,脾虚生痰,痰气互结于咽喉。
气滞痰阻咽中异物胸胁痞闷食纳不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3岁,男性,主诉吞咽困难5个月。面色萎黄,体重减轻,纳差,餐后乏困,眠差、早醒、易惊,情绪波动较大,双侧前臂瘙痒难忍,大便时干时稀。舌澹,苔白厚,脉沉。中医病名噎膈,证型为胆胃不和,脾虚湿阻、气机失调。病因病机为脾虚湿阻,气机失调。望诊见面色萎黄、舌澹、苔白厚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吞咽困难、体重减轻、纳差、眠差、情绪波动。切诊见脉沉。
气滞痰阻噎膈胆胃不和脾虚湿阻
查看详情 →
妇人 左乳肿痛发热 病程较长 乳房属阳明胃经 乳头属厥阴肝经 忿怒伤肝 厚味积热 气不行 窍不通 乳不出 结肿痛 阳明血热肉腐为脓 肿胀大热 发渴 舌象未提 脉象未提 声音气味未提 病史有怒史 乳汁滞留 乳头含乳而睡 热气所吹 乳窍不通 乳汁不行 痈患 未提其他四诊信息
气滞痰阻乳痈肝气郁结阳明血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女性。主诉双侧颈部肿痛,咽喉疼痛,胸闷,脘腹胀满,心悸,恶心欲呕,口干少津。病程一年余。中医病名甲状腺炎,证型肝热内郁,气滞痰阻,阴津亏乏。舌体肿胀,肥大,舌前部红,苔中后部微黄厚腻。脉弦细。
气滞痰阻甲状腺炎肝热内郁阴津亏乏
查看详情 →
48岁女性,支气管喘息病史自1963年起,感冒诱发喘息,伴有脖子紧束感。主要症状为咳嗽、咯痰多、严重呼吸困难、口渴、发汗。体格一般,舌白苔,脉无异常,血压正常。病程长,反复发作,经脱敏治疗无效。
气滞痰阻支气管喘息痰多咳嗽
查看详情 →
31岁男性,咽梗月余,双耳胀闭,纳可,睡宁,大便畅。咽异感症及渗出性中耳炎,证属气滞痰阻。舌暗红,苔薄白,脉弦缓。
气滞痰阻咽异感症渗出性中耳炎
查看详情 →
朱妪 目垂气短 脘痞不食 太阴脾阳不运 气滞痰阻 面色萎黄 舌苔白腻 脉微有歇 无神 倦欲寐 脉象虚弱 营液大虚
气滞痰阻目垂气短脘痞不食脾阳不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女性。主诉头痛20年,加重1年,以前额左侧为主,思虑过度时诱发,伴颈肩痛,眠差。舌淡红,苔薄白,左手脉沉滞,右手脉滑。中医病名头痛,证型气滞痰阻。病因病机为气滞痰阻。
气滞痰阻头痛思虑过度颈肩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1岁,女性。多汗怕热、心悸心慌2月余。自汗、盗汗、善食易饥、口干欲饮、性急易怒、手足心热、颈前喉旁结块肿大、少寐多梦。舌红苔薄,脉细弦数。中医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,证型为阴虚火旺、气滞痰阻。病因病机为阴虚火旺,气滞痰阻。
气滞痰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阴虚火旺心悸心慌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女,18岁,失眠多梦,心烦易怒,郁闷不乐,记忆力减退,头晕昏沉,病程1年余,加重半月。郁证、不寐。证属气滞痰阻,胆胃不和。面色无华,舌苔薄白,脉弦滑。问诊见情绪抑郁,病史有压力大,郁闷不乐。心烦易怒,不欲见人。脉弦滑。
气滞痰阻抑郁症胆胃不和心烦易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男性。主诉右眼视力下降,黄斑区轻度水肿,有黄白色渗出点,中心反光阴性。病程2年,1989年曾患中网炎,1991年7月复发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为七情伤肝,肝气郁结,气滞痰阻,或操劳伤脾,脾失健运,痰湿蕴结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及视力变化及病史,切诊未提及。
气滞痰阻视瞻昏淼肝气郁结脾失健运
查看详情 →
女,26岁,主诉闭经1年,少腹发凉发胀,腰酸。舌苔薄白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闭经,证型属继发性闭经,病因病机为血枯津亏或气滞痰阻。望诊见舌苔薄白,闻诊未见特殊,问诊提及疲倦乏力、饮食欠佳,切诊脉沉细。
气滞痰阻闭经血枯津亏少腹发凉
查看详情 →
75岁男性,主诉心胸憋闷、心悸气短、胸膺掣痛,病程6年,近3个月加重。舌质胖、苔白中黑,脉缓。中医诊断为心气不足,气滞痰阻,胸阳痹阻。
气滞痰阻冠心病心气不足胸阳痹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女性。主诉胃脘部痞满不舒,胃脘隐痛,胸骨后烧灼感,反酸烧心,嗳气,口干口苦,胃脘畏寒喜暖喜按。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胃窦糜烂。辨证为胃痛之肝胃不和、中焦虚寒证,后转为气滞痰阻证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示口干口苦、胸闷气短、头晕沉重、乏力,切诊未提及。
气滞痰阻慢性胃炎胃窦糜烂肝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