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滞血瘀型+气滞血瘀

患者男性,48岁。右上腹不适1年。胆囊结石0.56cm。舌苔薄白,脉弦滑。中医病名属胆石证,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,胆气不舒,湿热内蕴。望诊舌苔薄白,闻诊未见异常,问诊示右上腹不适,病程1年。切诊脉弦滑。
气滞血瘀胆胀胁痛黄疸
查看详情 →
女,21岁,经行腹痛8年,疼痛甚剧,伴经血紫暗、血块排出后缓解,四肢不温,面色苍白,乳房胀痛。舌质暗,舌边有瘀点,苔薄白,脉沉弦。诊断为寒凝气滞,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痛经寒湿凝滞肝肾亏损
查看详情 →
32岁,月经周期正常,经行4~5天净,无痛经。两年来每届经临必胸腹胀痛,经前8天乳房作胀无块,下腹胀痛,经量始少转多并伴有小血块。证属气滞血结。胸腹胀痛,乳房作胀,下腹胀痛,经量异常。脉舌如前。
痛经气滞血结肝郁气滞
查看详情 →
女,39岁,左侧巧囊术后2年,复发7天。左侧巧囊术后,双侧巧囊复发,月经周期4/26~28天,量中,色暗,有血块,痛经,VAS:7分,得热痛减,经前乳胀。左下腹坠胀不适,伴腰骶冷痛,形寒肢冷,舌黯红有瘀斑,苔薄白,脉弦滑。子宫内膜异位症,气滞血瘀证,瘀血内阻,气机不畅。面色正常,舌黯红有瘀斑,苔薄白,脉弦滑。
气滞血瘀卵巢囊肿血瘀经血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1岁,男性。主诉右侧睾丸外伤后肿痛两小时。右侧睾丸肿胀明显,触痛显著,热感,直立时疼痛加剧。证属气滞血瘀。病因属外伤暴力,睾络受损。舌脉如常。
外伤气滞血瘀睾丸血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0岁。主诉便秘反复发作10余年。排便2~3d1次,质干成球状,排便困难。伴口干口苦、渴喜热饮、时有头晕、口中有异味、纳呆、神疲乏力、失眠多梦。舌淡暗,苔薄黄,脉细滑。辨证为脾虚肠燥、气滞血瘀型。
气滞血瘀便秘脾虚肠燥
查看详情 →
57岁女性,腹部胀满年余,昼轻夜甚,自觉有物梗塞于心下,食欲不振,恶心,疲乏无力,烦躁不安。身体消瘦,精神抑郁,面色晦滞,目眶黯黑,肌肤甲错,舌质暗红,边有瘀斑,舌苔白,脉沉涩。气滞血瘀,三焦气机痞塞。
气滞血瘀腹部胀满营卫不和血气壅塞
查看详情 →
72岁男性,发作性心慌心悸、胸闷胸痛9年,加重20天。胸痹心悸,胸痹心痛。证属气阴两虚,气滞血瘀型。心慌心悸,胸闷胸痛,气短乏力,头晕神疲,烦躁失眠,自汗盗汗。心电图示下壁、外侧壁心肌缺血,频发室早。年老体瘦,劳倦思虑过度,情志不和,气机紊乱,心脉瘀阻。
气滞血瘀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心律失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27岁。右小腿疼痛,活动受限3小时。右小腿肿胀、疼痛、局部压痛,扪及骨擦感和异常活动。X线照片诊断为右胫腓骨骨折。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。右胫腓骨中段骨折,位线可,有骨痂生长。右小腿无疼痛,活动正常,已基本正常行走。骨折对位对线可,断端有大量骨痂生长。
气滞血瘀胫腓骨骨折
查看详情 →
女,23岁,右脸颊部囊肿1年余,伴瘙痒、疼痛,抓破流黄水,食辛辣加重,凹凸不平,部分成脓疱。舌质红,苔白,脉滑。右脸颊部囊肿,中医病名属囊肿类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。右脸颊见蚕豆大小脓肿,质软有波动,表面皮肤光亮。舌质红,苔白,脉滑。
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肝经郁热证脾虚湿蕴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女性。主诉右侧面颊部、右口唇、右舌边反复发作性阵发性电击样剧痛2年,吞咽咀嚼时加剧。形体偏胖,痛苦面容。舌体暗,双舌下静脉青紫饱满。诊为三叉神经痛,证属气滞血瘀型。右迎香穴至右上唇角处可触及扳机点。
气滞血瘀三叉神经痛舌体暗静脉青紫
查看详情 →
23岁女性,精神倦怠,气短乏力,下血色澹,舌澹,脉虚弱。气血虚弱型滞产。面色苍白,舌澹,脉虚弱。精神倦怠,心悸气短,舌澹,脉虚弱。脉虚弱。
滞产气血虚弱宫口开7cm腹痛剧烈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6岁,女性。主诉左肩部疼痛,活动受限3小时。病程3小时。中医病名左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。证型气滞血瘀型。病因为外伤,病位在左肩,病机为气滞血瘀。舌红,苔薄黄。脉浮。左肩部肿胀、压痛、活动受限,左上臂纵轴叩击痛(+),伤肢远端血运、感觉及手指活动可。X线示左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,断端有明显移位。
气滞血瘀肱骨骨折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68岁,男性。主诉晕厥6~7次,每次持续3~5秒,无抽搐、口吐白沫,醒后无后遗症。心悸、短气、乏力、腹胀、嗳气。苔白有裂纹,舌淡边有齿痕,脉小弦沉取无力。中医诊断心厥,证属心阳不振、气滞血瘀,病机为阴不济阳,阴阳之气不相顺接。
心厥心阳不振气滞血阴不济阳
查看详情 →
32岁女性,主诉结婚10年未生育。月经周期紊乱,经量少,色紫暗,挟血块,左小腹疼痛,尤以经前、经期为甚。面色无华,舌质暗有瘀点,脉象沉涩。中医诊断为不孕证,证型为气滞血瘀型。病因为寒凝气滞血瘀,经络阻滞,气血运行不畅,冲任失养。
气滞血瘀不孕证月经不调腹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8岁,女性。主诉停经6月余。症状包括双乳胀痛、大便坚硬、夜寐难安、情绪不稳。诊断为闭经,辨证为气滞血瘀。舌红,苔薄黄或薄白,脉弦滑。子宫肌瘤23mm×25mm,内膜厚6mm。病程6月余。病因与工作压力增大、肝郁气滞有关。
气滞血瘀闭经肝郁乳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女性。月经量多,行经时间长4年,经期腹痛剧烈,需注射止痛药,经期约10天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细弱。妇科检查宫体后位,增大如50余天妊娠,质硬,活动差。B超示子宫肌瘤,低回声肿块,边界清晰。诊断为症瘕,辨证为气滞血瘀证。
气滞血瘀证子宫肌瘤
查看详情 →
女,29岁,性情急躁,多食善饥而消瘦,身困乏力,病程2年,近半年加重,结喉两旁腺体肿大,胁肋胀痛,月经不调有血块,婚后不孕。中医病名:甲状腺功能亢进,证型:气滞血瘀型。形体消瘦,结喉两旁肿大质软,舌质紫黯有瘀斑,脉弦涩。
气滞血瘀甲状腺功能亢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男性。右踝部肿痛,活动受限4天。右距骨粉碎性骨折。气滞血瘀型。右足部疼痛,活动受限,逐渐肿胀。右足部仍有肿胀,皮肤黯红。X线照片示距骨骨折对位对线可,关节面平整,内固定无松动。右足部肿胀消退,局部皮肤颜色恢复正常。右足活动稍改善。X线片复查示距骨体骨折对位对线可,关节面平滑,内固定无松动,骨折断端有骨痂生产。右足已自行拆除石膏托外固定。右足已自行扶拐部分负重行走,局部无肿胀,活动基本正常。X线照片示距骨体骨折已愈合,断端无硬化,内固定无松动。
气滞血瘀距骨骨折
查看详情 →
刘老主张中西医结合,强调辨证与辨病统一,重视整体调治。辨证需结合现代医学诊断,如病毒性肝炎需辨湿热蕴结、肝郁脾虚、气滞血瘀或肝肾虚损等证型。注重辨证分型,如哮喘需区分过敏性与感染性,乙型肝炎需结合病与证进行治疗。强调有机结合,避免简单对应,重视病证结合在临床中的应用。
气滞血瘀病毒性肝炎湿热蕴结肝郁脾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