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男性,64岁。主诉大便稀溏,站立时即欲排便,持续1月余。现病史示饮食欠佳,胃胀,泛酸,干呕,气短,嗳气,后背凉,胃怕凉,周身窜痛,情绪不畅。舌红,苔白腻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泄泻,证属脾虚肝郁,中气下陷。
气短泄泻脾虚肝郁中气下陷
查看详情 →
男,42岁,腰酸乏力,面部及双下肢浮肿,气短自汗,小便不利,食纳不佳,便溏,舌质澹胖,苔白,脉沉细弦两尺弱,脾肾阳虚,气化不利,尿蛋白(++++),24小时尿蛋白定量7g,血总蛋白40g/L,白蛋白28g/L,球蛋白12g/L,胆固醇11.84mmol/L
气短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气化不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5岁,男性。主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15年,伴气短喘息,活动后加重。中医诊断肺胀、肺痿,证型肺脾气虚,痰阻血瘀。面色紫黯,舌黯红苔黄白,舌下脉络粗,脉弦细。呼吸急促,桶状胸,双肺呼吸音粗,可闻哮鸣音。
气短肺胀肺痿肺脾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8岁,男性,主诉胃病史30余年,近10个月胃脘胀饱、烧灼样疼痛加重,嘈杂厌食,嗳气干哕,形体极度消瘦。面色少华,神疲乏力,气短肢软,大便干结难解。舌嫩红而光,脉细小数。中医诊断气阴二伤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两伤。舌象嫩红而光,脉细小数。病程长达30年,近10个月症状加重。
气短胃阴虚脾虚舌红
查看详情 →
女,乏力、心悸、气短、腹部胀满、月经先期量多。舌淡红,苔薄白,寸脉独弱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属气虚下陷,病因病机为气虚导致升举无力。
气短心悸乏力月经先期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男,57岁。心悸不安,眩晕,气短,神疲乏力,面色暗澹少华,上腹部水肿,纳少。舌质胖嫩,有齿痕,苔白润,脉结代。心血不足,心阳不振。高血压病、冠心病,曾患心肌梗死、心力衰竭。血压160/90mmHg,心率110~120次/分,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、ST-T改变、Ⅲ、aVF异常Q波。
气短高血压冠心病心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6岁。主诉哮喘反复发作十年,加重并发作频繁二年。病程十年,每年5~10月发作,发作时间逐年提前。症状包括憋气、胸闷、哮鸣音及窒息感。伴随胃脘闷胀、食欲不佳、口干不喜饮、大便不干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,证属风邪袭肺,触发伏饮。病机为风邪犯肺,肺肾两虚。
气短支气管哮喘风邪袭肺肺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43岁,盗汗,睡醒汗止,面色皖白,心悸,乏力神疲,气短声怯,畏风寒,四肢不温,纳呆,舌苔薄白,脉沉细,气阴两虚。
气短盗汗气阴两虚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8岁,男性。主诉自汗、盗汗3年,伴气短、乏力、心悸、心烦、失眠。舌质澹红、苔薄白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自汗、盗汗,证属脾肺气虚、表卫不固。病因病机为脾肺气虚,腠理不固,导致汗液外泄。
气短自汗盗汗脾肺气虚
查看详情 →
六五岁,身热浃旬,神昏遗弱,气短耳聋,舌苔灰滞。暑邪内陷。面色晦暗,舌赤,苔灰滞。声音低微,气息短促。脉象未详。
气短暑邪内陷舌苔灰滞耳聋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47岁,颈部右侧肿块,呃逆、气短、肩背酸沉,病程三个月,肿块质硬,不易活动,舌质淡、边有瘀斑、苔薄白,脉弦细,证属肝郁气滞,郁久化热,炼液成痰,凝聚而成。
气短甲状腺瘤肝郁气滞郁久化热
查看详情 →
65岁男性,发作性胸骨后、心前区闷痛不适,伴心悸气短,病程4年。心音低钝,双肺(-),肝大,肝区压痛(+),双下肢轻度压陷性水肿。舌紫黯,苔薄白润,脉细涩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辨证为肾气虚衰,寒凝血瘀,心脉痹阻。
气短冠心病心绞痛胸痹肾气虚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2岁,女性。主诉眩晕、耳鸣,步态不稳2年余。体征包括头昏晕、耳鸣如蝉、目花、视物如蒙纱、精神萎靡、步态不稳、气短、食少纳呆、周身乏力、心烦而悸、夜寐多梦、面色无华。舌质澹、苔红薄黄,脉沉弱。诊断为中气不足,清阳不升,风热上扰。
气短眩晕耳鸣步态不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2岁。主诉胸闷、心悸、气短,病程近月。舌质暗红,苔白腻,脉弦滑。诊断为心气不足,痰浊内阻,心脉壅塞之证。现病史见心前区闷痛加剧,伴头晕,纳呆,口腻,喉间有痰,唇紫。
气短胸闷心悸头晕
查看详情 →
54岁男性 反复腹泻半月余 舌质淡红、边有齿痕、苔薄白 濡脉 轻度贫血貌 白细胞4.4×109/L 血红蛋白108g/L 胃肠癌术后 肝脾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精神一般 纳差 腹胀 二便调 术后化疗后血液毒性明显 乏力 未见明显气短 术后恢复可
气短腹泻乏力血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0岁,男性。主诉肾功能衰退,小溲不多,尿毒潴留,失眠,全身倦怠,步履无力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为肾功能衰竭。证型未明确。病因病机未明确。面色澹苔白,舌象澹苔白。脉象弱无力。症状包括失眠、全身倦怠、步履无力、夜间睡眠时间短、脘闷气胀、睡眠较好、小便增多而有力、因外感引起咳嗽。
气短肾功能衰竭肾精不足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2岁,男性。主诉两足浮肿,四肢酸楚,骨节疼痛,全身乏力,气短心悸,病程两年。中医诊断风湿性心脏病。舌苔白,脉沉涩。症见全身疼痛,手臂不能高举,两足浮肿,心悸、小便少。病因病机为风湿伤及经络,血流不畅,瘀阻不通。
气短风湿性心脏病湿阻经络血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女性,妊娠7个月。主诉耳聋耳鸣,语音细哑低微,卧则消失,久坐久立时加重。心烦少寐,气短,腰酸,大便不畅。中医诊断为子瘖,辨证为中气不足,胎盛阻碍经络,气血运行不畅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示症状及病史,切诊未提及。
气短子喑气虚胎盛
查看详情 →
女,48岁,胁痛半年,胁痛复作伴胸闷气短,纳呆食少,神疲乏力,大便不畅,夜卧欠安。舌红偏暗,舌苔薄白,脉弦。中医病名:胁痛,证型:肝气郁结,病因病机: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,脾土受伐。望诊:舌红偏暗,舌苔薄白。闻诊:无特殊描述。问诊:胁痛、胸闷气短、纳呆食少、神疲乏力、大便不畅、夜卧欠安。切诊:脉弦。
气短胁痛肝气郁结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5岁,女性。主诉右胁胀痛,寐差多梦,两目干涩,咽喉口舌干燥而不欲饮水,大便结如羊矢,头昏,神倦,气短,手足发麻,纳差,噫气,胃脘气包突起。舌红,脉细数。中医病名为慢性肝炎,证型为肝郁气滞,阴虚火旺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,阴虚内热。望诊见舌红,切诊见脉细数。
气短慢性肝炎肝郁气滞阴虚火旺
查看详情 →