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滞血瘀型+气滞血瘀

女性,32岁,月经过少1年余,经期缩短至2天,经量明显减少,色暗,少量血块,神疲健忘,脱发,经前及经期乳胀、腹痛,带下量多色白质稀,易生气,眠差多梦。舌质暗,苔白,舌下有瘀络,脉细。诊断为月经过少,证属肾虚精亏气滞血瘀型。
气滞血瘀月经过少肾虚精亏神疲健忘
查看详情 →
48岁男性,右胁部胀痛连及右背,头晕、脘闷、腹胀、纳少乏力。早期肝硬化、脾功能亢进、门静脉高压症。面色晦暗,形体消瘦,肝掌、蜘蛛痣,舌质隐青,脉沉弦。气滞血瘀型。
气滞血瘀早期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,婚后3年未孕,常有下腹痛,月经正常。子宫后倾,左侧附件增厚并有囊性包块,右侧附件增厚并有囊性包块,宫颈光滑。脉细弦,舌薄白,舌质稍暗。辨证为气滞血瘀,积遂成。
气滞血瘀盆腔炎下腹痛不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男性。主诉小便点滴不畅,尿急、尿频、尿痛,持续半年。症状包括排尿不畅、短赤灼热、小腹胀满疼痛、会阴部及阴囊部疼痛不适、性欲减退。舌质紫暗,苔根黄腻。脉涩。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积膀胱,络脉充血逆,经脉瘀阻,腺体增生。
气滞血瘀前列腺炎湿热蕴积膀胱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5岁,女性。主诉左胸部外伤性疼痛4小时。左胸肋部疼痛,活动时有牵引痛,挫伤处压痛明显,局部肿胀,无青紫瘀斑,胸廓前后挤压痛阳性,活动困难。中医诊断左胸第6肋肋骨骨折,气滞血瘀型。病位在胸,病性属胸部内伤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气滞血瘀骨折胸痛活动受限
查看详情 →
19岁女性,经期腹痛3年。主症为经期腹痛,经量不多夹血块,经前少腹胀痛、胸闷乳胀,精神抑郁,纳少。舌暗苔白,脉弦涩。证属肝郁气滞血瘀,不通则痛。
痛经肝郁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。主诉头发成片脱落1年余。伴随症状包括失眠头昏、多梦、胸闷、腰腿酸软、食欲不振、口苦便干。中医诊断为斑秃。病因为情绪波动导致气滞血瘀,气血不畅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气滞血瘀斑秃情志不畅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20岁,未婚。月经来潮前2~3天出现心烦易怒、两乳房胀痛、小腹剧痛、大腿根部疼痛,经行量少,经色紫红夹血块,经行不畅,卧床不起6~7天。小腹胀痛拒按。舌质有瘀点。脉弦紧。痛经。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痛经气滞性痛经
查看详情 →
男,35岁,眼睑时而浮肿三月余。眼睑虚胀,皮肤色淡黄,按之虚胀如球。舌质红而光剥,否尖有瘀点,脉沉弦而数。脾胃郁热,气滞血瘀型。
气滞血瘀眼睑浮肿脾胃郁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女性。颈痛反复发作2年余。颈肩部酸痛,活动受限,无上肢放射性麻木疼痛。舌暗红,苔白,脉弦细。颈肩部肌肉紧张,C3~C7椎体缘增生,椎间孔狭窄。中医诊断为痹症,证型为气滞血瘀型。
气滞血瘀颈型颈椎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0岁,男性。主诉右侧胸胁部疼痛一个月。中医病名蛇串疮,证型气滞血瘀型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两亏、津枯血燥、络脉瘀滞。望诊见舌质红绛,苔薄少津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心烦意乱、口燥咽干、纳呆腹满、大便秘结。切诊见脉弦细。疼痛性质为刺痛、灼痛、掣痛,入夜尤甚。局部见红斑、结痂、色素沉着。
气滞血瘀带状疱疹气阴两亏津枯血燥
查看详情 →
78岁男性,高血压病史20余年,常见头晕、头痛,心中悸动不安。近1月头痛眩晕加重,兼见目赤烦躁、大便干结,血压波动较大,压差明显。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诊断为眩晕(高血压病),证型为肝火上炎。
高血压肝火上炎头痛眩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2岁,男性。主诉左胸部疼痛剧烈,病程急性。中医诊断为左胸重度软组织挫伤,证型为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左胸部外受暴力撞击,瘀血凝滞于肌肤腠理。胸廓压痛,胸廓挤压征阳性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气滞血瘀胸外伤胸部疼痛肿胀减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7岁,女性。主诉乏力浮肿伴右胁痛反复1年。病程1年。中医病名胁痛,证型肝郁脾虚,湿热内蕴。舌红苔白腻,脉弦。病因毒邪侵袭肝脏,肝郁脾虚,运化失职,湿热内蕴,气滞不畅。
慢性乙肝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胁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男性。主诉腰痛,病程较长,近因闪挫发作。症状包括行动转侧困难,咳则引痛。面色萎黄,苔薄腻。脉细滑。辨证为气逆损血,气滞血瘀型伤筋,病在督脉,有损阳脉之海。
气滞血瘀急性腰扭伤督脉受损咳引腰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女性,主诉发作性胸闷、心慌5年,加重半月。刻下症见胸闷心慌,善太息,时有腹胀,纳眠欠佳。面色暗红,舌质暗红,苔薄腻,脉弦细沉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,证属气阴两虚,气滞血瘀型。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虚,嗜食辛辣肥甘,劳累过度,性情急躁,致气阴亏虚,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胸痹心悸气阴两虚心气虚弱
查看详情 →
75岁女性,突发右背部带状疱疹,疼痛持续5个月。胸闷、口干、睡眠差。舌红苔黄腻,脉弦小数。中医诊断为缠腰火丹,证属气滞血瘀。病机为湿热蕴结肝经,气血运行受阻,不通则痛。
气滞血瘀缠腰火丹神经痛舌红苔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女性,发作性左侧颞部搏动性刺痛6年,伴恶心呕吐、头晕、失眠、记忆力衰退,劳累紧张及月经前后诱发。舌质紫暗,苔白,脉沉滑。中医诊断气滞血瘀型头痛,病因为人工流产后气血亏虚,瘀血阻滞经络,风邪上扰。病机为气血不荣、瘀血内阻,经行前后气血失调加重病情。
气滞血瘀气血亏虚瘀血作祟少阳胆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男性。主诉为房事中及房事后小腹及少腹抽痛,阴囊坠胀,睾丸胀痛,病程两个月。体征见胸胁胀满,喜叹息,右侧附睾肿胀,触按疼痛,舌澹红、苔薄白、边有瘀点,脉沉弦。诊断为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房事腹痛胸胁胀满阴囊坠胀
查看详情 →
女,44岁,小腹冷痛半年,劳累、阴雨天、经期加重,伴乏力、尿急、尿频、咳嗽时偶有尿失禁。面色白,舌黯有瘀点,苔白,脉沉弦。腹诊双附件区压痛,右侧尤甚。月经量少,有血块,带下量多色白无味,大便不成形。诊断为腹痛病,证属寒湿凝滞、气滞血瘀型。
气滞血瘀腹痛病寒湿凝滞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